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二人见机透假讯,三国合兵猎顽敌(下)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920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117回:二人见机透假讯,三国合兵猎顽敌(下)

完颜思虎一伙一过桥梁,仗着马快,霎时奔出十余里,眼看前面正有一片村庄,无不大喜,磨牙擦爪,准备大大杀掠一番。怎料到,前方一阵嗖嗖作响,奔在前面的骑兵顿时连人带马翻倒一片!

海都军大吃一惊,还来不及收拾,更多的弩箭飞来,又是一片人仰马翻景象。原来,前面收割过的田地边,汉军埋伏在这里已经多日了,不避泥水,伏于渠中。桥梁那边纵火原来却不是要烧桥,只是为了报讯。这边的哨兵立时警觉,海都军一来到,立即遭到了强弩的欢迎。

数轮强弩排射之后,完颜思虎情知不妙,慌忙喝令撤退。这时,黎明前的微光中,两支矫若游龙的骑兵一左一右,冲进了海都军!乌达、郑通福各引一路,趁着海都军的混乱,猛打猛杀!

完颜思虎本是海都军中有名的猛将,但苍岭一战之后,对汉军便有三分惧意,现下见伏兵四起,不敢硬拚,马上传令所部,即刻撤退。蒙古铁骑训练有素,兵随将令,纷纷掉转马头,往后退去,奔跑间居然还重整了阵形。

郑通福紧追不舍,突入海都军尾部。完颜思虎帐下千夫长鄂鹿秃、太不花二人,亦是骁将,见郑通福勇猛,一齐回身抵挡。

鄂鹿秃与郑通福激战数合,狼牙棒不让双铁锤,碰出阵阵刺耳划响。太不花悄悄搭箭,只在不足十丈的近距离内,一箭射来,郑通福应声落马!

郑通福部下汉军惊叫,只听得后面奔雷般一声大喝,乌达杀到!太不花挂了弓,挺枪前迎,只一合,被乌达当脑劈中,连盔带头砸得迸裂,倒毙马下。

鄂鹿秃大叫一声,纵马奔至,照着乌达顶门一棒劈来!乌达起棒一荡,两棒撞击,轰然巨响。如果是常人,与乌达这样硬碰硬,只怕手中兵器早就飞了。鄂鹿秃居然没事,而且并不示弱,一撞之后,又抢先一棒,直直搠来。

乌达侧身闪过,还以一棒横扫,鄂鹿秃亦俯身闪过。正这时,汉军冲上来的一名骑卒弯弓便射,中了鄂鹿秃大腿。鄂鹿秃吃痛,又已知乌达厉害,不敢再战,纵马逃开。

后面汉军骑兵纷纷赶来,大多为契丹、突厥二族,弓马娴熟。海都军见两位千夫长一死一伤,不敢再抵抗,一个个争先恐后溃逃。

这边激战之间,那边桥梁一带也已经杀成一片。原来,正当海都军将领忙吉特、石抹哈腊不花指挥所部过桥时,听见遥远的前方传来喊声,还以为完颜思虎得手,于是加紧催促部下跟上去。不料,万余人马还没全部过完,西面一片黑影汹涌而来!

这就是汉军先前联络好的阿塞拜疆军,国王泰屯亲自带队埋伏,看到火光后更是密切注意,观察到敌军差不多已经过桥,这就猛然杀出!步兵纷纷跃出沟坎,骑兵转出小丘,按照阿米尔赫索的计策,一边用蒙古语和花剌子模语喊着“冲啊!”、“跟上!”,一边向海都军扑去。

海都军中,大部分是花剌子模语系的色目人,而将领主要是蒙古人,发现阿塞拜疆军奔出,先是吃了一惊,但又听他们喊着自己人的话,一时间疑惑不定,没有反应过来——怎知道是落入了埋伏圈套!

