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中日新约书
作者:人生逆旅不言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728

一月二十八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生后。假使在这个国能够现塞尔维亚相和内事先都已知道的事实,则全世界都将允许奥地利采取一次报复行动。事实上,初大家都同情奥国;英国驻巴黎的大使向伦敦报告说,假使俄国因为如此勉强的理由而动对奥战争,则法国将很可能不支持其同盟国。英国驻维也纳大使也指责塞尔维亚的作风相当可耻。

奥国外长贝赫托德认为同塞尔维亚“算帐”的时候已经来到,必须对该国提出严厉苛玄的要求,等到被拒绝后奥军就应立即打击。他也考虑到俄国还是会支持塞尔维亚。

不过俄国的实力再在不断增长,所以战争若无可避免,就不如现在就开打,因为目前在奥国之内的南斯拉夫人大部分都还是反对脱离帝国的。贝赫托德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德国能否支持他的强硬政策,他希望斐迪南的身亡能够刺激威廉二世的私人感情。事实的确如此:威廉感到刺杀任何一个亲王的企图都代表对整个君主制度的攻击,何况斐迪南又是他的好友。同时,威廉也认为俄皇绝不会帮助谋害王室的暗杀者,尤其是因为俄国还未完成其军事准备。所以似乎很明确,奥国可以惩罚塞尔维亚而不至于引欧洲大战。不过他必须赶行动,趁着公愤尚未平息先行动手。于是,威廉二世向奥国表示:无论如何,他将象一个忠实的同盟国那样站在奥国的一边。这就是他的立场,除此以外他不对奥国之所为提供任何意见。

得到了这么好的空白支票,这是贝赫托德做梦都想不到的。德国驻奥大使加明确地向奥国人说,如果奥国现在还不摊牌,则德国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同盟国看待。这对于贝赫托德是一种有力的刺激,于是他说服奥皇尽动战争。

七月二十八日,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于是,事情简单了,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七月三十日宣布军事总动员。德国知道俄国下令总动员的消息后,向俄国出后通蝶要求其取消动员,并以口卜时为答复期限。同时德国也宣布该国进入“战争危险迫近状态”此时,德国想起询问英国:如果德国保证在战后不兼并法国的任何欧洲领土,同时也恢复比利时的主权完整,则英国是否愿意保持中立。随后。英国驻德大使正式向德国表示英国不能接受此项要求。

战争的机器并动起来,所有人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尽管英国拒绝了德国。但德国仍然认为目前毒打击的好时机,因为俄法再**事实力都还不太充实,而且季节也有部分地区均已秋收,而本年度的兵已经完成练。

八月一日,德意志帝国对俄宣战;八月三日,德意志帝国对法宣战;八月四日,英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第一次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大战前几年,日本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国内,军部长期以来逼迫政府扩军造舰,对外扩张,以至开支浩大,赋税繁重,债台高筑,通货贬值,人民生活日益恶化。由此而引起的群众减税废税浪潮和护宪运动,汇成一股强大的激流,一连冲垮桂太郎、山本权兵卫两咋,内冉,上台的大限重信也对此感到棘手,窘于应付。

欧战爆了,意想不到的“良机”突然降临日本。它转移了人民的视线,帮助日本统治者从政治经济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加上方便的地理条件和相对的军事优势,是独霸中国的天伤良机。元老井上馨欢呼本与欧美列强并行提携、世界问题不能将日本置于度外奠定基础。日本应该定剪举国一致,停止政争,收回为一党一派利益的一切要求,例如减税废税等,巩固国家财政基础,和英、法、俄联合起来,确立日本在东洋的利权。”

这个主张得到山县、大限等人的赞同,并且他们预料协的国必将后获胜,同时考虑到夺取德国属地比夺取英、法、俄等国属地容易些,所以,在八月三日,英国还没有对德宣战时,日本已经着手制订进攻胶州湾的作战方案,第二舰队也已在佐世保集结待命了。

