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采访
作者:jane eyre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0

麦克意识到作为一名娱乐记者自己是多么的不称职。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任何预案,就这样来到了采访对象面前,连开头的一句话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可他从未想过有人会拒绝采访,特别,这还是个普通人。

“对不起,我们不接受采访。”

说话的不是那个老人,而是老人身边漂亮女孩。她的鼻子微微一皱,显得很是不耐烦。倘若有人说这是愤怒的标志,麦克也会相信。

“只是一个采访而已,不会耽误你们太多时间。”

麦克依旧在努力,他找遍了广场,这对老人与女孩的组合也许是最有可能得到不同结论的一组对象。有些时候报道需要模棱两可,有些时候需要旗帜鲜明,但大多数时候,你并不需要给出明确的态度,只需要将不同人的不同态度展现出来。至于其他的,交给读者。

从某个方面来说,苏颉刚才说过的话同样适用于报纸:最有资格评价报纸好坏的也只有那些订阅报纸的读者。麦克需要这两个,甚至是渴望,不惜低三下四。

“就接受一个采访吧,很快的,真的不会占用你们太多时间。”

女孩瞧了瞧那个老人,见他点了点头,便不在阻拦,“问吧,不过快点,时间有限。”

“好,很快的。”麦克开心的笑起来。要知道从前他面对的要么是愉快的接受采访,谎话连篇;要么是直接用粗暴的方式拒绝。可现在,他感觉这个老人和女孩的犹豫恰到好处。

“他们会说真话。”麦克想,然后问道:“请问你们对朱诺有什么看法。”

和刚才一样,这个问题平平无奇,却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可以让喜爱者歌功颂德,也可以让痛恨者随意滥骂。

麦克心底已经打好了腹稿。包括这个老人会怎么回答,然后他继续怎么问,一一做好了应对。只是,老人的回答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首先我要肯定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许我们会在来年的奥斯卡上看到它的声音。”老人先说了一句,平平无奇,然后停了停,继续又说:“我认为《朱诺》是一部反美国电影工业的作品。它充分表现出影视创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

“这个……这个怎么说……”麦克有些结结巴巴。作为一名半天出家的娱乐记者,他甚至连什么叫美国电影工业都不清楚。来多伦多电影节采访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蒙格利尔日报并不太重视娱乐板块。

麦克的犹豫并没有打断史蒂文的思路,他用一种专业的、近乎自言自语的语气,自顾自的说道:“《朱诺》可以说是美国独立电影的巅峰。它完全又导演投资,按照主创的意图拍摄。剧本和拍摄手法的相辅相成,主体高度一致。甚至后期剪辑和处理导演的参与痕迹也非常之重。我认为这是一部充分展现了苏颉才华的电影,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

“那您认为这部电影的——效果。”麦克愣了好白天,终于憋出后文,“效果怎么样?”

“您是说观感?”史蒂文抬起头。

麦克看到了他棒球帽下的全貌:标准的犹太人的脸型,面颊消瘦,鼻子比普通人大而且高挺,眼眶微微下陷,但眼睛却格外有神。一副金丝边眼睛凸显了他的人文气质。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么熟悉。”麦克心想。

作为一名记者本不应如此孤陋寡闻,但麦克却是一个专注的人。他会一心一意的投入自己的战地记者职业,乃至于能够轻松的叫出美军在科索沃的每一个区域负责人的名字。可对于娱乐圈——对于导演,很原谅他的无知。即便是最著名的导演曝光率也不及那些明星,一个外行人,特别是在战地待了快一年的人,认不出史蒂文并不奇怪。

史蒂文没有理会麦克的问题,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诉说下去:“我一向认为电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一直排斥将电影创造成就赋予单独的个人。在现在这个时候,依靠某个人的才华很难拍摄出优秀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工业无数胜利的成果表明,成功的电影源自于各种各样的人们的参与并通力合作,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影响,都使得工种之间的工作只负责自己的一部分。”

史蒂文的语气突然低落了下来,看起来明显没有最开始的意气风发。如果说最开始,他的慷慨激昂会让人忽视本身的年纪的话,现在,实际年龄所带来的暮气一览无余。

“电影从业人员已经变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创意被扼杀,灵感消失殆尽。”史蒂文自嘲的笑了笑,压低声音说,“也许我应该尝试一下独立电影。”

