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八章 大同,大同!
作者:半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9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从阎锡山发表求和通电,到攻占大同门户天镇,之间不过两三天的工夫,进展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开 心 文 学 .

晋绥军一向以善守著称,当初南口大战之时,冯玉祥的国民军使出浑身解数,以十万大军经月苦战,也未能踏入平型关半步,最后被讨赤联军包抄合击,几乎消灭殆尽。

有此战例在前,奉系上下都将晋北视为天险禁地,对大同之战并不重视。在他们眼中,京汉线才是对晋作战的主战场,安**的精锐主力也都猬集在一带,大同方面只起一个配合牵制的作用,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张学良等人才赞同与山西议和,好抽身南下对付北伐军,平心而论,少帅的这个建议也有其道理,毕竟国民党中央军才是奉系的生死大敌。

但不过两三天的工夫,晋北前线不断传来捷报,四十)这诗虽好,格调却嫌太过颓废,老朽不才,愿试续之。”说话的是赵戴文,此老年届六旬,一生浸淫旧学,说起话来习惯之乎者也,却并不是一无用处的酸儒。

“愿观先生大才。”阎锡山微微颔首,对赵戴文很是尊重。

“唔,就续这么一句吧……千里布防更欠宜。”赵戴文略一沉吟,已经觅得结尾之句,当下脱口念了出来,阎锡山却脸色一变,楞在那里反复低声地念叨起来。

从文学角度来讲,赵戴文的结尾之句才气平平,但听在阎锡山耳中却仿佛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联想到当下危机重重的战局,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千里布防更欠宜!千里布防更欠宜!……次陇(赵戴文字),你的意思是……?”

“百川,我等驱车百里奔赴太和岭口,正为了督战晋北,以解大同之危,但依老朽看来,此举乃为扬汤止沸之举,于大局无补。”

赵戴文在山西的身份类似宰相,无论军政民事,都有权参与发表意见,当下接着说道:“老朽虽不敢称名将之才,但也略知兵事,眼下晋北事急,徐永昌的战线却拉得太长 ,从繁峙到大同千里布防,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若不及时调整我军战术,整个战局怕会立时糜烂!”

阎锡山点点头,面色沉重:“我也正有这个感觉,哎!说起来这倒怪不到徐永昌头上,都是我小看了张作相和高维岳,小看了那个肖林,才出此下策,逼着二军团千里设防……”

说起带兵打仗的本事,阎锡山并不精通,但他胸襟开阔,驭下自有一套办法,自己错了就是错了,绝不会让部下替他背黑锅,这也是晋绥军一向团结的原因,山西一省也在民国自成格局二十余年。

“为今之计,必须赶在敌人重兵进攻之前,及时收缩兵力,并将徐永昌的主力后撤重新布防,才可力保太原无失!”

借着阎锡山的一首残诗,赵戴文兜了好大一个圈,才算说到正题。他对晋北战局早有看法,腹中也有应对之策,不过却是壮士断腕之举,如果不劝解的委婉些,阎锡山必然不会采纳。

阎锡山果然一愣,反问道“后撤?放弃平型关吗?让徐永昌撤到哪里?”

“不错,就是后撤,不过,不是放弃平型关,而是放弃大同!”赵戴文一语惊人。

“放弃大同!那怎么行?别的不管,这舆论视听、民心士气都交代不过去呀!”阎锡山即是军人,更是政客,考虑问题多从政治角度出发。

赵戴文接着解说道:“天镇、阳高既失,大同无险可守,城内只有李生达部之数千残兵,兵力有限,防守空虚,很难长期坚持。这种局面下大同已无死守之价值,与其在巷战中消耗我军兵力,不如主动退却再度构筑防线。”

阎锡山面无表情,犹豫难定,他知道赵戴文说得有理,但还是难下这个决心,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就这么拱手让给安**,实在是不甘心,不愿意。

“郭处长,大同方面可有最新战报?”

参谋处长郭宗汾今年只有二十六岁,一向精明强干,深得阎锡山器重。他虽在旅途中,也将最新的战报整理得清清楚楚,阎锡山这一问,立刻就清楚地做出回答。

“报告阎总司令,根据前线最新情报,第四十五师一部已经抵达大同城下,城郊聚乐堡一带爆发小规模战斗,从敌人的调动速度来看,两日后就可展开全线进攻。”

阎锡山的脸色越发难看,他此时才反应过来,大同到底能守多久,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还得看安**如何考虑,如果高维岳和肖林执意强攻,大同估计也坚持不了两天。

明明守不住,不如撤早放弃以求主动,这就是赵戴文的打算。

“郭处长,次陇先生提出放弃大同,你是北方革命军的参谋处长,也发表一下意见吧。”

“百公,我赞成次陇先生的意见,战争应以机动灵活为上,我军撤出大同可以制敌于极先,大乱敌人的调动部署,然后集中兵力于繁峙一线,寻求与张作相的主力决战。”

郭宗汾说到这里停顿片刻,略一思索,又接着说道:“如此一来,我军就能在局部造成优势兵力,有望反败为胜,打退吉林军的进攻,到那个时候,大同方面的敌人就呈孤军深入的态势,不用我军进攻,他们自己就得灰溜溜地退出大同。”

“这样啊……敌人攻占大同后,如果继续向山西腹地进军怎么办?我军主力大都在京汉线和京绥线一带,太原非常空虚,如果被那个肖林再来一次包抄奇袭,咱们连老家都得丢了。”

大同可以放弃,太原却决不能放弃,多年积攒的瓶瓶罐罐都在那里,就算想搬也一时搬不走,被敌人一家伙砸个稀里哗啦,损失就大了。

“还有,如果放弃大同,就算最后战胜重新夺回来,造成的影响也难以挽回。蒋中正会怎么看?冯焕章会怎么看?会对各方下一步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我晋绥军连保境安民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北伐革命!”

阎锡山最担心的还是两位盟友,晋绥军此时正在难处,全指望这两位盟友发兵相助,如果自己首先撑不住倒下,那也没法怪别人不来救命。

作为一方军政首脑,要考虑的问题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