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大汉军国主义
作者:虎贲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066

春雪化开后的草原。焕发出了勃勃的升级,独逻河畔,薛延陀大营里,原本被薛延陀人征服的东突厥余部和其他部落在李靖灭了薛延陀人以后,摇身一变从本来的薛延陀人的奴隶一下子变成了主子,驱赶着成为奴隶的约六万薛延陀人开始了向长城边界草原的迁徙。

李靖打算把这将近二十万人的各部联合队伍带去北府军在边塞所能控制的戍城附近安置,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王爷有一个完整的安置计划,如今他不过是提前做了这件事情而已。

对于成为了奴隶的薛延陀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哀叹自己的命运,因为那些翻身做了主人的各部贵族和牧民,以百倍的凶狠对待着他们,同时讨好这他们的新主子,那些北府军的汉军士兵。

从独逻河顺流而下,在距离北府军幽州边界以西的长城关塞外,跋涉了一个多月的李靖大军终于碰上了史朝忠的人马。

两军相遇之后,看到被李靖带回来的原薛延陀大营里的东突厥余部,史朝忠也自是一番感概,他本是东突厥的王子,要是没有郭孝恪在这个世上的的话,他或许以后会成为可汗也说不定。但是现在本该在历史上趁着隋末割据,而中兴的东突厥却如同枯萎的树木一样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同样应该在进后数十年里兴起成为草原新的霸主威胁汉人帝国的薛延陀人也出局了。

现在的史朝忠,只想着建功立业,成为郭孝恪手下的功臣,好使阿史那的血脉继续延续下去,哪怕他已经改姓为汉姓,但是他相信自己能够为自己的后代打下一个值得他们自豪的家世。

“大人,这是王爷命人刚送到不久的密函。”李靖大帐里,史朝忠送上了从邺城快马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函。

接过密函,李靖心里有也有些忐忑,虽然去年出兵时,他以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为由,直接带兵出击草原打下了薛延陀人的大营,虽说大获全胜,可以说如今整个草原上除了远在西域的西突厥以外,再没有什么有威胁的大部落,可是他终究是擅作主张,而且出征的一万北府军精锐老兵亦是折损了七百人,要知道这七百人,每一个人放到其他割据势力里,少说也是一个校尉级别的军官。

拿出信函,李靖看了起来,不过随着他看完整封信,原本忐忑的心放了下来,王爷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大加褒赏。认为他主动出击薛延陀,乃是名将所为。

“大人,王爷怎么说?”见李靖脸上露出喜色,史朝忠不由在一旁问道。

“王爷已经决定褒赏全军,至于攻打太原,暂时取消。”李靖知道因为自己的出击,薛延陀部覆灭,李渊必然得了消息,知道他们知道他有和薛延陀人结盟对抗王爷的想法,恐怕必定会加强戒备。

“这一次是我坏了王爷的布置。”李靖自己叹了口气,虽说除去薛延陀这个后顾之忧,但是和王爷争霸天下的大业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那王爷可有别的什么布置。”史朝忠又问了一句道,他相信郭孝恪不会就这样算了。

“王爷命我在草原建都督府,摆明车马对李渊施加压力。”李靖将手中的信递给了史朝忠,王爷看起来是打算撕破脸和李渊对上了,他送回去的那封李渊派人打算薛延陀人结盟的密信让王爷发怒了。

能够为一方大将,李靖心里面还是有些期待的,虽然到时那剩下的九千老兵要调回邺城,可那时候会有三万新军过来,加上史朝忠的人马。他手下的兵力不会少于五万,唯一的问题就是王爷要他自己解决粮草问题,可以说到时候那云中都督府,他要兼管政务。

看完郭孝恪的密函,史朝忠也是欢喜了起来,他原来虽然带着手下两万兵马,也挂了个将军头衔,但是那及这次云中都督府副都督的官职,虽说只是李靖的副手,但是这也说明他终于进入了北府军的核心圈子,不再是需要被提防的外人了。

“封赐世袭爵位,划定牧场一事刻不容缓。”李靖很快就进入自己将要担任的角色,朝面露喜色的史朝忠说道,王爷打算给那些投效的草原部落的贵族都一一封赐世袭的爵位,然后划定牧场,规定他们每年需要上贡的牛羊马匹和皮草,同时也打算大规模地开放边贸,除了铁器,其他货物都可以流入草原贩卖。

接下的半个月里,李靖成了大忙人,云中都督府的治所需要选址,同时召开的所谓的部落贵族大会上,他也是必须到场,毕竟爵位的排序,草场的划定都关系到各个部落以后的发展,原本还能保持着彼此表面上和睦的各部贵族,终于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了无休止的谩骂争吵。

