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谁说将军不陷阵?》(相关八十四回)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636

外篇:《谁说将军不陷阵?》(相关八十四回)

————————————————————————

随着本书的继续创作,阵亡的将军逐渐多了,就有人说,将军应该重视保命,不应该陷阵。前面又有一帖:“为什么到明朝清朝就很少有大将冲锋陷阵了呢?”

那好,就考证一下明史吧。远古不提,即使到了明朝,身份高的大将、关系重的主将,都常有上阵的。不仅上阵,而且主动冲锋以激励士气。

有人说“自古以来大将不陷阵”,这真是太过想当然了。别说前朝,到了火器时代,大将依然陷阵,而且对于胜负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大将保命重要,看看史书中的实录吧。“博得个封妻荫子”,真是不容易的!

因为好多人不爱查证,我只好特意花费时间来帮诸位查查。以下就将《明史》中诸将列传排在最前面的一一摘录。这些排在最前面的,也就是朱元璋手下最主要的将军,个个爵位显赫。看看他们这班跟随皇帝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的大将陷不陷阵?

《徐达传》:“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军锋:当先陷阵的人。冠:最勇猛的。可见独当一面的大将徐达武力过人。“友谅军甚盛,达身先诸将力战,败其前锋……(太祖)自率诸将鏖战,竟毙友谅”。与陈友谅决战,徐达当先破阵。后来老朱自己冲锋,战船还差点给对方登上,可见冲锋极其危险,但是冒这样的危险也值得,明军士气大振,将士皆“殊死战”,竟然将比己方强大的陈友谅击败,成为开国之前最大危机的转折点。陈方要是有朱方这样的猛将陷阵振奋士气,凭着压倒实力和高大的船只,其实是不至于失败的。

《常遇春传》:“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元军披靡。”小常是老朱帐下第一猛将,比大徐还猛,但谋略不如大徐。大徐堪称文武双全,可以《时空飞越》中李荼、齐劲比之,小常只能说是何磐、甘巴速之流。“从达攻兴国,中流矢,裹创斗,克之。”跟随徐达打仗,中箭后仍力战取胜,猛哉。“太祖左右军皆败,遇春横击其阵,三战三破之”。这是发生在攻张士诚时,小常以个人武勇力挽狂澜。“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与陈军决战,对方骁将差点把老朱做掉,小常赶来射中敌将,救了老朱一命。“(太祖曰)当百万众,摧坚破阵,莫如副将军。”当时徐是大将军,常是副将军。

《李文忠传》:“(张士诚)复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集众将以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意为不敢贪生怕死而落在三军后面)……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弛下,冲其中坚……文忠手杀甚众,纵骑驰突,所向皆披靡……敌遂大溃,逐北数十里,斩首数万级。”多精彩的一场大战!小李不愧是老朱的外甥,冲锋陷阵的本领不亚于老朱,在其当先陷阵、绝不退缩的精神激励之下,三军奋勇,以寡胜众。

《邓愈传》:“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

《汤和传》:“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战。”“战于阖门,飞炮伤左臂。”

《沐英传》:该传没有明确记载沐英亲自陷阵的。但史书是非常简略的,未有记载不代表他就不陷阵。从本传词句看来,也是个猛将,金庸小说里说的破大象阵是真有其事。

《冯胜传》:“(对陈友谅之战)胜攻其中坚,大破之。”“冯胜、傅友德,百战骁将也。”

《傅友德传》:“(对陈友谅之战)被数创,战愈力。”“(敌军踞山)友德帅数百人,一鼓破之,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被九创,破擒其将任亮。”“单骑奋槊刺其将韩乙。”“(敌以象阵)友德令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矢不退。”从这些可见小傅极猛,多次陷阵受伤还继续奋战。

《廖永忠传》:“友谅犯龙江,(永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

结语:上面就是明朝开国诸将中,史书列在最前面的九个人,唯一没有明确记载亲自杀敌的是沐英。这不代表他就不陷阵,打云南时傅友德是主将,沐英是副将,主将都冲,副将冲不冲?再往后看,后面几十个封公封侯的一路看下去,罕有没记载陷阵的,内中英勇事迹甚多,读之壮哉快哉。

大家去看史书,从《史记》开始到明清,有仔细看的话,就不会说什么“自古大将不陷阵”。实际情况是:自古以来大将多有陷阵,尤其是白手起家打天下的君臣,鲜有不陷阵的!