“什么?”麦克显然没听清楚最后一句,可他相信自己手中的录音笔已记录下了一切。

“没什么,还是说《朱诺》吧;不,还是说说电影吧。”史蒂文改变了注意,自顾自的说着,“一个导演或剧作家的个人意图可能与整个电影团队的利益相冲突,每当这个时候就要有人妥协,而这个妥协对象一般都是导演。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意图,无法视线自己的想法,在电影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遗憾。是当,每个导演观看自己的电影的时候,都会感觉到遗憾。如果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掣肘,我本可以做的更好。”

麦克感觉自己的脑袋快爆炸了,他发誓自己只想得到一个简单的回答,无论那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可以,带这个老人一连番连珠炮似得的句子令其应接不暇。

“您用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们?难道您也是一名导演?”战地记者生涯让麦克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

米尔斯翻了翻白眼,颇为无语的瞧着前面的这个记者。领口满是褶皱,眼球上布满疲倦的血丝,身上的酒味浓郁到呛人的程度。

“你真是记者?”米尔斯问了一句。她觉得这个男人像流浪汉多过。

麦克显然发现了米尔斯充满疑问的眼神,他先是面色一红,然后理直气壮的说:“当然!”

高挺的胸膛仿佛一个应答长官的士兵。麦克知道自己此刻与记者精明强干的形象相去甚远,但在科索沃的时候,他从不饮酒,几乎每时每刻保持高度的戒备,生怕某个时刻会有一颗炮弹落在他头顶。在和平的多伦多则不会太多这方面的顾忌,他甚至不用考虑那些随处可见的危险。

穿梭于街道的汽车,酒店高楼上的装修工具和材料,这些相比起战场上所遇到的那些危险简直就是微不足道。所以他的放浪形骸,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小姐,这是我的记者证。”麦克见米尔斯依旧怀疑,赶忙将脖子上的记者证取下,递给米尔斯。

“现在你相信了?”他说。

米尔斯扫了一眼这个男人的记者证,照片职位,个人身份识别芯片应有尽有。没有伪造的痕迹。

女孩耸了耸肩膀,“记者先生,您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差劲的记者。我很难想象作为一名在娱乐圈混迹的记者会不认识我的老师。”

米尔斯指了指史蒂文,“老师用我们而没有用他们正是因为他也是一名导演,你应该听过这个名字‘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如果你没听过我只能再次怀疑你的身份了。”

麦克一愣,缓缓伸出右手食指,颤巍巍的指着老人,“你……你是……”此刻他再次审视起老人的面庞,竟于头脑中那个人的样子一般无二。从而印证了女孩的说法。

“嘘。”

女孩用食指紧贴着唇线,眨了眨眼睛,做出一个噤声的动作。“你也不想让所有人都围拢过来吧,小声点,还是记者,连这个点风浪都没见过?”

史蒂文笑了笑,对女孩泄露自己的身份不以为意。事实上早在这个记者找上他的时候,老头就做好了被识破身份的准备,只是记者好像眼拙,一直没识破他。

“好了,米尔斯别说了,我想记者先生一定还有其他的问题吧。”

“啊?是的,我还有很多问题。”

麦克哪里看不出史蒂文在提自己解围,赶紧在头脑里构建起几个问题的蓝本。

“您来参加《朱诺》的首映礼是受到苏的邀请的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们和苏是在多伦多遇到的,如果没有那次相遇,他不会邀请我参加首映礼。”

“那您认为《朱诺》所受到的待遇是否是不公正的?”麦克想了想,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史蒂文楞了一下,笑了笑,然后回答:“我认为所有没看过《朱诺》就对它妄下断言的行为都是不公正的。事实上我刚才在电影院里看了一场一个半小时的优秀电影。出于不剧透的原因我无法泄露太多,可简单来说,《朱诺》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

“它足够优秀吗?”麦克想将问题进一步挑明,于是这样问了一句。

“当然,”史蒂文回答,我以我的名誉保证,你花费美元走进电影院观看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走出影院的时候会感觉物超所值。”

麦克点了点头,“那承接最开始的话题。您似乎认为《朱诺》和普通的好莱坞电影不太一样?它们到底什么地方不一样。”他已经进入了采访状态,觉得自己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科索沃,整个人变得充满激情。

“我说过这些吗?”史蒂文做了个鬼脸,老人的俏皮味道十足的动作令人忍俊不禁,“当然,我当然说过。”他继续说,“我说过这个问题,《朱诺》确实与普通的好莱坞电影不同。”

“哪里不同?”