“大人,我看再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夜晚。李靖的军帐里,徐世绩皱着眉头说道,他这时已经猜得到,王爷那些世袭爵位,草场划分,根本就是用来挑拨草原各部的关系,让他们彼此互相仇视敌对,再也不能团结起来。

草原上,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残酷地方,可以说各个部落间彼此都是仇敌,互相之间都有从祖辈传下来的仇恨,只是过去大家遵循着草原上自古上留传下来的规矩,力强者为尊,弱小为强大所吞并,但是现在草原上的天变了,北府军这个庞然巨*是草原上的最强者,可他们并不按草原上的规矩办事,而是用他们的那一套规矩。

所谓的商量,让贵族大会成了一团浆糊,有北府军镇着场子,那些小部落的贵族不再像过去害怕那些大部落,凭什么他们的爵位要低,牧场也要差。他们不满意,那就耗着吧,看谁熬得过谁。

于是,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就算是李靖对此也是一筹莫展,而且他也知道这是王爷想要看到的局面,不过老这么下去也是不行,看了眼徐世绩,李靖沉声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大人,王爷虽然说是让那些贵族们自个商量后。让我们递公文,可是这最后做主拍板的还不是王爷,更何况那些什么爵位高低排序,家世谱系血统什么的,长孙无忌他们才玩得转,与其让那些贵族天天吵下去,不如把他们全送去邺城,让长孙无忌和魏征他们那些文臣去烦好了,省得他们没事情做。”徐世绩在一旁细细地说道。

“嗯,好主意,想必长孙无忌他们肯定很乐意干这事情。”李靖听罢徐世绩的话,眼中一亮,他怎么忘了还能把这皮球踢回去,而且让那些部落去贵族见王爷,他这边也能清净得多。

就在李靖这边已经下定了主意的时候,外面忽地响起了号角声,让李靖和徐世绩都是一惊,两人刚一起走出大帐,外面就有亲兵来报,原来是大营里,那些各部的贵族各自纠集了人马互相打了起来。

“胡闹,他们还有一点规矩不。”李靖当即震怒了起来,喝骂间调动兵马开始了镇压。

“大人,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这一打,我们让他们去邺城也就更加理直气壮了。”徐世绩却是在一旁笑着道。

随着北府军的介入,这场本来有扩大化趋势的内讧火并给镇压了下来,不过那些部落贵族间彼此剑拔弩张的火药味一点也都没有减下来。

半个时辰后,几百号部落贵族,把李靖的主帅大帐给塞了个满满当当,分成了两伙,彼此互相恶狠狠地瞪着对面。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都督。”李靖一身披挂地走了出来,一开口便是一句让所有人都心里一紧的重话,几乎是刹那间整个帐子里都是响起了一片不敢的惶恐之声。

“王爷优渥,让你们彼此商量爵位派系,家世血统,乃是为了草原的长治久安。以后不再有刀兵之祸,可是看看你们现在,啊,动刀动枪的,是不是想当草原霸主。”李靖神情一凛,那说出来的话冷飕飕的,叫大帐里每个贵族都是提心吊胆了起来,草原霸主,北府军就是专打草原霸主的。

“说,是谁先动手的。”李靖大喝道,他这个时候就是要再挑拨一下这分成两帮人的各部贵族们的仇怨。

“是他们。”“是他们。”李靖话音一落,整个大帐里就好像炸开了锅一般,如同洛阳的东街菜市一般吵闹了起来,两帮人就像斗红了眼的公鸡一样叫嚷着,就差直接拔刀子上了,“大都督,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那些年老的贵族索性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哭诉了起来。

李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看着整个大帐里闹得实在不成体统,他拔出了刀,一刀把面前的大案给劈得粉碎。

随着李靖这一刀,原本还吵闹的大帐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下来,那些先前还眼红脖子粗,一把泪一把鼻涕的各部贵族们一下子都噤若寒蝉,没一个人再敢出声。

“说啊,怎么不说了啊。”李靖提着刀,目光扫视着那些一个个都是如同乡下精明的老农一样的各部贵族,声音冰冷。

“好啊,你们不说了是吧,那我来说,你们的爵位排序,草场划定,你们自己去邺城,去找王爷给你们做主。”李靖说到这里,方才还刀入鞘,“现在都给我回去,你们有什么话,好好想好了,去邺城跟王爷说。”说完,也不再管事,直接走了。

大帐内,一众贵族都是傻了眼,他们没想到竟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去邺城见汉王,每个人心头都是生出了一股寒气,郭孝恪的名头在草原上不下于各个游牧民族故老相传里那些神话传说里最可怕的魔神。

见李靖没了踪影,那些贵族一个个都是哭丧着脸出了大帐,李靖这个云中大都督虽然有威严,可是却还算好脾气,要是他们在汉王那里像先前那边吵闹的话,恐怕他们每一个人的脑袋都已经落地了,然后给垒成京观给人当成警示。

