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余波
作者:jane eyre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69

第二天,新泽西当地的报纸报道的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一名年约40岁的黑儿女观众看观看《百万宝贝》的过程中痛哭晕厥,并在清醒之后,执意回到电影院,再看一遍电影。

如果这则消息发生在平常,发生在其他的地方,少不了会招致一阵口诛笔伐,不要怀疑美国人没事找事的精神,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即便只是一点点瑕疵,他们都会将其无限的放大。

但这一次,很多观看过电影的受访者都认为,那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是痛哭昏迷,还是在清醒后执意回头观看,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事情。很多都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都表示了在观影过程中,自己的情绪也险些崩溃的情况;不少人还埋怨电影的导演苏颉,人为他将故事描述的太过凄凉与悲惨,特别是从玛吉受伤之中,那种绝望的忧伤就没有停止过。

当然,他们也表示自己会将《百万宝贝》观看第二遍,甚至会收藏它的dvd,按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电影人的说法,《百万宝贝》让他羞愧。

他的原话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怀疑苏的才华,难道是因为他的肤色?或者是他的年纪?在看过《百万宝贝》之后,我觉得这种怀疑应该烟消云散了。他是一名优秀的导演,拥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对电影有些特别的看法。《百万宝贝》是一部让整个好莱坞蒙羞的电影。不!准确的说是让整个美国蒙羞的电影,我想在未来一年中,我们不会看到比它更加优秀的影片出现在荧幕上,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我是否得到了自己当初决定步入这个行业时,所想得到的东西,我想一定没有,《百万宝贝》让我蒙羞。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员加拉-贝利先生则着重谈论了电影剧本的改编:“就我所知,《百万宝贝》是根据fx-图尔先生的短篇小说集《ropeburns》改编而成,借用了其中三个不同的故事,将三种人生融汇在玛吉这个小姑娘身上。这种融汇并没有让人感觉突兀,更加不会有狗尾续貂的错觉,它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让人心悦诚服。”

“从这一点上,图尔先生应该感觉到庆幸,现在好莱坞的许多剧作家将小说改编权买断之中,编撰出来的剧本是如此的不堪入目,根本没有体验出原著的精神,而苏颉做到了两点‘成功的将小说的文字改编成大众能够适应的电影语言,并且在改编的过程中,完美的继承了原著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百万宝贝》是值得好莱坞每个编剧学习的典范,包括我自己。”

如果说《洛杉矶时报》的赞扬还不够激烈的话,那玛吉-冯丽德的老东家《波士顿环球报》登载的关于fx-图尔先生的专访,则彻底点燃了观众们的观影热情。

“我非常非常肯定苏先生为《百万宝贝》所做的工作,他是一个如此敬业、认真,并且善于吸取不同意见的导演和编剧。和他见面的时间并不多,但他却在短短的一点时间里,说服了我将剧本的改编权转让给了他。在好莱坞你很难见到还没有拿到改编权,就迫不及待的拿出成品的做法,那会让小说作家坐地起价。”

“同行们,请原谅我这样说,那是一个事实,我也想过,但最终没有去做;因为我看到了一部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正是这部不同与我的小说的内容,却又忠实小说精神的剧本,让我改编了主意。当我第一次见这部厚厚的剧本时,我就被苏的诚恳所打动了。我下意识的告诉自己:给这个年轻人一起鼓励吧,即便他不可能做的很好。”

“但当我漫不经心的打开封面,第一个单词印入眼帘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错了——大错特错。那部《百万宝贝》并不是我想想中的幼稚、肤浅、不知所云的作品,而是一部有深度和自己精神的作品,是一部超越了苏先生年龄的作品,我很难想象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写出这种的东西,即便它是改编。”

“之后,他用了一分钟说服我将剧本的改编权交给他,我几乎没有怎么犹豫,我知道手中拿着的剧本的重量,如果我不答应,一定会后悔终生。”

“电影的拍摄并没有让我失望,苏先生不计成本的请到了最好的演员和团队来打造这部电影,于是我看到了一部经典。首映那一场,我并没有亲临现场,而是选择了洛杉矶郊区的一家电影院,在这家普通的、甚至简陋的电影院里,许多开场时拿着爆米花和可乐的家伙,到最后都泪流满面,我想这就是对于电影的最好的褒奖。”