“《朱诺》更加进阶纽约的独立电影,但又同时具备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元素。是一部小成本的主流电影。它是导演自身意识的完美体现。可以说在这部电影里,苏完全没有任何妥协,但又在这种不妥协中,抓住了观众的心理。”

史蒂文摇了摇头,笑着继续说:“事实上成熟、老年的观众需要深层次的微妙电影;而年轻的观众的则需要一些故事性强,轻松明快的电影。《朱诺》同时具备了这两点,成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在电影结束之后,所有在场的观众停下来给予了它三分钟的掌声,我认为这就是对一部电影是否优秀最完美、也是最崇高的评价。”

“我建议你去看看它,一会儿还有午夜场,你会喜欢上它的。那是一部杰作。”

老导演在说完这句后就迈开步子离开。麦克没有阻拦,他知道史蒂文该说的都已经说了,甚至已经说了许多不应该说的事情。尽管好莱坞有人在打压《朱诺》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可秘密终归是秘密,总不喜欢被置于人前。史蒂文说的已经够多了,至于其他的,就需要麦克自己去体会。

“也许我真应该去看看。”

望着史蒂文逐渐远去的剪影,麦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此刻,售票大厅的门口已经聚拢了人群,他们大多是看过《朱诺》想要继续看第二场的观众。麦克迈开脚步走到了队伍的最后,他有些担心,担心自己是否真的能买到午夜场《朱诺》的电影票。

“如果没有午夜场,清晨场的也可以,总之一定要买到。”麦克心中下定了决心。

史蒂文将棒球帽摘下,抓在手里。此刻他已不需要多少掩饰,可以用真面目在夜色下进行。晚风并不见的有多寒冷,反而带着一种温暖的味道,就像烹饪时的气味一样幽幽的钻入他的鼻孔。那些掠过身边的风,扬起银色的发丝,史蒂文脸上皱纹仿佛也聚拢起来。

他独自一人走在前方,孤零零的,就像朝圣路途上那唯一的旅人。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是好莱坞大导演,是一个时代电影的标志,甚至可以晋升为美国电影的标志之一。但老头却明白,很多时候,面对资本大鳄的力量,弱小的导演根本无力反抗。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他自己。再回首往日拍摄的电影,无论是让他声名鹊起的《大白鲨》,还是让他成就好莱坞商业大导演名号的《夺宝奇兵》系列,还是《et》,甚至获奖无数的《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遗憾。

因为预算、商业、甚至是政治的考量让他无法拍摄出心满意足的作品,在他漫长的导演生涯中,或许只有那部《紫色》才真正是他的电影,可惜那是一部又小说改变而来的影片,只是他喜欢的小说,并等于他的思想。

老导演有些嫉妒苏颉,嫉妒他的天赋与运气。无论是编剧、导演,甚至是剪辑师和配乐他都能够游刃有余的完成。整部《朱诺》的每个角落里,都充斥着他强烈的个人痕迹。而偏偏,这种个人痕迹并不与社会主流相悖,它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相互促进。

那个华人导演就像电影界的先知,早早预料到观众的观影口味,并且将其与自身的风格完美融为一体。史蒂文不敢相信这是一种能力,他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巧合,甚至是一个奇迹。

米尔斯从跟了上来,她走在老导演身后,距离他有几步远。她脚步轻柔,鞋底摩挲着地面,发出极为轻缓的声响。

“我是不是应该去拍摄一部自己的电影。”

米尔斯的耳朵里突然捕捉到了老师的声音。声线柔弱的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她不知应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

“您一直在拍摄自己的电影。”她说,语气带着一丝疑惑。

“真是这样吗?老师真是一直在拍摄自己的电影吗?”倘若在观看《朱诺》之前,米尔斯对此深信不疑,但在观看《朱诺》过后,那原本的深信不疑却出现了一丝动摇。

她变得迷惑,而无法确定。

沉默或许是回答的唯一方式,就像这整个夜空的静谧似得。史蒂文没有说话,继续向前,他的步子不快不慢,正好配合着思考的节奏。

“自己的电影。”老头嘴里念叨着这个句子,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电影。是那些高高在上,宣扬个人色彩的艺术佳作,还是放下架子拍摄的商业片,没有一个确切且完整的答案。

史蒂文想起了了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那是一部描述战争的电影。很短也很小,用dv拍摄,那个时候他只有十三岁,拍摄成功的快让令其欣喜若狂。或者只有那部电影才是真正属于他的,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被制片人,投资方,还有民族政治所左右的产物。

自由原本不是简单的事情,倘若想要功成名就,就少不了趋炎附势。

史蒂文问笑了笑,他选择了一条简单的道路,最后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但想要更进一步却难上加难。而苏颉选择的却是另外一条艰难无数倍的道路。荆棘丛生,陷进遍布。真正依靠这条道路走向成功的,寥寥无几。

“希望你能成功吧。”史蒂文在心底说。然后继续陷入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