泰屯本人也吼叫着自己都听不懂、只靠强记的语言,纵马跃上一座最近的小丘观战。不一会儿,海都军刚刚反应过来,仓促弯弓搭箭,阿塞拜疆军的骑射手已经先行攻击,然后疾速突入敌阵,步兵紧随于后,一个个奔跑如风!奔跑是阿塞拜疆人的强项,骑射本非阿塞拜疆人所长,却是以前跟随汉军操练,故此也学了一些本领。

海都军还没来得及远程攻击就被冲乱,加上在河边地形十分不利,拥挤一团,难以展开阵势。这一下被冲击,就是兵败如山倒。

忙吉特、石抹哈腊不花见状无奈,连忙催促部下过桥,准备到对岸收拾阵脚再说。但是,正在被猛烈突击,收拾阵脚谈何容易!好些海都军挤不上桥就掉到河里去,浮沉挣扎,又有好些人在桥中间挤得简直不能动弹,眼睁睁地望着阿塞拜疆军的射手射来阵阵羽箭,然后自己人便是惨叫连连。

这番景象比现代的挤巴士还要惨烈,好些海都军已被射死,身躯还随着同伴的挤压撞来撞去,直到瘫倒在地。立时就死还好,若是受伤,那更是惨,往往便是被挤倒再活活踩死。

乱世之中,人命比草贱!不杀敌便被敌杀,这是残酷的法则。

一时间桥上桥下,无数冤魂四散,要怨也只好怨那个自作聪明的密探。

天边渐渐浮白,因为海都军昨夜早睡早起,一方面满心指望得手之后享受掠得的盛宴,另一方面只怕生火会被印度人先察觉,于是未曾造饭,只胡乱吃了一些干粮。到了这时,随着奔跑、战斗,肚子越来越饥饿。

忙吉特、石抹哈腊不花勉强稳住了阵脚,与阿塞拜疆隔河对峙,便逢完颜思虎率军奔到。

西边,是阿塞拜疆军牢牢堵住;东边,是汉军追杀过来;南边,一支印度军从下游沿着河岸赶来支援,这是与阿米尔赫索关系不错的将军檀尤腊加,这人亦有胆勇,原本负责镇守德里南方的一座城市,阿米尔赫索特地约来助战。

进退无路,海都军束手无策!汉军先从东面突入,紧接着印度军从南发起攻击,海都军两部还在混乱中,彼此冲动对方本来就已经凌散的阵型,再被两面夹攻,无法抵抗,只得被迫向河流上游移动。阿塞拜疆军随后亦整顿队形,冲过桥来,相助厮杀。

到了天色大亮的时候,完颜思虎穷窘,指挥人马抢占了一座小丘,自己驰马上去,四下里张望。一望之下触目惊心——只见北面又是一条宽广河流!那么,西、北两面是河,东面与南面是重重包围,如何有活路!

完颜思虎心下惶然,无瑕多想,仓促间下定决心。于是,他派亲兵约了鄂鹿秃、忙吉特、石抹哈腊不花,各自聚集了一队精兵,死中求生,往南突去!

汉军那边,本以南面兵力最多,但是三国军队混在一起,将士有些忘乎所以,只顾与眼前敌军搏杀,指挥已经颇为混乱。完颜思虎等人这么一冲,最终还是被他们冲开了一条血路。只有忙吉特运气不济,前面碰到汉军崭露头角的裨将木合它尔,被死死拦住,后面又来了汉军主将乌达!交马数合,忙吉特哪里抵挡得住,被乌达一棒扫中后背,登时吐血。木合它尔纵马过来,将其一把擒过,掼在地下。

其余三将也管不得忙吉特了,会合一处,竟然又冲破了桥上的守军,沿着来路逃走。

乌达亲率汉军追击一阵,完颜思虎等没命奔逃,最终还是没有追到。剩下被围困的海都军,失去了统帅,很快就瓦解了。

这一仗,毙敌七千余,俘敌亦如数,给了海都军一次重大打击,尤其是挫伤了他们自从大反攻以来无往不胜的锐气。

乌达吩咐将已经伤得半死不活的忙吉特押往德里城中斩首号令,以安德里朝君臣之心,亦安定民心。郑通福侧胸中了一箭,正是要害,幸好身上锁子甲乃是主公所赐的上等好甲,那箭未曾深透,阿米尔赫索请来德里最好的医生调治,裹好了伤,没有生命危险。

印度的医学亦十分发达,在古时可以媲美中医。正因为医学发达,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可以得到克制,故此人口也繁衍得多。

华夏民族多亏先民造福子孙,摸索出了丰富的草药知识,于是在夏、商、周时,人口已经不少,汉朝更是多至占全世界三分之一。在古代来说,有了众多的人口,自然有利于创造辉煌的文明。以尝百草而自己多次身中剧毒的神农氏——炎帝为代表的中华先民,其丰功伟绩,怎不让后世景仰!那种敢于牺牲自己来造福天下、造福后世的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下与自然灾害抗争而顽强生息的精神,从此融汇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源远流长。

