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思想贫民 文物结合
作者:谁解沉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516

思维的脉冲运行有多快?不用多久,舒出的自语就以他自知还不是很完备的脉络,呈现在他自己的脑海里。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这些初步的想法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怪,有的玄,有的条理分明,有的很是散乱,有的突然而来,有的明明已经紧紧地看住了,打个晃眼却又找死也再找不见,等自己已经忘记它了,它却又自动展开在眼前,这是常常在想的人不难遇到一种状态,并不奇怪。

这些思绪释放出来的光点,是来自舒出意识中的方方面面,就像悟空毫毛变成的是小猴子,这些光点也自然是舒出的样子。他们有的安静有的跑跳有的嚎叫有的打闹,各有各的不同,又有彼此的相似。舒出从自己的内存中放出他们,十六岁半的他还不会很娴熟地约束他们,一时间激起一派喧哗。这些喧哗还嚷不乱舒出的镇静,他的想法已经渐渐就成文字,有了句子的规范,串成了段子:

上的天份令我自信,自信使我的内在开始强,七岁站在讲台蒙羞令我专注,专注令我容易入静,静能生慧,确实有很多很多师生在夸我聪明,但我却越来越越发觉到自己还不行。

我知也短来识也浅,不明白思想的修练是不是也跟武术的修炼一样,有了固定的套路来传承,即使有吧,您我这样的贫民孩子眼前是享受不到的了。

就我自己的浅知薄识,思想和理念在学术界的修练基本上走的是从外界吸收,再消化为己有的路子,先且不管这样的路子算不算得上最好,先问问我们有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来保正我们有那么多适合自己的思想来消化,又有谁足以给我们释疑解惑?

只看看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到了我们这样正在长思想的年龄,除了有限的课本和水平很待商榷的兼课老师外,我们还有什么?

我俩这样缺少心理学者或高明思想家亲自指导的思想贫民。如何才能成长为思想的富人?且时不我待,青chūn经不起我们一等再等。

想要使自己的思想大树开花结果,必须是为样一个过程:找到待解的题目,比如这个强字的解析。找准了认定了的问题,就好像是我们抓在心手的枯枝,使得枯枝也发新芽,栽培在适合的田地,看护着他生根,抽枝,散叶,茁壮,开花,结实,生生不息……

思想的成长可以与这一过程类似。

先找到那条枯枝,就像是给作文找到了题目,之后是大纲,内容,段落,句,词,字……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物以寄情,以存思,以留念。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他们对于修持的意义。物物品相各异,情思种种蕴其中。

当然一定要找到一件实体,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件实体,可以是实物,如木鱼、圣经、偶像、十字架、壁画、雕塑、墙壁……也可以是实际存在的非物质,如爱情、仇恨、理想、慈悲、善心、德行……咱贫民指望不上这些,十六七岁的少年就连温饱也是信托于家庭,但有谁规定了一定要这些才可以修持?咱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村野那么多年没有大量的钢铁,咱们用土木草石照样可以建造房子。虽然他们坐宫殿我们住的是茅屋,我们也有个住处是不是?

不同的枝条,不断地培育,一棵两棵三棵,渐渐会成为树林,林海,会长成思想的森林,总有一天,会成为思想的世界。

不同的文章,一篇篇,一卷卷,一部部,能攒成书山,会构筑成思想的一派天地。关键的关键,是如何踏出第一步。

选中不同的物品,会吸取不同的风格。选不同的枝条,会培育出不同的树木,可以是拂拂杨柳,可以是赏赏梅花,可以松柏长青,可以花开不谢,可以硕果累累。

起步阶段,我选什么?舒出在初中时对小草,对松树,对理想,对国之大爱,等已经有了很多好的演绎,我选的不是他们。

但我舒出更喜欢的,还是这个:扁担。

舒出很快就认定扁担,这很容易,因为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挑夫,环顾方圆百里,同龄人中无对手,他不仅能把绳子结得花样百出,更能凭担子无双无对。

我后脑勺的眼

分明看见三千里之外的你

如一条农民的赤足

沿着自己的历史轨迹

在下里巴人的多一条

多一条脊椎!

要经过多少次锤炼,才能收获这几句情思?不容易呀不容易,这已经不仅仅是几句诗了,已经是思想久经历练后与感情紧密燎绕在一起又与文字互渗透后的成品。

只有在思想的天地,一根扁担,才能演绎成这个样子,也只有融入扁担的特质,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多一条脊椎!

为什么会说情到深处无不美,桃杏李梨花似杯?因为情感思绪深化到极点就是实质化,所谓口吐莲花,是要别俱眼光才能瞧见的,就像只有学会力的解析与分解,才能在实物中看出那些只存在于书面的学术符号标线图示等。实质化的情思,要开了慧眼才能目视。

所谓口吐莲花,花者,华也,华者,话也!口吐莲花,说了jīng妙的话也。jīng妙的话,就是言之有物,把语言同要表达到的物质或物品融化成语言,语言的jīng华就是jīng美的花,可以形象为莲花。

文以载道,是文与道合;歌以咏志,是歌与心志相合。物以寄情,以存思,以留念,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又是啥,把他们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呢?

这一课题,也许在学术界有专家在研究,吾知也短来识也浅,不可能确定物、理、情、法是通过啥以怎样的方式合在一起的。就像不能确定外物如何被我们的六感所感知一样,我舒出没有来纠结的条件,我可以先用替代的方式冷处理,我就取用联系两个字来先代用着。

我心目中的联系二字,也与字典释义有所不同。以少年轻薄的知识,我只知从人类进入比较有理xìng后开始,就一直在认识联系,人们习惯于将联系笼统地分为直接联系各间接联系。

舒出我也见过另一种不太流行的分法,就是分为抽象联系、具体联系和无条件联系。在联系的两端必定是名词xìng的存在,联系本身呢?又是啥?可不可以叫做联系者?我舒出辜妄叫之吧,各种联系都有联系者。物、理、情、法四大之间的联系者是谁?思维与思维之间,心与情之间,心与心间,联系者是谁?

能做为联系者的不少,感应也许是一种,这是舒出最近才暂定的,他才仅仅有了一点点认知,还不能成为少年舒出重视的手段;时间是另一种,是万事万物的主要联系者,空间有些类似,这俩是少年舒出远远不能高攀的奢侈。还有就用目前最实际的,就是文字!当然是!

掌握了联系物,虽然未必能cāo纵这些相关联系,左右整个联系,但最少不会被该联系控制。

对联系物下苦功吧!舒出还臆想不到这其中有多大的收益,重视这话的人万中无一,当三十年后的今天舒出再这样说时,就已经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