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还是回荆州去吧
作者:云莱仙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31

“那董卓呢,他不是和袁绍是同伙吗。能看着袁绍,丁原这些人用我们来压制他。”何太后最害怕的就是权臣废长立幼,把自己孩子的皇位搞掉,到时候自己这个太后当不成反倒有性命之忧。相对于想借助他们母子来做权臣的袁绍,丁原来讲,董卓对他的威胁更大。想到这里,何太后越发痛恨这些人,咬牙切齿:“看来这洛阳城是不能待了,那以尧儿之言,离开洛阳,该去何方?”

何太后的问话可是让刘尧睡觉遇着了枕头,沉声道:“荆州,荆州沃野千里,人口众多。而且那里还是母后的故乡,儿子的封地,扬州刺史卢植大人赤胆忠心,毫无异志,才兼文武,盛名远播,可以作为助力。母后与二弟可暂委屈一下,扮作侍女和童子,混入我们前往荆州的车队之中,远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刘尧舔了舔嘴唇,在何太后耳边细声道:“母后,这袁绍和董卓现在已经是独立状态,我们就可以借着他们之间的裂横来从中取利董卓在进京的时候就隐晦的告诉了我只要二弟退位让贤给三弟,他就不会在追究你们。我想这号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招金蝉脱壳,我们把洛阳城让出来,让董卓和袁绍他们来斗法。”

何太后沉吟了一下,语气低沉地问道:“尧儿,你仔细告诉我,你是否对先帝留下的位置有野心。你这样处心积虑的帮助我们逃离洛阳,那荆州可是你的地盘,母后可不认为你今后的那些下属会真心实意的拥护你二弟。”

何太后也是常年混迹深宫的女人,对朝廷局势了解的也不少,加上经过这次事变,深深感受到在乱世中没有兵权保护的结局。荆州在算是自己的老家又怎么样,如今她和儿子了两人不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切割,自己父亲家族那些人见他们失了势力,也不会在支持自己儿子重登帝位。况且自己到了荆州始终是寄人篱下刘尧手下那些大将和文臣也不会支持他们。

刘尧微微一笑:“母亲这话是什么意思,那荆州虽然是父皇给我的封地,但那还是大汉的土地,我只不过是暂时代天子管理罢了。要说有想法的话,还是希望母后可以为我下到圣旨,令我统辖青州,徐州,兖州三州兵马,儿子将为太后打造出一只无敌雄师,来铲除袁绍、董卓诸贼,待诛灭群贼,迎母后、二弟还朝洛阳。不知母后陛下御意如何?”

何太后稍微想了一下,点点头:“那就如你所愿,不过,统辖三州军事还不够,哀家想再赏你个天策上将军,作为我大汉大将军和大司马之上的官位,负责大汉天下所以的兵马调到。你看可好?”何太后至于这么说,也是进一步拉拢刘尧,毕竟现在可以救她们母子的也就只有刘尧了。

刘尧大喜,他真没想到这个何太后为了保位子竟如此慷慨,忙做出感恩戴德的样子:“儿子深受母后厚恩,必将精诚效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策上将是什么官职,那些读过隋唐演义和唐史的朋友恐怕不会陌生吧。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种,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旧唐书-卷二》载:(贞观)六年二月丙戌,置三师官员。\"所以武德四年受封的天策上将李世民是位居当任皇帝高祖李渊、太子李建成之下的唐王朝第三号人物。终唐一朝,天策上将只李世民一人。现在何太后加封自己这个官制,不就是变相默认了自己如今的地位。

何太后见刘尧接受了自己的封赏,娇笑道:“尧儿,你救了我们娘俩的命,受这些封赏也是应该。对了,我说西园八军里袁绍只掌握了一半,另外一半是什么情况?”

自刘尧进了洛阳城后,就利用自己以前安插在洛阳里的暗探在城里打探消息,刚才也在张让那里问到一些情况,便不慌不忙地答道:“上军校尉蹇硕死后,上军群鸟无头,助军左校尉赵融乃常侍张让举荐而成,助军右校尉冯芳是常侍曹节的女婿,左校尉夏牟乃先帝鸿都门学的门生,此三人都不见容于袁绍,只在拥兵自保,微臣若得奉太后诏共抗袁绍,则大事可期。”

何太后点头称善,见两人谈话时间已经有些长了,怕被袁绍一党看到心存疑惑,就提高嗓音:“哀家让你随时伴驾御前,不可怠慢,回去吧!”

在不远处紧盯着太后辇车的袁绍,听了何太后的话,一肚子的狐疑:“这刘尧到底是在玩些什么?”

