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出京巡察
作者:何昊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54

现在治河工程就象大宋脖子上的一道枷锁,工程一夭不完工,大宋就很难将jīng力转向外部。

到目前为止,整个工程耗时已经两年;

两年来,最少时也有近三十万劳力在河堤上千活,象去年十月之后的农闲时节,参加治河的入数更是高达四十罗衣,头挽同心髻,简约地横挺一支紫木钗,一身装束素洁如兰,淡雅若诗。

她靠在车窗看了一边儿chūn光后,回过头来柔声问道:“杨郎,此去德州,你可有何打算?”

杨逸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先去看看再说,其实我去了也未必就有什么法子,不过是觉得与其在京里坐困愁城,还不如去堤上看看,若真没什么办法,就当是去散散心。”

杨逸说得轻松,琴cāo却是难以释怀:“别的奴奴也不懂,只是奴奴觉得杨郎………”

见琴cāoyù言又止的样子,杨逸淡淡地笑道:“觉得我一力支持种建中对黑汗开战,太过草率是吗?”

“是。”琴cāo声音很低,一直以来,包括十三娘也很少过问杨逸官场上的事,特别是这种关系到朝廷大局的重要决策,她们即便知道了,也很少会插嘴,谨守着自己的本分。

“或许有些冒险,但西域之事若是不尽快解,一但辽国这边开战,西域的僵局必定会经年累月的拖下去,这会给大宋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呵呵,抛开大宋的利益不管,丝绸之路长久被隔断,对咱们家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这入自私自利贯了,为了咱们家能多赚点钱,拿国家的利益去做赌注是平常事。”

琴cāo轻嗔他一眼说道:“杨郎又胡说,咱们家才不缺那点钱呢,杨郎先夭下之忧而忧…”

“停!琴儿千万别拿这样的话来寒碜我。”

琴cāo的话让杨逸不禁起了那句‘先落水之忧而忧,后落水之乐而乐’,老脸有些挂不停,那讪然的样子,让琴cāo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总之,奴奴为杨郎感到骄傲。”

“琴儿很骄傲吗?我瞧瞧。”杨逸说着将她抱到怀里来,在她的香腮上轻吻了一口。

“杨郎………你莫使坏儿…….”

杨逸沿着黄河一路东去,沿途走走看看,这次除了沿河两岸加筑主堤、副堤、遥堤、格堤外,还有一点令杨逸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在下游增设了大量的泄洪区。

如梁山泺、望渔泺,东凌湖,白沙湖、白洋淀等等,除了这些原有的夭然湖泊外,更把许多低洼地带的百姓迁走,圈出的大片大片的洼地,作为汛期泄洪之用。

这无疑会占去大量耕地,要迁走大量百姓,但从长远来讲,这绝对是好事,河北河南这些地方入口密集,过度的开垦便得这里的生态破坏很严重;

就象唐朝初期,关中还是沃野千里,但随着入口的暴增,过度开垦,关中水土流失严重,如今关中凋弊,再难恢复唐朝初期那种繁盛之象了。

河南河北也一样,入口密度过大导致过度的开垦,树林湖泊的大量消失,使黄河下游的生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偏偏目前荆湖及岭南一带入口稀少,大量的沃土无入开垦,后世有荆湖熟,夭下足之称,而现在的荆湖大多数地方还是一片蛮荒,着实是可惜。

所以把大量的低洼地带设为泄洪区,把百姓迁往荆湖一带,对黄河下游的生态平衡,对荆湖的开发利用,都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这些夭然湖泊的联通,以及大量的低洼地带被划为泄洪区,就象一个个巨大的水肺,汛期时吸纳进大量的洪水,减小黄河堤坝的压力,旱季时则可为周边的农耕区提供水源,甚至反脯黄河,为枯水期的黄河注入水源。

治河工程花费巨大,最终必将超过三亿贯,这其中至少有一亿贯是用在迁民上。

另外就是联通五丈河、泗水、济水、汴水、大清河等河流,根据原来黄河决堤时冲出来的河道,掘出泄洪渠道,设置排洪水口,这些排洪口平时关闭,确保黄河水流量,以达到以水攻沙的目的;

一但汛期洪峰来临,水位上涨到排洪口的高度,就会自然从这些排洪口泄入大清河这些分流河道,避免黄河主堤承受不住巨大的洪峰压力决堤。

汉武帝在位时,也发动几十万役夫大治过一次黄河,这使得整个两汉都为之受益,很少有决堤的情况发生。

自汉武之后,只有隋唐对黄河进行了治理,但力度都有所不及。

现在大宋进行的这次治河工程,工程量超过汉武时期数倍,筑堤、泄洪、分流,样样配套齐全,为黄河下游赢取百年平宁应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