(待续118回)

版本:7.0、7.1

日期:2005-04-13、2006-01-05

作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OICQ群:4916828

本节读者回应:(于mm.yhiu.com“风雪山头”)

面南朝北:原文“怎料到!前方一阵嗖嗖作响,奔在前面的悍卒顿时翻倒一片!”——“怎料到”后面的感叹号多余,这里当不必断句。

面不改色:善。

面枯人干:原文“完颜思虎心下惶然,寻思良久,下定决心”——此时此刻,怕是容不得完颜思虎“寻思良久”的,只怕是“无暇多想”啊!

面不改色:善!

广陵散:原文“前面收割过的田地里,汉军埋伏在这里已经多日了”——收割过的稻田耶!是收割过的稻田耶?!人能埋伏么?

面不改色:别嚷了,别嚷了!改就是了!“田地里”改为“田地边”就行了嘛!再加一句“不避泥水,伏于渠中”,就万无一失了!

人面桃花:最后两段关于医学的议论有冲淡战场气氛的嫌疑。再说前一段关于印度医学的议论过于简单,我建议,将此段再作些补充后与后面关于中华医学的那段放在此战告一段落后再写。我设计的场景是:战后,乌达去看望伤兵(此战规模较大,伤兵不会少),看到一位印度大夫在忙进忙出,名曰柯棣华(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此人值得我们纪念)。一个随从告诉乌达,柯棣华已经忙了一整天了,然后乌达请柯棣华喝茶,柯棣华就说了关于印度医学那段话;而关于中华医学的那段就作为乌达心理活动,这段话的来源当然是我们英明神武的校草皇帝。接着,邀请其做军医,回国后再引见给皇帝,这样炎汉就有了卫生局的局长或医学院的院长。如果不改兄想要情节曲折些,可以写柯棣华拒绝了邀请,后来为权贵所忌或遭遇兵祸,历尽千辛万苦投奔炎汉。

面不改色:昏倒……柯棣华确实值得纪念,但出现在书中不妥。暂且先这样吧。印度医生我后面会安排出场一个。

面如冠玉:老大在描写战争时确有一套,只是在描写有些情节时文笔略显罗嗦,如能改正会更佳。

面不改色:谨受教。要改进这点不容易,慢慢再摸索。

面南朝北:原文“毙敌七千余,俘敌亦如数”——“如数”一词一般用作表示“如原先预料之数”,比如“来了三万,如数被擒”这样,不如改成“如其数”吧。

面不改色:这个……有得研究了。暂时不改,因为不能断定,欢迎大家再发表意见。“如数”我认为与“如同前数”的意思。象你举的例子,“前数”也就是“三万”了,解得通的。

厄尔尼诺:原文“完颜思虎在上次苍岭大战中吸取了教训,这次不敢硬拚,招呼了亲随部下,即刻撤退。这还是非常聪明的,训练有素的铁骑兵听见号令,纷纷往后撤,竟然在被追击的情况下还重整了阵型。”——改为“完颜思虎本是海都军头一排的猛将,但苍岭之战被弓里疾一招击败,对汉军便有三分惧意,现下见伏兵四起,不敢硬拚,马上传令所部,即刻撤退。蒙古铁骑训练有素,兵随将令,纷纷掉转马头,往后退去,奔跑间还重整了阵形。”如何?

面不改色:善。如君所改,再略改数语替换上去。

阳春白面:(共提意见七道,颇有见地,限于篇幅,只摘最后一道)原文”一望之下,触目惊心——只见北面是一条支流!”——某读至此处,何事“触目惊心”?好奇之余隐隐有些替思虎担心!结果竟然是一条“支”流,实在大跌眼镜,气氛至此不复紧张。

面不改色:善,改为一条“宽广河流”,如何?触目惊心死他!

小刀:这“木合它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小弟真是记不得了,还请哪位好心人提示一下!

阳春白面:本面所知,木合它尔,曾于起点留言,维族人,不改粉丝是也。

面不改色:是也。当时我正征集人名嘛,木合它尔君报了名,我后来便加上了。现在我来到乌鲁木齐,君在何处?若见此帖,便来一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