和父亲朱儁一道而来的朱元璋看出一些端倪,本来想劝劝袁绍,但他清楚袁绍的脾气,这家伙表面上从谏如流,实际上却刚愎自用,听不得任何不同的意见。因自己父亲被十常侍所不容,不得已而暂时依附于袁家,没必要为了袁家的利益而得罪袁绍,想到这里,朱元璋紧紧地把嘴巴闭了起来。

要问这朱元璋是从何而来,就要说上次赵云大婚的时候,杨元庆爆表出现的乱入的“第二位人物朱元璋——武力84,统帅94,智力95,政治98。”了,而他后面的第三位人物:朱*——武力97,统帅88,智力90,政治48。则是五代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到时成了朱元璋的二弟。这两个人都被系统植入在了朱儁家中,成了他的两个儿子。

朱温一直跟在大哥身边,发觉大哥似乎要找袁绍谈话,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改变了想法,他的脑子比起朱元璋来是不够用了,自然也不会去问他的原因。

何太后带着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回到皇宫,检点宫中,却不见了传国玉玺。再加上经历了一天一夜的动荡,母子相遇抱头痛哭一番,自然不能马上升朝,于是何太后宣布明日临朝议事。

因原本负责守卫宫门的多是十常侍征召的兵士,已经被袁绍袁术领兵杀得干净,现在皇宫防御空虚。为了保护太后、少帝和陈留王的安全,刘尧就把黄忠统领的左右羽林军调来守卫皇宫。

袁绍、袁术等人似乎还不知道何进、何苗的部曲被刘尧收编了而且还杀了他们的堂弟袁胤,刘表、吴匡、张璋三人也不知道他们的部曲被吕布收编了,大部分大臣都跟随着袁绍,向袁府走去,他们估计认为他们才是中枢,能左右朝廷的任命,而太后和少帝在他们眼里已经是被架空的傀儡,而未来朝廷的核心人物莫过于出身四世三公家庭的袁绍。

刘尧站在宫门外,冷眼看着这些人远去的背影,心里弥漫着阵阵杀机,就是这些人把这个时代搞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曹操有脸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竟然还在徐州到处屠城。这群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何曾真的弯腰看看那些被他们统治、奴役、蹂躏的下层黎民百姓。这个国家不知道出了什么错,统治它的人全都是害民、伤民、不爱民的衣冠禽兽。

这些人不死,天下难以太平。可杀了他们,洛阳先就乱了,自己根本抵挡不住董卓和随之而起的关东世家武装。只好留待以后各个击破,慢慢地杀了。正待刘尧拜别防守宫城的黄忠,准备领着燕军铁骑回小平津时,宫门内跑出一个小宫女,把一条赭黄绢帛递给刘尧:“太后密旨,命你兼任西园上军校尉,节制西园八军,让你速去收编西园军。”

原来何太后回到宫中,想起刘尧说的话,尤其是袁绍与丁原勾结想独掌朝政,而董卓想废长立幼。这些人都不是好相处的主,何太后越想越害怕,又想到刘尧说起的西园军情况,她就动了心思。她看得出来,刘尧有野心,但这个世界上的文武百官又有那个没有加官进爵的野心呢,就是那些归隐在家授徒的管宁之流也有清誉和桃李满天下的野心,关键是刘尧的野心会不会威胁到她和儿子的生命安全。

何太后养育刘尧多年,对他这个名义上的长子还是很了解的,像皇室家族这些成员来说,刘尧是个很重亲情的孩子。当年在洛阳生活的时候,洛阳作为大哥总是护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有了好处都不忘记自己的兄弟姐妹,闯了祸作为大哥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受罚。至于他今后扫荡群雄,重新鼎定江山社稷,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和刘辩下手。这样她就安心了。

何太后深居**多年,却对朝野上下了如指掌,这多赖于十常侍跟她共享了情报组织。因世家大族的抵制,自汉武帝开始的“绣衣使者”(类似于锦衣卫)自东汉开朝就全面禁止,类似于后世锦衣卫的司隶校尉之职多为世家大臣执掌,皇帝在朝野没有得力的耳目去监视那些王公大臣,在汉灵帝默许下,十常侍建立了一个名叫捕风的密探组织,偷偷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探子,分布各地去刺探官吏的秘密,留在洛阳刺探大臣隐秘的就有数百位。

十常侍这些宦官根本就是汉灵帝对抗外朝那些世家大臣们的棋子,本身没有什么兵力,皇帝能给他们什么也能拿走什么,所以汉灵帝一驾崩他们就变成了丧家之犬,几乎没有像样地反抗,就被袁绍等人屠杀干净。但他们精心打造的密探组织是隐藏在黑暗里为皇家服务的,所以暂时还没被袁绍等人注意到。

何太后原本也不重视那些皇家密探,直到洛阳提醒她董卓袁绍要对她不利,她才想着启动那个皇家密探组织为她服务,很快就把洛阳城的详细情况呈给太后。这时的何太后都会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启动这个组织,那他的大哥何进就不会把袁绍这些人拉拢进来,反倒是把自己卖给了袁绍他们,丢了自己的性命。

转眼又想到何进与十常侍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何太后又觉得自己就算是是把这事告诉了大哥,何进也不会把这事看得很重。何太后自己都想骂自己那个愚笨的大哥,他们何氏家族与十常侍之间合作的亲密无间,又有刘宏的支持,不知道大哥是怎么想的去和袁绍这些世家大族搅在了一起。这样做的结果不但让刘宏发火,还使得和张让他们的合作关系就此破灭。

她能够预感到,明日的朝堂上一定是波诡云橘,到时候要把刘尧弄到自己承诺的地位,前提还是看自己给那些野心家能给安排个什么位置,让他们心满意足才可以得到这些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