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再起惜才心
作者:三面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21

朱隶再一次生出一种豁出去的感觉,上一次他有这种感觉,是他认为燕王会因为他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而要杀他,面对燕王时,他坦然而立,因为他知道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该变不了燕王对他的决定,既然害怕已经没有用了,还不如从容一些,死也死得好看。

那一次燕王根本没想杀他,是他自己吓自己,但却得到了甜头,害怕总是使人畏缩,而坦然能让人从容,畏缩的感觉很不舒服,从容就不一样了,不仅自己舒服,别人看着也舒服,特别是当人从容的时候,思维要比畏缩敏捷的多。

从容当然不容易做到,但当你不再计较得失的时候,就能做到从容。

所谓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

施施然站起来,朱隶的目光第一次直视皇上。

朱元璋也感觉到了朱隶的变化,像看着猎物一样看着他,那句很经典的画外音是:编,朕看你怎么编圆了。

然而朱元璋失望了,朱隶并没有编,他实话实说地承认了:“是末将去招降的。”

这话一出,大殿上五个人表情各异。

朱隶表情坦然,他已经想好了对策,而且是唯一的对策,不成功,则成仁,没有什么退路可言。

朱元璋心中诧异,面上却没有任何变化,这么多少年来的历练,哪会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显露心绪,茶杯仍端在手中,内侍续上了热水,茶气氤氲,朱元璋看着朱隶,没有惊讶,也没有期待。

殿上最着急的人莫过于徐增寿,想求情却插不上嘴,冷汗擦了又冒,双手紧张得骨节都突出了。

四哥,你的情谊我记下了,如果我有命活着出去,除了让我把沈洁让你给外,你要什么我都答应你。

如果我死了,沈洁会怎样?

呵呵,顾不了那么多了。

徐辉祖的眉头也皱了皱,他是在担心我吗?或者,他只是担心燕王妃会不会连累到他。毕竟我在徐家只是个义子,而连累到燕王而累及燕王妃的话,才会触动徐家的利益。

蓝玉的表情最为丰富,他一定认为我会否认,然后就会提供大量的证据驳斥我,说我说的是谎话,欺君之罪的帽子就给我带的结结实实地扣上了。

出乎他预料的是我承认了,所以他很诧异,然而他可没有朱元璋那份喜怒哀乐不显于形的功力,这份诧异很清楚地写在他的脸上,朱隶也就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接着,蓝玉又得意地笑了,承认了,还是欺君之罪,小子,你跑不了了。

“哦?是爱卿去招降的,朕听说招降的过程很精彩,就劳烦爱卿再讲一遍。”朱元璋淡淡地说。

你果然什么都知道,讲就讲,那是老子的看家本事,不相信吸引不了你。

于是朱隶再一次发挥他的超级特长,眉飞色舞、吐沫横飞,惟妙惟肖将当时的场面重述一遍,当然苏蕊那段省略了,将宣扬燕王果敢英明的话巧妙地转移到了朱元璋身上。

刚开始时众人的表情还很木讷,但很快就被朱隶吸引,徐增寿忘了紧张,徐辉祖忘了保持一直漠然的神态,就连蓝玉也忘了自己是与朱隶对立的,精彩处居然还叫了两声好,其实蓝玉真不是个有心机的人,他这个人,其实就是个粗人。

朱元璋手里的茶杯端了半天了,居然忘了喝。

朱隶一直偷偷观察着朱元璋,见朱元璋终于露出关注的神态,心中暗笑,再怎么装你也是个人,不是神,喜怒哀乐你还是有的,在你放松的时候,还是会显露出来。

在一旁伺候的内侍也被吸引了,当讲到钻石指环巧断茶杯时,朱隶的目光四处一转,立刻有内侍用托盘托了一个茶杯上来,朱隶心知那是皇上平时用的茶杯,故意当做不知道,边说话边熟练地用戒指划断杯口,然后轻轻一掌,断下来的杯环自然不会飞向皇上,而是飞向了听傻了的蓝玉,蓝玉被杯环一惊,才恍然想起自己的立场。

朱隶的演说也在杯环清脆的落地声中结束。

朱元璋又悠然的喝了口茶,却诧然发现杯中的茶已经凉了。

轻咳一声,一旁的内侍忙换上一杯新茶。

“既然是爱卿前去招降,为何燕王上奏折时只字未提爱卿的名字。”朱元璋的口气仍然平淡,却把老四换成了燕王,紧张的气氛瞬间笼罩了大殿,不管朱隶的故事讲得多精彩,这个问题能回答得能让皇上满意,才算从鬼门关中爬了回来。

“启禀陛下,原因只有一个,观童是蒙古族人。”这是朱隶能想出来的唯一办法了。

“观童是蒙古族人,这个朕知道,蓝爱卿也知道吧,当年蓝爱卿与冯胜招降了纳哈出,观童是纳哈出的手下。”

蓝玉当然知道,当时他与纳哈出一言不和,差点打起来,是冯胜派观童从中调停的。原因就是观童是蒙古人,会说蒙古语。

“但朕不明白,战报上只说观童一个人招降乃儿不花,这跟观童是蒙古人有什么关系?”

“回禀陛下,燕王和末将都认为,大明如何对待归降的蒙古将士,他们在大明所受到的待遇如何,降将本身最有说服力,一个降将愿意去招降,最能形象地说明我大明对待蒙古人的政策。因此燕王和末将决定战报上只写明观童,而不写末将,让大家都认为是蒙古人招降了蒙古人,蒙古人被招降后能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和信任,这样的事情如果在蒙古人中间传诵,会动摇他们的军心,使他们更容易被招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我大明将士的伤亡,更能招纳一些劳动力,为我们开垦荒地,增加国力。”朱隶一顿又加了一句:“燕王为陛下分忧之心,天地可召。”

佩服一下自己吧,这种荒谬的理由都能想得出来,但这也是极限了,再想不出来更站得住脚的理由。

朱隶结束了发言,安静地等待着判决。

徐辉祖心中再次生出钦佩之意,这样的人如能为我所用,真是千军不换。

蓝玉也听傻了,明知道这是个借口,却找不出驳斥理由,这真是最好的理由了,你能说燕王不是这样想的吗?

徐增寿进大殿后头一次真正松了口气,他现在明白,无论谁想杀朱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元璋良久没有说话,当年起兵打天下时,刘伯温、常遇春、徐达、汤和、李文忠,这些人都是不世英才,当时投奔到他的手下,他有一种强烈的爱才冲动,事隔几十年的今天,他又有了惜才的冲动。

如果这个人能辅佐太子,就是再好不过得了,可惜他是老四的人。

“爱卿,你可愿意留在南京,辅佐太子?”

丫的,还有完没完了?朱隶心中暗骂,我若答应,你会认为我今天能离开燕王,明天就能离开太子,这样立场不坚定的人,留之无用。

我若不答应,你会认为我只对燕王衷心,不对太子衷心,若我有异心,对太子必然不利,还是不能留。

我今天真的很难过这道鬼门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