“所以,如果您没有看过《百万宝贝》,请走进电影院,它比你想象中的精彩;如果您因为害怕悲剧而不敢走进电影院,请您忘掉它是一出悲剧,这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励志电影之一,或许连之一都可以去掉。”

fx-图尔先生在《波士顿环球报》上登载的这篇文章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在纽约、波士顿、迈阿密、洛杉矶,在美国的所有城市,所有有电影院、有大屏幕的地方都掀起了观看《百万宝贝》的狂潮,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家伙也放弃了矜持,走进了电影院。

正如其中的某个家伙说道的一样:“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着《百万宝贝》,每一人都在谈论着理想与奋斗、得到与失去,如果我不看那部电影,根本就无法加入他们的圈子,那会让我看起来像一个外星人。”

nbc专门抽调了报道团队,记录下了影院售票窗门那长长的人流,几乎出窗口派到了大家拐角,这只是一家电影院而已,洛杉矶还有十家,一百家一样的地方。

也无怪乎nbc的主播琳达-曹在镜头前用亢奋的语气说道:“这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电影,由于工作,我并没有及时观看影片,这让我在生活中看起来与众不同,但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或许在今天收工之后,我会走进影院,但是——看现在的模样,弄一张电影票,一定是个大问题。”

在一片赞美声的包围中,也并非没有诋毁的声音,不要怀疑美国人的找茬精神,他们会揪住米粒一点的东西,一直说的不停。

好比苏颉的老对头《纽约时报》就对《百万宝贝》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我不知道那个脑袋里都是大便的华人导演是否真的看过拳击比赛,或许他是否真的了解到拳击比赛的规则,当玛吉受到偷袭后,她的对手应该被直接判负,而不是继续耀武扬威的留在拳台上;还有,您相信一个只接受了一年拳击训练的没有天赋的小丫头能争夺世界冠军吗?如果这是真的,那苏先生本人进过了三个月的拳击训练,是否应该夺下一个州拳击冠军给我们看看?”

“还有故事的结尾,我不知道苏先生为何会扭曲美国民众的价值观?还是他将美国人民当成了傻子!法兰基的给玛吉注射过量肾上腺素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他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像最后的镜头那样,躲在某个酒馆里喝酒。即便是安乐死,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该让病人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而不是帮助他们去死!”

当然,《纽约时报》哗众取宠的行为显然得不到大众的支持,一名接受nbc采访的纽约市民面对镜头说道:“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对纽约的儿子说出那些恶毒的话,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一刻不停的针对着苏,他是布鲁克林的儿子,代表着纽约的精神,我们应该为他的成功感到骄傲,而不是竭尽全力的将他打下神坛,真是太糟糕了。”

另一名接受采访的市民则毫不避讳的说道:“《纽约时报》的编辑们才是一群脑袋里充满了大便的家伙,他们自认为自己代表了真理和正义,却不想在别人眼中,他们早已成为了小丑。”

是的,《纽约时报》的家伙们就是一群小丑,但谁也没想到,他们在受到了批评之中,竟然变本加厉的在报上刊登了抵制《百万宝贝》的宣言:“《百万宝贝》是一部不适合正常人类观看的邪恶电信,它会让人产生悲观的情绪,看看现在去教堂做礼拜和忏悔的人,几乎是之前的三倍。这些人都是被《百万宝贝》勾起内心不愉快回忆的家伙,他们后悔观看了这部电影。”

对此,一名教堂的牧师出面进行了辟谣:“我不知道《纽约时报》的言论是基于什么数据做出的,最近来教堂礼拜和忏悔的人却是多了不少,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悲观,仅仅是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已。而且大多数人只是后悔自己的碌碌无为,并且表示了自己会努力工作的意愿。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悲观情绪在蔓延,反而认为他是积极向上的。我本人也观看了一遍《百万宝贝》,感概良多,也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的牧师生涯,它是我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在群众雪亮的眼睛面前,《纽约时报》的险恶用心无所遁形。大多数美国人都知道《纽约时报》的股东休斯-贝尔和苏颉的过节,他们将《纽约时报》对于苏颉的诋毁,定义为恼羞成怒的愚蠢报复,确实,再没有比这更加愚蠢的事情了。

作为报纸行业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正客观,《纽约时报》已经失去了这个最基本的立场,也无怪呼纽约的一些市民自发开始抵制起这份报纸。

与传统媒体的战争场面不同,在网络上,准确的说在脸书上,人们对《百万宝贝》却是一片赞扬。此时的脸书已不仅仅是前世那个服务单一的互联网企业,它集中了照片分享,视频分享与上传,以及类似后世推特的功能。