上面这些都是最顶级的将领!而且在身任主将(方面军司令)的时候、甚至封侯封公以后,在必要的情况下都不怕亲自冒险冲入敌军重重包围,以自己的勇敢来激励将士奋战。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就都是这样的典型。陈朱决战那一仗,老朱也真是勇气可嘉,自己上场,虽然差点被敌骁将张定边做掉,但敌将被常遇春射中退却,后来廖永忠又率部追上去,张定边“身中百余矢”,呜呼哀哉,对陈军造成了巨大打击。朱军骁将一个又一个地突入敌阵,终于硬生生打赢了这场中华史上最激烈的水战。

陈军跟朱军打了好多仗,兵力远多于朱军,却连战连败,输就输在将领不行。只有个张定边了得,却也功亏一篑。朱军中多得是猛将,纷纷身先士卒,激励众军士取胜。就象红军,干部都要带头出生入死,士兵才更有干劲。朱元璋本人就是以骁将起家的。相比之下,《时空飞越》中的炎汉还远没有老朱那样的势力,将军凭什么不陷阵?朱元璋好歹有陈友谅的一半力量,总兵力数十万,机动兵力二十万,控制区内人口众多而且富庶。炎汉相比海都还差得远,机动兵力不过数万,人口少得可怜,物产嘛,到现在还为牲畜粮草发愁。

白手起家艰苦作战,亲自冲锋陷阵是必然,不能不如此做——李文忠要是不当先奋击,而是坐在后面准备逃命的话,将士们会怎样?这一仗后果就不堪设想。将军穿上鲜明的衣甲,跟上飘扬的旗帜,让士兵看到头儿正在拚命,这样产生的作用是关系到战局胜负的。“身传重于言教”,不这样做,谁给你卖命!就象一句笑话是这样说的:“国共两边打仗,白军军官伸手一指:‘弟兄们给我上!’红军军官将手一挥:‘同志们跟我上!’”——这个“给我上”和“跟我上”的区别,就是白手起家的红军最终战胜白军的关键原因之一。

不能不陷阵,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胜利希望,另一方面当然也会使得危险上升。朱元璋手下将领陷阵死掉的很多,《明史》后面好些爵位不高、名声不大的,就是在南征北战过程中战死。主要的计有:俞通海(公)、耿再成(公)、张德胜(公)、汪兴祖(侯)、赵德胜(公,后来列为在抚州之战中力抗陈友谅军而战死的十四将之首,一同立庙祭祀)、普郎(公,原为傅友徳的上司,带傅投奔朱,康郎山之战壮烈牺牲,与三十五位阵亡将军一同立庙,普郎为首)、桑瑞杰(侯)、茅成(公)、孙兴祖(侯)、曹良臣(公)。明朝一统前后所封的公爵,竟有大约一半是在开国道路上战死的。

相比之下,在谋士之中最著名的三个:李善长是公,刘基是伯,朱升无爵。可笑有人竟还嫌《时空飞越》中文官封爵太少太低!在炎汉总共才几十个侯、伯、子、男中,文官占到一侯六子,要说不恰当,只能说是封得太多太高。

