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施粥贫民感恩惠,弃营贪人争来追(上)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22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三十六回:施粥贫民感恩惠,弃营贪人争来追(上)

李荼刚离开塔良布城,便有一骑快马飞也似的追上来。原来是安汉城中总管内政的司徒何安平,接到攻占塔良布的消息后,立即想到需要做安民工作,于是不等李荼文书到,就派了二十几名粗晓政务的官吏,和数十个起义时俘虏到的俄族平民,到塔良布来担任地方官员。

以俄人治俄人,就是安定民心的最好方法。二十几名汉官,多数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工匠出身,只受过何安平个把月时间的紧急培训。几十名俄官,则都是贫民出身,在汉军起义时被抓到,目睹了新城安定下来之后并没有搞屠杀,用他们来安抚族人,那是再恰当不过。他们本是贫民,不死,又能当官,已经是大喜过望,哪里还在乎什么“俄奸”不“俄奸”的道理!至于起义时俘虏到的贵族并不少,只是信不过他们,怕他们太过聪明,知道炎汉的国力薄弱,万一逃走了,就贻害无穷!

当然,所任命的俄官家属还是留在安汉,每月有俸禄发放,名为优待,实为人质。毕竟是异族,不能过于信任、毫不防范。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委任贫民的一个原因。俄人贵族的忠孝仁爱思想可比汉人的士人差远了。要威胁汉人的士人当汉奸,一般来说,扣留他们的家属就是很有效的办法;俄人就不同了。不但俄人,大致整个西方都是这样,自古以来欠缺伦理观念,他们的种族起源神话中都有很多儿子杀老子、娶母亲姐妹的,当然也少不了老子生吃儿子、强纳女儿的……

是贫民的话,因为一家人同历患难,一年到头同饥共饱、相依为命,感情就比较深一些;贵族则是不可信任的。何安平对此道理明明白白,培训官吏时都选用淳朴、诚实的俄民,以后可为炎汉朝廷效力。至于贵族们,留来换取赎金是唯一的用途,现在只参与劳动,算是补偿伙食费,不白养活。

李荼得到报告,更加放心,再分兵一千,让两名裨将各引一半,分别在塔良布西北、西南方向数十里外扎寨,作为城池外围的安全保障,同时负责确保后勤。

西路军的兵力实在是不多,再除去一些哨探、巡逻的小队,现在李荼手中就只有六千余人了,一口气夺下许多的地盘,却难以确保,只能暂时如此安排。

于是这一带防线上捉襟见肘,多有疏漏,但是为了尽快攻下连叶谢伊,也就顾不得了。如果能够占领连叶谢伊,整个河东就大局已定,到时再分兵拒河而守,防线就比较巩固。

汉官、俄官们来到塔良布,秩序果然很快安定了下来。这时赵矜还在东线,何安平代发行政命令,将塔良布改称“塔州”,先任命汉官、俄官各四名作为“从事”,将来再任命“州官”和“主簿”,作为行政和民事长官,这就必须得赵矜的同意才能任命了。另一方面,何安平日理万机,“吏、户、礼、兵、刑、工”等诸般事情都是他在管,还要培训勤劳可靠的中央官员、地方官员……郑文初、虞默等极少量的合格文官也得留在安汉尽力帮忙,暂时没有能够出来担任州官、主簿的人选。

塔州可是大城,现在更聚集了二十万人口,帐篷和临时的木屋、草屋一直搭到了十几里外。要不是有俄官起到了消除平民恐惧的良好作用,二千守军是很难看住他们不逃跑的。

再过数日,安汉方面又来了一支车队,运来不少粮草,于塔州北门、西门各开了一个粥厂,赈济吃不饱的贫苦人。俄族农奴无不欢天喜地,现在就算赶他们,他们也不跑了。

塔州稳定了下来,但是这时候,李荼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探马靠近城池侦察后传回的消息,莫吉廖首都连叶谢伊十分坚固,城高濠深,里面又聚集了许许多多的军队,具体不知道多少,但是至少比己方要多,这是无疑的。

城高濠深?是这样没错。这是因为坦普卢多夫前些年听了伏佐维奇斯诺夫的建议,把城墙加筑,又利用便利的地理环境,开挖出又深又广的护城河,引来伏尔加河之水注入,平时可以灌溉城外土地,战时可以作守城屏障,果然一举两得、经济实惠。

通常来说,就算以十倍之众,围攻一座坚固的城池,都很难攻打得下(只要城里还有粮食),何况现在的情况是城里的俄军反而比来到城外的汉军更多!

当夜,李荼在帐外仰观星宿,一边寻思该用什么方法破敌。观看星象跟破敌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古时汉人的统帅大多喜欢夜观天文。撇开迷信占卜的因素不提,至少能起到安定心情的作用,头脑更清醒,就更适宜寻思计策。另外,有时候还能发现天气即将变化的预兆,例如刮风下雨。天气变化对于战况或许会起到影响,在某些战役中甚至是非常关键的。

静心思索,来回踱了好几圈后,李荼才发现有一个人影不知什么时候起就侍立在一旁,原来是镇军将军萧銎、偏将军林宓。

李荼把手一背,正要问话,萧、林二人先同声道:“主将可是思索破敌之计?”

李荼答道:“然。”又反问道:“二位贤弟须有主意了?”

三人都是赵矜举事时的二十二骑之一,之前又一起经过了多年患难之交,因此虽不曾结义,私下里李荼只叫“贤弟”。萧銎、林宓都是知书达礼的人,恭敬不减,仍呼“主将”。

李荼知道二人机敏,这个样子肯定是已有主意,要来进谏。果然,萧銎道:“末将们这般寻思,不知如何?——坚城难攻,城中之敌难击,不妨以诱敌之计诱其出城,于野战中歼灭之。”

李荼点头道:“诱敌不差,只是怎生诱法?”

林宓道:“可使敌觇知我军人马不多,令其心怀轻视。我军再以弱示之,使弃营之计,诱彼来追。”

李荼道:“若彼不来追,却又奈何?”

林宓抬手道:“可弃粮草辎重、金银财物。彼贪,则必来追矣。”

李荼摸摸须髯,沉吟一会儿,赞同道:“好计!”

两将简略说出计谋之后,李荼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实他也正考虑着,城堡难攻,就必须引出敌军来消灭;但是敌军若是胆怯不出,又怎么办?林宓所建议的“使敌觇知我军人马不多”,是先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再以弱示之,使弃营之计”,是让他们进一步变得骄傲;然后“可弃粮草辎重、金银财物”,加上利诱,俄人贪婪成性,就“必来追矣”。

三人达成共识,接着就商量具体如何安排,谈了一个多时辰。

于是次日,李荼、林宓带着主力反而向后退却,只有萧銎带领近两千人马拔营前进。汉军减少外围游骑的人数,而且取消小队的编制,只单骑警戒。一旦遇到俄军的哨探,并不上前拦截,而是故意装作看不见或是不敢交战,任由他们来“觇”。

(待续本回下)

作者:面不改色([email protected],发现错误或有意见建议请不吝反馈)

监督:面无人色、面有菜色

版本:7.0

日期:2004-07-08

顾问:面面教团同仁(内部论坛:http://mm.yhiu.com,OICQ群:491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