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厂风云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人废事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6

蒜认自只没有看错!后,胡义一把拉讨正与几名军官一弗渊工高台的陈渊:“陈将军,军士们手中持的可是火枪?”

“火枪?”

陈渊听了一怔,随即领悟过来,笑道:“回公公话,我营将士手中所持的不是火枪,而是火统”。

胡义知道火统是中国古代对火枪的称呼。也有称之为鸟统的。不过他很奇怪,为什么勇士营这种非正规军队会配火统,在他印象里,好像除了神机营配,其他军队都不配这种火锁,因为其质量不好,容易炸膛,而且打上一次就不能连续射第二次,一旦交战,很容易在一轮枪响后就全军溃败。后世戚继光倒是在他的戚家军三才阵里配过火镜手。不过那是因为南方地形的原因,而在北方,面对蒙古人的骑兵,这种阵形就是送命的货。尤其走到了明末,火统的地位下降到与烧火棍一般,士兵甚至不愿意使用。而现在自己面前这支明朝最神秘部队竟然人手一支火统,这就让胡义大为不解了,现在的火统可不是后世的半自动,没道理勇士营会装备这种兵器的啊。

,万

两千人马很快在校场整队完毕,胡义看了一下。的确是人手一支,不冉问陈渊道:“难道我大明军中士兵都是配备火统的吗?”

陈渊回道:”回公公话,我大明军制,一营兵五千人,其中步军张。人,一律配以火统。除步军外,另配有骑军旧口人,骑军兵器配置按永乐兵典例,一律配以三眼火侥一支及马刀一柄,除步骑两军,每营还配炮兵彻人。人手一支短杆手统。可以说,我大明卫所除锦衣亲军及各地衙门护军外,全部配火统。因我勇士营成军之日起,大内便有定制。兵额定员为两千人,所以我营组成为骑马步军,另配有四百人的炮军。”

“骑马步军?”

“是,因火统在马上不易射,且我勇士营一向是冲锋在前,为了提高行军度,所以军士们都是骑马的,故当年成祖又称我营为骑步营。”成祖是嘉靖时期上的庙号。本书为阅读方便,直述为成祖

听陈渊这么一说,胡义明白了,敢情这勇士营是如同西方龙骑兵那样的骑马步兵。以步兵身份和作战模式参加战斗,而行军机动时则骑马以增加度,如此一来,军队的机动灵活性就大大加快,能够出其制胜,快到达战场,只是士兵却缺少真正骑兵的马上作战技能。

“照你这么说,我大明所有士兵可算是人手一杆火统了?”

“正是!”

这个情况在明史相关记载中到没提及,不知什么原因。胡义接着问道:“这火统如何个使用法?”

陈渊不厌其烦道:“火锐使用时先将火药倒入枪管,然后插入枪管把火药压均匀,再接着装入铅弹一,紧接着打开后面的火门盖,把粉末火药引子撒到药池上,再盖上药池上的火门盖。之后将火绳系在龙头上。绳子的另一端可绕在枪身上或用手托住。这时只要打开火门盖,扣动扳机,子弹便能射出。”

胡义皱眉道:“如此繁琐,万一接敌,岂不手忙脚乱?”

陈渊闻言微微一笑,指着校场上的士兵道:“这就是军士们为什么除火绕之外还配备军刀的原因。”

胡义刚才就注意到士兵身上挂着一把跟日本刀一样的长刀,见状点了点头,不再继续就这个问题问下去。陈渊见状,忙给副将胡大炮一个眼色,胡大炮便上前几步,将手中的令旗挥起,场上士兵见旗令后立即整队散开。数百名军士在校官的带领下做着操演陈式,在鼓声的指点下,时而合,时而散,进退如一,从高处看上去,宛如一人般。

众人见胡义目光紧盯着场中。以为他在专心看着军士操演,为了更好的展示勇士营的雄风,陈渊更是拿出看家绝活,将往常不大演练的陈形也搬了出来,一边令副将旗施令,一边不住的偷眼瞧胡义的反应,生恐他看了有所不满。

而胡义的反应也没让他失望。只见他整个人一动不动的站在那,目不转睛的盯着场中操演,好似被场中所演的阵形深深吸引住一般。看到他这样,陈渊和一帮军官都暗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要是胡义对操演满意,日后便不会干涉太多勇士营的军务,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受到太多束缚。