再谈红军时期,总司令朱德、军长彭德怀多次带头上阵,大家可以查《星火燎原》等回忆录。同时期还有好几个军长、师长阵前牺牲的。朱德先后兼任红四军、红一军军长,彭德怀为红五军军长,而红三军军长黄公略,也是早期主要将领之一,若是能活到解放,那么元帅军衔是跑不了的。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海陆丰起义总指挥澎湃、井冈山时期红军第一任总参谋长朱云卿等,都是先后牺牲。如果早年参加革命的宿将们都不死,开国时有元帅资格的至少得有二三十个。另一方面,开国之后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没有一个不曾冲锋陷阵的。这已经是火器很发达的时代了,如一招就死所阐述,火器时代相比冷兵器时代,将领冲锋的意义减小,保命的重要性增加,本来已经要避免冲锋了;但为着激励军心,军官以身作则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之所以有人觉得“自古大将不陷阵”、“单挑只是小说上写的”,都是犯了主观的毛病,只凭猜想,不去查证,以火器时代的道理套到冷兵器时代去。

至于赵矜要不要陷阵,大家先看我所查证的、乱世所出的开国皇帝们:

西汉,刘邦(不详,估计不陷阵。与超级猛将项羽相比,可见君主只会武不如只会文。)

东汉,刘秀(陷阵。与所击败的对手王郎、隗嚣、张步等相比,可见君主只会文不如文武双全。)

蜀汉,刘备(陷阵。)

晋朝,司马炎(不陷阵。当然不用他陷阵,有祖父、伯父先前辛苦。)

十六国:计有李特(到其子李雄才称王)、刘渊、石勒、苻健(苻坚之父)、慕容俊、姚弋仲、吕光、慕容垂、乞伏国仁、秃发乌孤等,全部都是陷阵出身,没有一个例外。十六国中首称王的成汉李雄,一身伤痕,死于旧创复发。

南朝宋,刘裕(陷阵高手,超强,有一战,从人死尽,他也掉入河岸下面,硬是在长枪攒刺中爬上来,勇猛得让对方将士吓坏了。援军到时,见他一个人追赶着上千敌军撕杀。)

南朝齐、梁、陈、北朝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未查其史书,不详。)

隋朝,杨坚(未查不详)

唐朝,李世民(陷阵高手,万军之中救老爸,赢得老爸赏他一部“秦王破阵乐”。)

五代十国(未查不详)

北宋,赵匡胤(陷阵高手。)

南宋,赵构(……)

元朝,铁木真(陷阵高手。)

明朝,朱元璋(陷阵高手。)

清朝,努尔哈赤(陷阵高手。)

看完上面就很明白,是要让赵矜学刘秀、李世民,还是学赵构?

————————————————————————

笑我痴:陷阵在前的将军如手,战略运筹的将军如脑。脑永远都应该指挥手而层次高于手。

杂志:将军冲锋的话,作用等同与一名士兵了。将军之所以是将军,在于指挥,而不是冲锋。“跟我冲的,决不是司令员;给我冲的有可能是将军。”

一招就死:古代是不存在严密的一线指挥政策的!武将在前线只能作为强力小卒使用。因为古代的指挥系统是由旌旗、战鼓(鼓点)、和鸣金(撤退信号,也是利用节奏指挥)来完成的。武将在前方没有设备可以指挥除了身边少数武士之外的军队,当然只能作为强力小兵使用。而且不要小看这种强力小兵能够发挥的作用,阵线被扯出口子在任何阵地战当中都是大不利的!

面不改色:对。什么“脑和手”,看起来好象有道理,其实过于相当然了,也不想想当时“脑”怎么指挥“手”?拜托要跟我辩论的同学讲论点的时候要有论据,也不要拿现代的道理套古代的道理,说什么“将军在于指挥不在于冲锋”。我为什么要花工夫写这系列文章,就是在论坛上讨论的诸位总是想当然就下定语,结果这些简单的定论都是错误的。你们说“自古将军不陷阵”,我举大量陷阵的例子;你们又说:“自古主将不陷阵”,我又有大量主将乃至主公陷阵的例子;然后你们就说“贴金”,就说“不单挑”,我就再以“贴金”与“单挑”的问题再举事实例证追打之;结果就变成“并没有万众之中取首级的”,就算你们说到这个份上,我还能再举例……把一而再、再而三的武断定论斩尽杀绝。无非要告诉大家一点:不要想当然!请看书研究!

