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未来的规划 0
作者:懵懂的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16

漆谈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从九四到两千年前后的民营经卵从心,有一个问题似乎是永远都绕不开的,那就是类家族企业在资本运作市场上通过一系列灰色运作所实现的资本急速扩张,而在谈起这些类家族式企业的时候,人们往往给它冠之以“某某系”的名称。

从德隆系到鸿仪系、成功系、朝华系、中科系这些在浑水摸鱼发展起来并在短短几年后又迅速崩溃的企业集群,到两千年后仍旧面前存活下来的明失系、涌金系,他们在起家发展的过程中。都牵涉到一系列的灰色交易。

在中财院培的三个月里,孙秉云接触、学习到的知识,基本上全都是资本运作方面的,别看这个学习期不长,但他学习到的东西却很牢固。通过这些并不系统但却极有针对性的学习,隐约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未来之路。

很明显,这次中财培班开设的目的,应该是中财及其背后的财政部乃至国资委系统在南六省实行的一种地方性企业发展规划布局。具体的政策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性优惠,扶植起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大地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而对于一个一只脚踩在体制内一只脚踩在经济层面的企业决策者来说,在具备了一定资金实力的情况下,要想将自己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般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就是抢先在上市公司中获取“壳”资源,利用资本运作的灰色手段,将上市公司置于本企业金字塔链的最下层,其间通过一系列资本腾挪手段,将壳资源所掌握的资金挪移到本企业的系统内。转而将出现亏损、负债,转移到壳资源名下。这一系列的手段,等于是通过股市这个在国内发展还极为不健全的市场,直接盘录中小股民手中的资金,从而快速实现资本由原始积累到膨胀的过程。至于第二条方式。相对来说就要干净得多,其具体手段就是直接将被自身企业规范上市,以经济实体入市融资的方式,由股市吸纳资金。完成融资过程,而后再通过一系列并购、转股的方式,实现企业自身的飞速发展。

国内的改革开放已经从最初的尝试到初步发展进入到了现如今的攻坚阶段,方方面面的大动作即将展开,而按照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类似大政走向、改革方针之类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掌握到手的,他们也谈不上对市场走向的把握,故而,一些类似孙秉云这样的人,就掌握到了发展的先机。

不管是选择哪一条路,他们都能获得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机会,即便是采取第二条战略。稳步发展,即便是发展的速度相对慢一些,可他们的起兵始终还是比普通人高几百层。

但还是像那句话说的,人心总是不容易得到满足的,同样一条跑道,如果能有机会在几秒钟内到达终点,谁也不愿意花费去花费一两分钟的时间。故而在三个月的培期里,孙秉云所接触到的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对卫振宇列出来的那些可操作的上市壳公司有兴趣。

而对于范匡泽来说,他在这届培班内无疑是较为失落的一个,他的岭东汽车与同时出现在培刮班内的淮电缆、淅高科、华兴电子一样,成为了未来最具有操作价值的“壳”资源。这一点,显然与他最初的打算相去甚远,不管为人如何,范匡泽始终还是希望能够将他的岭东汽车真正发展壮大的。

培班每天下午只有两节课,一般情况下,每逢周一、三、五、六、日,培班的学员们,都会自行扎堆组织活动,这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交流一下经验、交换一下彼此对未来发展的构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可能。

在学习期间。孙秉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中财的图书馆,在他看来,这里有关财经方面的书籍很全面,尽管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不可能学到太多的东西。但积少成多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当然,在给脑子补充营养的同时。培刮班学员间的私下活动他也一次都没有漏失过,对他来说,这方面的收获显然要比图书馆内那些知识重要得多。

在对未来之路的选择上,孙秉云对那种近乎掠夺性的灰色手段不太感兴趣,他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将自己的南平创业打造成一个集轻仿、广告娱乐、地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业集团。而若是再细化一些,他打算首先把东华针织厂打造成一个轻仿妹团一。将来国家在股市政策上对民营企业放开之后,他就要们小针织厂推出上市,从而实现一个融资的目的。