当然,在没有智能手机出现的时代,这种功能并未达到巅峰,但依旧引起了不错人的兴趣。

可以说,借用《百万宝贝》刮起的这一股东风,和苏颉大笔资金的投入,脸书已经远远的将其他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一个漂亮的开始,一个漂亮的结局,类似彩虹弧线的本垒打,完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脸书这个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玛丽-冯丽德的照片开始登上各大财经杂志的封面,她美丽的外表和高雅的气质令无数男人神魂颠倒。当然,业界对其赞扬更多的地方还是其精明的商业头脑。

《百万宝贝》所引起的风潮是显而易见的,三天票房打破一点五亿更是让苏颉始料未及,他原本认为全美票房也不过如此,但在互联网媒体的宣传攻势下,《百万宝贝》票房以井喷式的姿态增长。

这样势不可挡的姿态不禁让一些媒体惊呼:“《百万宝贝》将电影票房的淡季变成了暑期档!,这样的说法可不是夸大其词,事实上,在整个三月,一共有三部电影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生化危机》、《刀锋战士2》和现象级的《百万宝贝》,光是这三部电影取得的票房,就足以抵挡前几年的暑期档。”

当然,也有平面纸媒看到了诸如脸书之类的网络媒体在电影宣传上的能力,其中,《洛杉矶时报》更是对其进行了精准的分析:

“我并不否认《百万宝贝》这部电影的优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并不值得这么多的票房。也许有人会站出来和我争论,但我想说,如果没有脸书的宣传,《百万宝贝》是不可能有这么井喷式的爆发的。”

“玛吉-冯丽德小姐是互联网业务上的天才,她借用着宣传《百万宝贝》的机会,让脸书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但反过来看,我们也应该看到脸书在《百万宝贝》的宣传上起到的作用。”

“脸书所采用的点对点,一点多多点的网状病毒式的宣传模式,让每个登录电脑的人,都认为他们潜在的宣传工具,而这些人本应该只扮演接收者这个单一角色,现在却同时扮演着消息传递着和接收者两场角色,这在潜意识中,提升了他们对于《百万宝贝》的认同感。”

“第二点,这种病毒式宣传,相比起传统的电视和海报双管齐下的宣传来说,成本低廉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简单来说,如果一部电影用传统模式宣传,花费两千万美元所达到的宣传效果,可能也就和脸书宣传花费几万美元的效果差不多。这并不是让电影摒弃传统的宣传模式,而是让大家正视网络媒体的强大号召力。”

“互联网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即时通信类软件和种类繁多的邮件系统,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简单,而脸书的出现则让这种简单的交流变得更加生动化;我本人就是一名重视的脸书用户,我知道它能够带给我什么。虽然忧虑它会对传统纸媒产生巨大的冲击,但我已经离不开它了,它是我的一种交友方式。”

三月的末尾,一直到四月都是属于《百万宝贝》的,没有任何电影能够与它匹敌。人们总是在谈论着希拉里,谈论着克林特和摩根,谈论着苏颉,人们总是一种埋怨的语气说起苏颉,总是说:“他应该让剧情更阳光一些,玛吉的结局应该更好一些。”

但转过头,他们就会说:“还是不吧,这样的结局不错,尽管有些伤害,但玛吉已经得到了所有她想要得到的东西。”

有些人嗟叹着玛吉的不幸,认为她如果没有受伤,将会成为女子拳击界的一个传奇——天啊!那只是一部电影中的一个角色而已,现在居然被定义成传奇了,也难怪在四月的某一天,赫克托会乐呵呵的打电话给苏颉,告诉他,玛吉是他最优秀的弟子。

毫无疑问,《百万宝贝》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起职业拳击,不仅仅是那些争夺金腰带的比赛,就算是底层的轻量级比赛,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百万宝贝》在美国的良好口碑让它很快的打入了欧洲和亚洲的市场,在英国伦敦,《百万宝贝》得到了当地媒体的支持。

“之前我就听说过这部电影,美国人说它不错,但我认为那只是美国人一贯的自嘲自擂;可当我走进影院,完整的看过整部电影之后,泪水早已从眼眶中滑落,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我依旧想说,《百万宝贝》的水准已经超过了英国电影太多太多,这种超越不光体现在硬件制作上,就算演员表演和电影的整体节奏,我们英国本土电影与之相比,也相差太多。”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之前视之为‘爆米花’的电影,它们中的一些,其实也很有深度,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