————————————————————————

续《谁说将军不陷阵》。

前面的讨论,又说到了“贴金”等问题。我可累了,你们一句想出来的定论,我就得查书籍来论证。能不能建议你们大家读读《星火燎原》和《后汉书》,然后再论将领该不该陷阵?真没有想当然的那么简单。所谓“脑”和“手”之论就是只从表面来看的武断比喻。如果真的只要指挥就行,上述的徐达、李文忠、傅友德,朱德、彭德怀、林彪这样的主将、大将根本不用自己冲锋。要说史家贴金,没有贴得那么详实的:“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单骑奋槊刺其将韩乙”。若说彭德怀当军长时多次率部冲锋是“贴金”,那么林彪呢?我小时候就查过我老爸的一本军队内部版资料,很厚,上面记载了建军以来各时期的干部,对林甚有印象。彭是军长时林还是排长,彭是军团长的时候林是营长,好几本回忆录中有写到林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这该不是给他贴金吧?对“叛徒”反而是要丑化的,例如魏巍写的《黑雪》,就是文学作品而非回忆录,中间说到林因为怕死而不去朝鲜,最后中央决定让彭去。

纵观从远古到现代,哪个乱世中由弱到强发展起来最后一统天下的朝代,都有一大群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将军,最后建功立业者几乎没有人不是陷阵出身,而且半路上牺牲的都是一大批一大批,也不一定是主将死了此战就败,前仆后继的例子多得是。

没有入过军营,很难去体会一个将领平时的表现对于士兵的影响;没有上过战场,很难去想象危险至极的战场上士兵们勇气的变化。你我皆然,若不多加查证而迷信“指挥至上论”,就会象美国人一样想不明为什么朝鲜战争会打不赢,之前支持老蒋为什么又会失算。诚然,美国军队的中高级军官相比之下很少阵亡,而老蒋下面一个班长都会讲点派头,押阵指挥。哪象红军,营连级干部几乎是必冲的,师团级冲不冲就看战斗有没有那么紧张。阵亡率自然高,而坚强的新人不断脱颖而出,军队的战斗力未必会因损失将领而降低。

近代、现代的事打住不谈,因为,火器时代跟冷兵器时代是大不一样的,我这里不想让大家都讨论到火器时代去。大家也要有点以事实说话的精神,不要光靠想,把现代的观念照搬到古代去。

看事实,数数历朝开国元勋们,几个不冲锋?我又去翻看了唐书,发现情况比明史还壮烈。李世民万军之中突阵救李渊,六军拜服;宋史《本纪》,赵匡胤单挑斩皇甫晖、生擒姚凤,名扬天下。这些不是演义,是正史!如果说是“贴金”,呵,那也有可能,但这样说的话,世界上就已经没有任何可信的记载了,你们却还要责难我这本小说,岂不谬哉?

再看《元史》。《时空飞越》中出场的阿术,常带几十人陷阵,猛极。其祖父速不台与父亲兀合良台皆猛将。阿术陷阵而宋军无将可挡,于是被“转斗千里,未尝败北”。那不奇怪,宋军中指挥官多是不会作战的文人呢!宋将能战的很少,但也有,象《时空飞越》中孟氏兄弟的爷爷孟珙,那却是身先士卒的骁将。《孟珙》传中有“急麾军突阵”、“完颜俄可步骑二十万……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令孟珙劫金营)破岩十有八,斩首千余级……金人遁。”“珙跃马入阵,斩山以徇,军气复张。”

原本大家多说大将不陷阵,我还不太清楚是不是这样,于是遍翻史书,结果相反,几乎没有不陷阵的。因此发这一系列帖子跟大家分享。

为什么要陷阵?最大原因是士兵。士气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电脑游戏所设的数据,在后面指挥,安全是安全,但士卒精神有限。这就是“给我上”和“跟我上”的区别,常常是胜负之关键。