从现实来看,孙秉云所要走的这条路,相对来说要稳妥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东华针织厂目前还不过是一个资产几百万、员工不到千人的中小型企业,而按照卫振宇透露出来的消息,国家将在近三五年内,便对民营企业敞开入市渠道,但相对来说,民营企业要想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相关方面的标准也会卡的很严。这样一来,孙秉云与他的南平创业集团就将面临一个躲不过去的难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东华针织厂做大做强,至少要让它有资格拿到上市的通行证。

毫无疑问,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东华针织厂做大做强,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一系列大规模的并购,而要想对外展开企业并购,即便是不谈企业自身的消化能力以及对市场的真正占有率问题,总也逃不过一个资金的充裕与否问题。

在培刮班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孙秉云结识了淅轻仿的总经理姚书轶。相比起东华针织厂来说。淅轻仿集团无论从规模还是整体实力来说,都要算是一个老牌的轻仿巨头。这家企业原本名为宏业仿织,其建成历史可以推朔到解放前,已经有了将近六十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初期,它本是一家部属企业。效益最好的时候,曾经实现过年利税过千万的绝好成绩,八几年的时候,年利税上千万可是个。了不得的成绩。而到了八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央将一系列部属企业下放到地方,淅轻仿也是其中之一。由于下放到地方之后,企业在经营上没有改变策略,同时又无法享受到过去那种体制内以计划为主导的特殊优待,淅轻坊由此走向没落,到目前为止,这家员工上万人、固定资产一点八个亿的大型轻仿企业已经陷入绝境。

作为淅轻仿现任的总经理。姚书轶是文革后国内恢复高考时北京大学的正牌毕业生,要说个人才能那是绝对不缺的,但他在淅轻仿总经理的位子上坐了将近五年,等于是一步步看着这家大型国企由衰落逐步走向更加衰落的。

这次江淅之所以把他送到培刮班里来,估计就是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甩掉淅轻坊这个沉重的大包袱。

因为有心在轻仿领域内有所作为,孙秉云在培班的这段时间,重点与姚书轶接触过,从他的口中,孙秉云也了解到了淅轻坊目前所面临的若干难题。

按照姚书轶的说法,淅轻坊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持续亏损,而且亏损额度逐年上升,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企业亏欠银行贷款正式超过十二个亿,而目前企业的整体资产即便是算上厂房、设备以及仓库内挤压的产品、原材料,总数也不到两个亿,这其中还不包括设备老化、厂房年久失修等一系列应当作出的折算。

如果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淅轻仿其实早就应该宣布破产了,但是江淅以及淅轻仿立晃的归原市决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目前归原市全市人口不过的万,如果淅轻仿宣布破产,它过去所欠下的十二亿贷款折算下来,归原市全市每个人的人头上都得承担将近九百元的债务。所以现在归原市等于是在硬扛,全市下属十一县市,其中九个县是国家级农业贫困县,每年国家下拨的财政扶贫款,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被市里截留扔在了淅轻仿这个。黑窟窿里。

当然,这样的手段不仅仅能够让淅轻仿芶延残喘,同时也能为某些人争得政治利益,有这部分财政扶贫款顶着,淅轻坊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向银行申请“过多”的贷款了,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成绩”就是企业扭亏为盈的迹象,有人能因此得到升迁。

当然,姚书轶也不希望淅轻仿破产,厂里还有一万六千多在厂职工,同时,还有八千多退休职工。虽然连续几年厂里都不能按时将工资下发,但或多或少的每人还能领到一些生活补助。如果淅轻仿破产了,这些人怎么生活?这也是摆在江淅,摆在归原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正是通过与姚书轶的接触,孙秉云才察觉到他所构想的这一条路,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的好走。他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迈过坎子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