第十一章 风烟滚滚(三)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08

看来感受与抗战的确是大不相同了,有一种大战场的感觉了。(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抗战胜利后,十八团首先和八师二十三团协同攻打了宿羊山,但从相关史料看,津浦路战役十八团还是配合北上新四军作战居多。按政委童邱龙的话来说,就是在罗炳辉将军指挥下作战。

警九旅十八团前身是鲁南军区运河支队,运河支队也是一个团的建制,以我的眼光看来,这个档子的部队介于“李向阳”小游击队与主力团队之间。运河支队在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激烈的战斗,但无庸讳言,大规模的作战确实也不多。所以,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游击兵团,换句话说就是“大游击队”。一支游击兵团要上升为地方主力兵团,不是挪个窝就成了,是要在血与火中成长的,考验马上就来了。

运河支队战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述:“顽敌一一七师为了掩护抢修铁路,企图夺回我位于利国峄东南大成山阵地,一路攻我二营五连、六连于郝家庄马园阵地。{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我二营战士坚守马园村,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一次次进攻都被打退;另一路一一七师主力攻我一营大成山阵地,敌人炮火之猛烈为十八团一次所见。这是我十八团与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正规军的第一次较量。然而自上午9时起战斗到黄昏,我团进行反击,顽敌丢下250多具尸体退回国驿。”这就是1945年11月下旬配合新四军攻打韩庄的一次战斗。

我父亲的文中提到与国民党骑兵部队作战的事。按他的说法是国民党骑八师,不过我在史料上没有查到这个番号,但有说骑兵团的。但从有关史料上看,当时是有个国民党的骑兵部队。父亲是这样记述的,“由于我们只知道国民党骑八师全是回民,称“马回子”,对其它情况不太了解。只是由于头一天拂晓我团一营在野外与其意外遭遇,当即俘获敌十余人,还有马匹,步骑枪和一挺苏式转盘轻机枪。因此估计敌人的战斗力不会太强。特别当时我们部队的干部战士都对敌人的“马大盖”(一种骑兵用的短三八步枪)和转盘轻机枪有浓厚的兴趣。一心想牵敌人的马,缴敌人的枪。”

我想对转盘轻机枪要特别说一下。既然是苏式的,那应该是DPM轻机枪了,这型机枪在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曾大量装备,就是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在阵地用的那种轻机枪。记得一次听讲座,有人向主讲的一位作家提问题,问他有没有研究过解放战争中苏联对*的军援。过去历来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少了,想对一些疑惑的问题提出探讨,比如有人认为“小米加步枪”怎么能打得过飞机加大炮。就像美国人给国民党军援一样,苏联也会给解放军军援。看来真是天大笑话了,这种转盘机枪还是苏联在抗战时期援助国民党军队的,特别是新疆盛世才可得到过不少苏联货。如这样作推理,那两门苏罗通炮的来历也清楚了。

七连通信员龙文修牺牲在后八丁村与“马回子”的战斗中。父亲是这样回忆的:“敌人火力之猛是我们过去历次战斗所未有过的。第一次冲击李连长就负伤下去了,突击排长王克生,副排长曾传林牺牲了,且整个突击排差不多连伤带亡,几乎全躺在敌人鹿柴上,我们的一排就这样完了,我一看火就上了头,我们算是豁上了!我立即大声叫喊“小龙!你快去叫董庆奎带二排上。”当时我坐在已经刨过的地瓜地里,指挥机枪班进行火力掩护,小龙就卧在我身边,当小龙刚要爬起,却突然又原地卧下了,到这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他会牺牲,我连续大声喊叫他快去!快去!可他再也没动,也没回声。我用手一摸他的头,不由“啊”地一声叫了出来,他已经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