不单英主、元勋大多数出自骁将,而且很有身份时也未必就不冲锋。李渊已登基,李世民已封秦王,还“将骁骑数十入贼阵”、“率左右二十余人追奔”,以至李密、殷开山叹道:“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再后来还冲——“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太宗以骑冲之,挺身先进”、“(王世充手下)骁将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太宗几为所败”、“太宗左右射之,无不应弦而倒”、“(与窦建德、王世充军决战)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生擒建德于阵。”——厉害不?李世民亲自突击,将敌阵穿个通透,唐军士气能不大振么?

李世民的行为,历来文官多劝,还有发长篇大论的;但是——“上不纳”,小李可不听他们的。文治武功俱全,才能年纪轻轻打平天下,创下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若说都是“贴金”,那未免贴太多了吧?李渊命作“秦王(世民)破阵乐”,干嘛不作个“太子(建成)破阵乐?”这乐是唐朝的国乐,舞蹈动作多象征着李世民突阵的勇猛,日本人羡慕得不得了,可能就是他们后来也热衷于“一骑讨”的其中一个原因。

兴唐诸将列传,索性再摘录给大家看看……权当振奋振奋人心。

《李靖传》:“率兵八百,袭破其营,后又要险设伏,临阵斩肇则。”“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可汗仅以身遁……以功进封代国公……(太宗曰)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廷……古今所未有。”

《李勣传》:“竟斩须陀(张须陀,隋朝大将)于阵。”“率轻骑三千追及(薛)延陀,击大破之”(李勣十七岁做草寇出身,与李靖一样一生征战,七十五岁时还任主帅击灭高丽。)

《尉迟敬德(尉迟恭)传》:“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堕马”、“每单骑入敌阵”、“太宗执弓矢,敬德执矛,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诱敌)……(太宗)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所杀亦十数人”、“(王世充的侄儿,封为代王的王琬骑了一匹好马,太宗不由得称赞)敬德请往取之,遂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太宗又一次身陷重围)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而出”。

《秦叔宝(秦琼)传》:“(与罗士信)二人超升其楼,拔贼旗帜,各杀数人,营中大乱……(使得隋军击败起义军)由是勇气闻于远近”、“(张须陀死后投奔李密)密与(宇文)化及大战……(李密)为流矢所中,堕马闷绝,左右奔散……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与窦建德战)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有敌将让太宗看不顺眼的)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于万军之中”、“(晚年自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创”。

《程知节(程咬金)传》:“知节救之,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

《段志玄传》:“(遭到袭营)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返。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大军因而复振”。

《张公谨传》:这个人比较少打仗,以玄武门之变立大公而封公,未有详细临阵记载,只说“有勇力”,及跟随李靖万里袭可汗。

以上是唐朝诸将之首。不但陷阵,还多有单挑。今天看到这里,我才发现说书其实离史书不远,只是我们大家生活在现代,古今差异大,反而以为说书荒谬了。对于上述诸人,传末评云:“有唐之盛,实赖兹焉。”

相比之下,明、清的单挑还真的比唐、宋少很多。前面我抄了宋太祖的单挑片段,且再拿《宋史》来简单记一下宋朝的开国元勋,《元史》就不罗列了,铁木真的开国元勋个个鞍马起家,没有不陷阵的!

