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济南谈判
作者:坐忘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59

陈诚最后看到更加惊人的重型坦克,这种重达68吨的庞然大物,主要武器是口径120mm的滑膛炮,威力巨大,那些轻型坦克几乎是被一炮解决。

陈诚立刻拍板决定购买,30两重型坦克,100两重型坦克,轻型坦克一辆没要,在他看来这种轻型坦克在战场遇到了张星河的军队只能是一个个的活动靶子,人家一枪就能把这种坦克内的坦克手给报废了,那些穿甲炮弹打这种坦克简直如同筷子捅豆腐——穿了。

为了对付这些坦克,陈诚和蒋介石联系后还专门购买了许多的反坦克武器,不过这些武器大部分都用来打日军的垃圾坦克了。

济南城,因为张星河派工程队到黄河沿岸,一座可供50吨以下坦克行驶的浮桥,几天内就有了雏形,大量的钢制平底船被焊接在一起,上面是平整的钢板,济南市附近的黄河又不是太宽,这种浮桥的假设对军队的工程队根本没有难度。这下张星河随时可以对济南发起进攻,韩复榘也不放心呆在济南了,于是干脆把济南的兵力全部撤走,自己把省政府搬到青岛。

张星河开始也没有发起进攻的意思,只是因为双方的谈判地点定在济南,老福说为了给谈判桌上的敌人施加压力,才架设的这座浮桥,却没想到韩复渠直接把济南扔给了他,这种意外的收获,张星河自然不会客气,马上把警察部队和政府管理人员派到济南,这里兵不血刃就成了他的地盘。

谈判地点在济南大学旧址的一间办公室内,张星河方面的谈判对象是陈奇榆,这位陈四爷现在对跟人谈判很有兴趣,照他的话来说就是,跟生意场上讨价还价是一回事,只要不让对方知道你的底价,就能应付自如。陈四爷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自己从生意场上摸索出来的谈判手段,也是高明的很,在张星河看来他这位四哥当一个外交官也是非常称职的。

韩复渠方面派了李树春前来,这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可见他对这场谈判的重视。韩复渠看到他联蒋抗张的意图没有实现,这两方倒有勾搭成奸的趋势,他自然得在这场谈判中保证自己的利益。

“陈先生,你们提出的条件太过分了,这潍县,莱芜,东营,青岛,烟台一带可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你凭什么要把这里给你们。”李树春气冲冲的说道。

陈奇榆不紧不慢的回应道:“李长官不要生气吗,您也知道我们是一群生意人,我们要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就得有个港口,山东最好的港口就是青岛,烟台了,这两地我们必须有一个。”

李树春心中不禁大骂,要是你们要了青岛烟台,要我们省政府到哪去安身。李树春压下怒气说道:“这里点绝不可能,济南已经然给你们的了,青岛作为山东第二大城市,再也不能给你们,烟台离青岛太近,也不可能给你们。你们的要求我不会答应。”

陈诚笑着说道:“李先生也不要生气,其实莱州湾虽然比较浅,但还是可以开辟出一两个良港来的。烟台青岛实在是国之重地,还是在省政府麾下比较好。”

陈奇榆嘿嘿笑道:“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要自己开口岸,花费的钱粮可是巨大的,我们的需要一定的补偿。”

李树春说道:“什么补偿?”

“国立青岛大学必须搬回济南,我们会妥善安置这些师生,同时省政府军队的军火供应有我们来负责,李先生请放心,我们决不会趁机出高价,我们的武器性能比日本人的只高不低,但是李先生要保证决不再向日本人购买军火。”陈奇榆趁机提要求。

李树春冷笑道:“你们的装甲战车也要买吗?”