有这般想法,倒不是陈渊等人对胡义有所不满。而是因为在军中,多设有监军太监,这本是皇帝为了掌收二弘诈的决很多大监却不安千本份,倒是喜欢对干粉削门当脚,甚至喧宾夺主,将营中主将置之一边,自己亲自来主军。因为他们身份的原故,将领们还不得不听从,若是年长些太监还好,再怎么一知半解,总不会做得太离谱。而胡义只是个孩子,若是他心性大要主军务。恐怕就要天下大乱了,故而陈渊他们有此担心。

其实胡义之所以目不转睛的盯着场中看,倒不是如陈渊他们所想,被军士演练而吸引。他可是看过国庆大阅兵的,对这等千人之众的操演如何看上眼。之所以如此注目,乃是因为听了陈渊说大明军中人手一支火镜,这才心生感慨。内心深处如波涛起伏般,思绪难宁。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他自然知道后世如何看待明朝及伪清的军备,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军中很难见到火枪。在影视剧尤其是辫子戏中,大刀长矛弓箭成了军队的形象符。这也许是导演为了渲染武打气氛,或是注重权力斗争而忽视军事场面,或是不愿在道具上浪费资金。不过这样的军队形象实在惨不忍睹:持冷兵器搏杀却又不合常理地不穿戴盔甲,衣着如叫花子般实在比阿兹特克人先进不了多少。在传统观**上。近代中国因落后而挨打,大刀长矛抵挡不过洋枪洋炮。明清军队的这般形象到是增添了不少悲壮色彩,无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是关天培血战虎门,都能够展现这种冷兵器对抚热兵器的悲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无枪!

可问题是现在自己听到的更是军中人手一支火统,且不管这些火锁,质量与射程、灵活度如何,这标明大明军队已经进入热兵器化。可为何在之后的历史中,这支热兵器的军队却败得那么惨。那么让人为之侧目呢。

到了其后的黑暗时代,更是清一色的原始武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朝从火器的普及化到火侥沦为烧火棍无人使用,这中间只不过隔了百年,仅仅是这一百年时间。中**队就从热兵器时代退往冷热兵器时代,到底是什么改变了火器在明军中的使用呢!

,万

穿越胡义也看过,而且看过很多本穿越回明末的,诸如《顺明》、《窃明》之类,里面对此的解释是统一的,都是说明朝火锁,被淘汰的原因是质量问题,这个质量问题与军户地个低下有关,因为他们生活困苦,地位低下而致火统一代不如一代。最终沦为士兵不愿使用的烧火棍。不过胡义很难芶同这种说法,要知道朱元璋修南京城时每块城砖都会印上工匠姓名,以防生质量问题。对待修城的城砖明代尚且如此严格,更何况军中士兵大规模列装的武器呢,所以那些中的解释是不合理的。

唯一让胡义认为可以算是合理解释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人废事。将火统大规模列装并将其作用无限扩大化的是成祖永乐皇帝,而且史书上提起神机营次数最多的也是永乐时代。这说明在明朝,对火器非常重视的皇帝是朱林,然自此以后,明朝对外征战大规模使用火销就非常稀少了。唯一一次有史可载的是万历年间三大征中对日本之战,但那时的火统比起永乐时期已经落后很多了,但就是这落后百年之久的火器战法。也将朝鲜半岛上的日本人打得齐齐跳海。不过这也是明朝火统的最后一次绝唱了,从此以后,只闻烧火棍之名,不知霹雳火弹之威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皇帝,不同的将领对火器便有不同的看法,永乐时期很多有影响的大事都在其后停止,如下西洋成了禁海,征讨北元成了在家守卫,同样。成祖重视的火统也慢慢被冷淡下来。虽然其后百年还没有从军队中消失,成化、正德年间还是做为军中制式装备,但几十年来却从无新的研,只保留永乐时代的式样,渐渐的失去活力。再其次,一代不如一代,最后则彻底落后于时代。直到后世大多数人认为明朝无火器或者火器低劣化。一响就炸膛,鸟镝也就真的成了鸟统,当然这也不排除倡导天下大同,仁义为先的文官政府对火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的憎恶。

而现在胡义面前的这两千勇士,手中拿的便还是几十年前他们的先辈使用的火统,甚至他还可以看到一名士兵手中的火统上面刻着“大明永乐六年,工部匠许某某铸”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