《石守信传》:未记载陷阵,指挥打仗的记载也很少,真不知是怎么列在诸将之首的。

《王审琦传》:“先登,中流矢”、“率敢死士数千拔其水砦”。

《高怀德传》:“遇辽军,被围数重,援兵不至,危甚。怀德左右射,纵横驰突,众皆披靡”、“(周世宗)见一将追击贼众,夺槊而还,令左右问之,乃怀德也”。

《韩重赟传》:“先登中流矢”、“(奉太祖命远道突袭)遇契丹兵于定州,(契丹)见重赟旗帜,大骇欲引去,重赟乘之,大破其众”。

《张令铎传》:前面生平记载得十分简略,后面才写他自述:“大小四十余战,多摧坚陷敌。”可见宋朝就是不崇尚武力,记武将生平的都十分简略,不仅他一人,各位可查宋史,与唐书对比,极其明显。

《罗彦瑰传》:汗……寥寥三段,第一段是出身,第二段是太祖登基前,只写到一路升官,竟未提及一场战斗!第三段是开国之后,才简略写到破契丹。别说个人战斗,就连怎么领军战斗熬到开国的也都不清楚,看到这里我才明白石守信等传为什么都那么简了。

《王彦升传》:同样十分简略,形容他本人仅提到“骁勇”,后面有“斩敌帅王璋于阵”,描述每一场战斗都不超过二十字,简略到了极点。真是让人汗死的《宋史》。

以上七人是宋朝开国将领之首,合为一传,传末居然都没强调他们的功劳,只强调“杯酒解兵权”、“以保富贵”!笑杀!跟“有唐之盛,实赖兹焉”的评语真是天壤之别!很有趣,不看不知道,推荐大家读一下,从中还真可以看出宋朝衰败的必然性。唐评中着重表彰诸将的武勇,评价很高;宋评中就是批评他们的弱点,说他们“纵意禽荒,累德多矣”。哈哈。《宋史》记首功武将七人的笔墨不及《唐书》记首功(恰好也是七人)的三分之一,记载作战都是“什么敌人”然后就“击破了”,结果再“升什么官”,过程大多数没有记录,少数有记的就是上面列出的“先登”、“受伤”、“斩将”这些简而又简的,至于战前、战间的谋略,除了太祖、太宗的教诲特别保留以外,其余竟几无一字记载,跟唐书又形成鲜明对比。结果查到最后我还是搞不清楚宋朝是怎么开国的,好象很容易,各战都一闪就过,除了老赵很勇猛又很有谋略以外,诸将就是跟班混饭的,当到开国元勋简直是捞来的……

难怪汉、唐、元、明各朝的开国元勋都令人比较熟悉,而宋朝这样一个大朝代,开国将领居然普遍没印象(大家说说看,没查宋史之前,除了石守信你们还知道谁?我就是孤陋寡闻,后面六个都不知道)。他们的知名度低,这跟史书不记他们的事迹有很大关系。宋朝不重武将、少记武事,难怪是个虽富而弱的王朝。嗯,说到后面,已经跟主题偏了,权当闲聊。

翻了那么多史书,我现在反而觉得说书跟史书相差不远,是我们的脑子偏了,不知道古代的情况,一味认为将勇不重要。现在我再落井下石,彻底驳一下简单想到“脑高于手”,以及认为“小战靠勇,大战靠谋”的先生们吧!来历数一下历代最壮烈的大战吧!

井陉之战:韩信、张耳亲自临阵,曹参、灌婴偷袭赵营,反败为胜。

昆阳之战:在这场众寡悬殊的大战中,后来成为皇帝的刘秀请得援军并率领着突阵而入,一举击败王莽军。

官渡之战:正史,曹操留将守营,亲率五千军袭夺乌巢,击败强大的袁绍。

赤壁之战:正史中并无诈降与连环计,东吴大将黄盖率部当先突入曹军并纵火,周瑜、刘备趁势冲击,曹军退至南郡,孙刘联军进逼,曹军瘟疫,彻底败退。

肥水之战:谢玄、刘牢之等率领晋军渡河突击,阵斩秦军大将苻融,射伤秦主苻坚。战前晋军不仅人少,而且无粮,不得不主动向相差悬殊的秦军发动猛攻,以求速战速决之。史书记载虽短,千古之下,令人叹为观止。我曾一边念《晋书》原文一边讲解给娘子听,连她这样的女流都感动不已,说那真是非凡的男子气概。