回到各自的部落,那些贵族都像是交代后事一样,安排起自己离开后部落的事情,同时又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开始在自己的部落里挑选最美丽的少女,准备最珍贵稀奇的礼物,好去朝见汉王,每个人都是想着自己说不定能讨得汉王的开心,到时候自己的部落就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了。

当李靖为云中都督府选定了建城的地方后,第一批来自国内的五千新军戍兵也到了,都是幽辽之地,没有后顾之忧的青壮子弟。

同样地,第一批修整后的四千精锐老兵护送起了足有三千人的草原各部贵族的朝见使团踏上了南归的路途。

这时候,已经是春末,天气回暖,正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两个时节,在邺城,经过一年的大建,新建的邺城已经焕发了过去千古雄城的风光。

郭孝恪的强势,直接让他治下的北方成了天底下最太平的地方,几乎可以称得上盗匪绝迹,没人想拿自己的人头去试北府军的刀快不快,因为那根本和找死没什么两样。

同样地地方上地方豪强也是安分守己,老实得不成样子,哪怕就是前朝文皇帝杨坚晚年严刑峻法的时候,也没现在这么老实,说起来他们都是怕了北府军的剿匪,要是他们横行乡里,兼并土地,欺男霸女,一旦给汉王府的观察使给上报的话,到时候就是当地的北府军的折冲府兵马下来剿匪了,然后他们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和贼军勾结的叛逆了。

对于这种随时都有杀头和全族株连的风险,没有一家豪强敢于再去做用非法的手段兼并土地的勾当了,反倒是一心一意当起了顺民,把精力放在了调教自家的子弟去参加科举和武举,当然相比起更受寒门士子欢迎的科举选拔,那些世家门阀更乐意把自家子弟送去参加考武举,一旦中了武举,那可就是正经八百的的北府军,不需要再去那折冲府熬个几年。

邺城内,自从郭孝恪传出要开夏考科举的消息后,来自各地的寒门士人就像邺城汇聚而来,其实所谓的寒门士人并非是家里穷困得连饭都吃不出,相反所谓的寒门只是相对于那些世家门阀地方豪强而言,乃是些地方的中小地主,虽然有钱让家中子弟去念书,可是却不像那些世家门阀有政治资源,仕途异常艰难。

郭孝恪敢开科举,一方面是山东的世家门阀自恃家学,另一方面也是郭孝恪一贯以来的强势风格,让他们不敢在这件事上去触怒郭孝恪,如今北府军的折冲府遍布各地,军中的主要军官都是郭孝恪从军以来亲自培养的嫡系军官,征收的士兵也全是良家平民子弟为主,凝聚力非常高。

在北方,没有任何人敢怀疑郭孝恪对军队的控制力,谁都知道郭孝恪这个汉王在北府军士兵心中就是他们的军神,只要郭孝恪一声令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摧毁地任何敢与郭孝恪作对的敌人。

即便是那些把自家子弟送入北府军的山东门阀有时候也会在自家子侄归家后,感觉到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怖,北府军就像是有着魔力一般,自家的那些子侄去了半年一年以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言必称汉王说如何如何,什么无国不成家,民族大义,就像是着了魔一样,还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什么所谓的历史大势,更可怕的是他们说得那些东西最容易带坏族里的年轻子弟。

不过可惜的是,那些世家门阀的老人们根本无法阻止那种趋势,只能看着家族一点一点地变化着,尤其是在看到几个犯了事的世家门阀因为有子弟在北府军中而免去株连全族的命运后,他们能做的就是看着年轻人改变腐朽了几百的家族至上的规矩,变成所谓的国家民族至上,然后才是自家的利益。

原本盛行于北府军中的结合西汉时期儒家公羊学派和法家耕战的大汉军国主义在北府军攻下了河北和山东后,开始了向民间扩散的趋势,尤其是那些原本的世家门阀子弟,这些家境优越,因为汉末之后乱世而将习武传家的北地世家子弟天生就是军国主义的信徒,甚至可以说贵族才是滋生军国主义的土壤。

那些有关秦汉大一统以来前汉和后汉对外征战的彪炳武功和那些充满了煽动性语言的北府军军中的军官讲义一时间在河北山东出现了少的手抄本,在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间流传了开来。

不知不觉间,天命在汉,统一天下,恢复汉统,舍汉王其谁的观念就在那些年轻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了起来,甚至于连中原一带不满李密的那些世家门阀里也悄然流行了起来。

尤其是和河北接壤的魏军防线,王世充军中,不少世家子从军的军官也都是秘密看起了那些充满激励人心话语的小册子来着,他们只是觉得看着很带劲,然后就开始对北府军有了些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