陈奇榆说道:“当然买,只要你们出得起钱,买多少都可以。轻型坦克价格是2万银元一辆,中型坦克是3万银元一辆,重型坦克10万银元一辆。”价格比卖给中央军的提高了一倍,陈诚自然不会点破这一点,有便宜自己占就够了,韩复榘吃亏就让他吃去。

陈奇榆看着微笑的陈诚说道:“这可是我们的成本价了,李先生,即使价钱再高一倍,外国人也不会卖给你们这种武器的。”

李树春没想到星河集团真的会卖装甲战车,在他看来这种武器绝对是现代战争的大杀器,属于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更不要说买卖了。看着一脸市侩的陈奇榆,心里不禁鄙夷,商贾就是商贾,目光短浅,要是我们军队有了这种武器,凭着我们强大的多的军队,你们被打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于是他说道:“我们自然是要买坦克的,这个问题我们会在谈判后再行商讨。今天的谈判,如果你们放弃对青岛烟台的要求,我们会同意你们的其他条件,如果贵方也没有异议,我想我们可以签署协议了。”

于是在陈诚的刻意偏袒之下,韩复渠答应从潍县,平度,东营等几个县区退兵,并且撤回政府人员,改由山东省副主席张星河派遣工作人员接管,接管日期待春节后再行商议。

张星河有了省副主席的名头,买地的事情就方便多了,中国人从来都是官本位的,即使是地主也不例外,那些地少人少的小家族小地主自然不敢反对,就算那些动辄上千本家的大地主在荷枪实弹的士兵面前也不得不卖地。

于是张星河成了他接管地区唯一的地主,其他人都成了无地之人。那些地主虽然心中不忿,倒也没有太大的不满,他们获得的钞票足够他们去外省买上两倍的土地,但更多的人却留在了山东,现阶段山东的工业发展刚刚起步,许多市场空白需要人来填补,比如现在张星河办了个星河纺织公司,里面的工人数量达到5000,每年的纺织品产量可达几十万吨,即使是许多印染公司都在星河集团的帮助下添置了许多先进设备,星河纺织公司完全供应山东省的印染业也没有问题。日本人的胚布质量没有山东自己生产的布料好,价格也没有当地的便宜,在山东的印染企业如果使用日本人的胚布就等于赔本,即使是原本跟日本人关系很铁的那种印染公司也不会再去使用日本人的胚布,日本人在山东的纺织品市场完全失败。

星河集团建成现在这么大的纺织公司,却没有成立成衣生产厂,现在星河集团的主要目标是把星河的纺织品推广到全国去,全面抢占中国市场,挤占日本纺织企业的生存空间。但是山东省在星河集团控制下的那群人有钱了,还要自己买块步做衣服,这就有些不合时宜了,现在山东的成衣生产完全根本上人民的需求。

每个时代都会有眼光敏锐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在山东林建木在山东潍县建立了自己的一个成衣制造厂,现在员工还很少,技术也不成熟。林建木本来是个裁缝,但他心眼灵活,他曾经看到张星河穿的那件23世纪的衣服,设计简洁而新颖大方,又有突出的豪迈而大气民族风格,他一看就喜欢上了,后来自己用自己的裁缝技术给自己做了一件那样的黑色衣服,虽然他没有像张星河那样的玉质扣子和镶玉腰带,但是仍然给人一种华贵的气质,出门去很多朋友都对他这件衣服赞不绝口,还要求他给每人都做一套。

林建木看到了山东品牌成衣的缺口,于是主动买了他家里的良田,通过星河贸易公司购买了大量的缝纫机,锁边机等成衣生产设备,和他弟弟林建森一起成立了“建林服装公司”。

他们生产的仿制张星河的衣服立刻在山东的许多大城市里被人采购一空,这种华美而大气的衣服正好合了当时人们对衣服的要求。明朝以后,由于清政府的政策要求人们剃发易服,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已经消亡,清帝退位后,经过多年的演变人们已经忘记了原来的那种大奇华贵的衣服,许多人还是那种长袍马褂。现在这种衣服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种空白,是汉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衣冠。

林建木将这种服饰命名为“汉服”,并且在济南建厂,迅速扩大成为拥有数千工人的大公司,林建森目光长远,成立了一个汉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所,实际上是他们公司的服饰设计部,仿照这种风格又陆续推出了几种汉族文化风格的服装。

张星河对林建木兄弟这种剽窃他的衣服设计的行为并没有生气,反而关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这种有潜力公司,银行也可以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增强实力,快速扩大规模,以应付国外企业的竞争。张星河还亲自花了后世好几种优秀的服装设计图,寄给了汉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所。

山东北部的聊城,济南,东营,潍坊等地,在1931年春节过后迎来了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代。所有的农民无论自耕农还是佃户都成为了星河农业公司的员工,开始领取工资生活。城市中各种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