日本的报纸也开始为参战进行着舆论准备,它们煽动战争狂热,极力渲染三国干涉还辽以来日、德间的种种仇旧怨,攻击德国破坏了远东和平。大偎相甚至亲自出面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三国干涉的复仇战,想用以掩盖夺取

确实,欧战的爆,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事情总有意外,就在日本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重磅消息被披露,紧接着迅传播到各个国家,使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响,就遭到了狙击。

《日中议书》由一位神秘的匿名者提供,先在英、美媒体上刊登,其中不仅将日本要借欧战之机,强占胶州湾和青岛,并且要借欧美各国注意力转移之机,独霸中国,乃至亚洲的企图公之于众。令人震惊的是,其中还详细披露了日本的下一步对华要求,类似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这些苛刻的条款,其内容导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强迫弗国接受的保护条约基本相似,如果中国接受这些条款,将彻底失去独立国家的地位。一旦日本将中国变为其保护国,下一步就是按朝鲜之例实行吞并。

议书的公布不仅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震动,也引起欧美各国的密切注视和询问,引起了西方列强的猜疑。中、美、英、法等国驻日大使立亥向日本政府提出质询,外务省当然矢口否认,但却无法得到各国大使的相信。

因为,早在旧旧年6月引日,日本的《朝日闻》就登出过日本即将向中国提出的“中日议定书”共六条,内称“因第三国侵害支那共和国之安宁、或于领土保全上有危险时,日本帝国政府可采取临时必要之处置支那共和国不得妨碍日本帝国政府之上述行动,而予以便利日本帝国为达前项之目的,得临时收用在军事上必要之地点非经两国政府承认,不得与第三国签定违背本协约之条约”等等,这个议定书草案一望而知是日韩议定书的翻版。当时,日本政府迅否认此事,并严厉处罚了《朝日闻》,算是暂时平息了舆论的抨击。

现在,再次的爆料让日本政府陷于了被动,也影响到了日本预定的计。

先,英国在是否邀请日本参战问题上,还迟疑不决。八月一日,英国以同盟关系通知日本,它可能对德宣战。但外交大臣格雷在通知里表示,他本人“并未预见到英国因同盟关系有向日本求助的可能性二日,德国国在三日急忙电告东京:如果战事扩大到远东,威海卫或香港遭受攻击时,希望能得到日本的支援。四日,看到报纸的格雷对向日本的轻率求援感到极度后悔,他立刻召见日本大使,表示英国将“尽可能避免牵涉日本”如同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那样保持克制态度。

美国对议书为反感,授命驻日大使不断追问日本外务省,并敦促日本政府作出公弄保证,绝无议书上的无理要求和野心。自然,日本政府很尴尬,既不能承认,又不能堵死以后侵略中国的大门。

中国政府方面此时表现出了理智和克制,号召民众在真相确认前,不要轻举妄动,不要使用暴力。但调兵遣将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重点是东北和山东,沿海驻军也进入了戒备状态。

“呵呵小日本,老阴的就是你。”肖志华冷笑着将报纸扔在了桌上。

没错,始作俑者正是他。给日本下绊,延缓英国邀请日本参战,为中国收回青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外,使得列强对日本产生了猜疑和不信任,日本以后想对中国提出无理要求,就要小心他国的掣肘了。对其他帝国主义来说,战争爆后远东大的和令人关心的问题,是日本参战和它在中国的地位。列强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制定的远东政策。特别是英国,对于中国提出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中立化的主张,他只同意一半,即赞成远东大6的势力过于膨胀;但反对太平洋地利亚、西兰都垂涎德国在太平洋的属地,想据为己有。

英国不希望日本参战,但又不得不依赖日本海军的帮助,以消灭德国远东舰队,保护对华贸易,尤其怕日本倒向德国,于战争大局不利。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英国在日本参战问题上的犹豫和反复。

肖志华并不奢望英国放弃邀请日本参战,他只需要争取一些时间,将日本侵占青岛和胶州湾的借口消除干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