南梁伐魏之战:梁将陈庆之,官拜宣猛将军,曾率二百骑奔击魏军十五万众,败其前军,令到“魏人震恐”。后来奉命北伐,手下不过几千人,但他统御有方,智勇双全,居然面对着百倍强敌,“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打败对方诸多名将,奇迹般攻克魏都洛阳,魏主仓惶北逃。这人就是痴迷中国历史的田中芳树所推崇的“战神”,确实是个奇才。

虎牢之战:唐太宗亲自出阵挑战诱敌,又主动冲入敌阵拚杀,一战击溃两大军阀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唐朝霸业至此大定。

收复长安之战:郭子仪、李嗣业向回鹘借兵,与安守忠、李归仁率领的叛军决战。猛将李归仁冲击唐军,唐军先乱,形势危机,幸而李嗣业亦是猛将,发动反冲击,重新稳住阵线与军心。回鹘军自后夹击,叛军反胜为败。大战一下午,斩首六万级,为安史之乱转折点。

鄱阳水战:陈友谅大军乘着大船进攻,朱元璋准备不足,勉强以小船迎敌。兵少,装备差,将士动摇,战斗渐渐不利。朱元璋亲自挥师冲锋,陷入困境不惊,常遇春、廖永忠等大将奋勇突阵,终于反败为胜。陈友谅撑不住逃跑,军心大乱,一败不可收拾,本人也被射死,明朝基业奠定。

————————————————————————

一招就死:不用下注了,鞭尸有什么好看的?对了,谁能回答我一个问题:项羽扛鼎,那个鼎有多重?“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万人敌,力能扛鼎”这个万人敌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是兵法?没听说过学兵法顺便练举重的,谁给解释一下?

杂志:那个鼎是3个人才能扛动的,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顺便说一下,我是项羽老家那里的人。

面团草包:其实打仗真正靠的还是武力,谋略只是对力的运用而已。战争,其实就是力量的对抗而已,综观历史,大的战略是有的,真正意义上在战场上的战术其实是不存在的。到了最后还是靠力量决胜负。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面面小兵:古往今来不陷阵的将军绝少。尤其是我党我军,不陷阵就想当将军,你当是满清末年或者民国那?有俩糟钱就能当将军啊?林彪元帅的问题另案讨论吧,对他我的个人观点:红军初期他勇武、机智、善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他二十几岁就当了红一军的军长,这和他在当时共产国际的2位堂兄是不无关系的,年轻、有能力又有大靠山,他不得志谁得志啊,与本书无关的话我们就不说了。我记得俺们东北有句土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当头都啥也不是,啥啥都往后跑,你让谁给你卖命,谁服你啊?一旦玩起命来,你不拎着脑袋带头往前冲,光知道给上头溜须拍马,上头想用你,他也得琢磨琢磨,这是不是给自己脖子上上绳套啊!关键时刻顶不住,你孙猴子转世,七仙女下凡又有什么用啊?所以说古来出人头地的名君名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当是你们家给祖上上香呢,还得论资排辈啊,晕了!放下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吧,说句实话、明白话,赵构还得让泥马驮着过回河呢!和平久了,拿手榴弹当酒瓶子了吧?!不想多说了,糖罐里长大的人跟你说血雨腥风好象有点冬虫夏语了,抱歉抱歉!

面目全非:不单挑不陷阵,又何以得知一将骁勇善战?跟着大部队走,如非不利局面,想知其战力,难矣。对了,宋朝的将军还真是没名气,上面的除石外,仅闻高、罗二人。

复数主席:哈哈,我还知道高怀德!确实确实,现在小孩子脑子都叫YY小说给搞坏了,真打仗就知道了。你不卖命凭啥让你升官?你当头儿升下面人的官,要是升了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别人还会卖命么?

面面小卒:难怪房老大要升官那么难,都已经使劲拍了,还是人人不依,要不是最后耍回大刀逼平何大锤子,这伏波将军还当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