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纸上谈兵的赵括
作者:云莱仙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17

自己和杨延德失之交臂没让刘尧感到什么,命运就是这样,自己得不到的就算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会失去,注定是自己的东西无论他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他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的眼前。

刘尧写下让苏定方统帅燕军渡海援救公孙瓒的命令,就让他们抓紧时间出发不得耽误。让苏定方他们退走后,突然道:“系统君,我记得以前你不是说过每一次升级都会得到系统的奖励吗,为什么两次升级你都没什么反应,要不是今天使用召唤记起我的召唤人才能力值上升,还不知道呢?”

“这你可怪不得我,其实奖励在你每一次升级的时候就已经寄入在了系统里面,只是你自己没有去抽取。”

“哼,你可是从来没有给我说过呀?”刘尧很不满意系统的不合作,“好吧,本寄主现在就要抽奖,你总算是能给我看看是什么奖品吧?”

“寄主,因为有两次升级,所以系统将会给予你两次奖励,请问你是否把两次奖励都抽取了?”

还是先把第一次用完了再说。刘尧总是觉得这是自己第一次进行抽奖,自己还是多多留一个心眼。他也想知道系统给他的奖励到底是什么物品。

“叮咚......开始为寄主进行第一次升级奖励品抽取。寄主获得是最有潜力人才10top卡一张。此卡收录了华夏上下五千年以来10名最有潜力值的人才,他们或许在历史上遭受到重大打击而伤势性命,或许生不逢时。他们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得到逐步的培养和磨炼,缺少应敌的经验而已,寄主在得到他们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多给他们机会去历练,自然他们的能力会上升......。

“好了,你就不要再啰嗦了,直接给我看看抽到的是哪位人才?”刘尧有些心烦系统在那里啰里啰唆的说个不停。

“叮咚......恭喜寄主获得战国末期纸上谈兵‘名将’赵括——统率88,武力80,智力87,政治68.”

“嗯……赵括?”刘尧一脸大惑不解,“最有潜力人才再怎么说也是在历史上闯下一番功绩的吧?这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四维全部低于90,怎么混进候选名单的?”

“叮咚……系统解释,由于赵括拥有异于常人的特殊属性,故此被列入了候选名单。”

“什么特殊属性,说来听听?”刘尧顿时来了兴趣。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赵王因为国力不济,不能用廉颇的固守之计,只好以赵括代替廉颇。而赵括主动出击,不是没有胜机,可惜赵军粮草、兵力都不足,这才无力回天。即使如此,赵括也大量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没让秦军占到大便宜。因此要赵括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负责,实在是一种苛求。我们应当看到,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光有强大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是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赵括在长平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换了别人,恐怕也无法做得比他更好,让他背上纸上谈兵的笑柄,实在是千古奇冤。

系统并没有直接回答刘尧的问题,而是先给他说起了先秦时期的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关键战役,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赵国的赵括却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成王败寇是历史铁律,作为失败者的赵括背负骂名无可厚非,可历史非身处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赵括其实并不是不堪大用的纨绔子弟,他的失败也自有其苦衷:其实,秦强赵弱是当时总的形势,赵国最后的失败实际上是一种必然,赵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就要从分析秦赵两国战前的综合实力及形势入手: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权制度,把全部国力都用于耕、战两件事上。到长平之战前夕,变法已近百年,秦国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拥有巴蜀和汉中两大粮仓,兵力近100万。秦国已经是战国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了。

韩赵魏三国是从三家分晋而来,晋在春秋时期算得上超级大国,但分而为三,单独一部分虽然仍属大国之列,但只能算是中下等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之中,综合实力连前三甲都排不进去:秦国变法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不必说了;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进可争雄中原,退可固守南方;齐雄占东方,毗邻大海,占渔盐之利,国家财富居战国之首。秦楚齐三国才是战国七雄中的前三名,非赵国可比。就连同为从晋国中分化出来的魏国,由于曾经进行过吴起变法,拥有战斗力极强的铁甲步兵(魏武卒),实力也一度在赵国之上。所以说七雄中只有燕、韩实力稍逊于赵国。而赵国又有一大劣势,即地处要冲,北有胡林、匈奴,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边更是有虎狼之国--秦国,此谓四战之地,兵家必争。这种地方整天打仗,无法安心进行经济建设,国力无法真正提高。

所以,秦赵之争,赵国虽说综合实力不济,但单论打仗,丝毫不落下风。这种力量对比也决定了双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选择:秦国对赵国已经崛起的军事力量甚为忌惮,想通过战争彻底打垮赵国,以免赵国真正成长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赵国则极力避战,即使万不得已真打起来,也要以胜求和,切不可打成消耗战,为自己进一步提升国力赢得时间。因此才有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等等故事,即赵国通过外交途径,巧妙斡旋,既不肯被秦国占了便宜,又避免与秦国正式开战。

然而,历史从来都不是单方面选择的结果,赵国一心避免与秦国决战,依靠人才(蔺相如)优势在一段时间内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决战毕竟还是来了,并且未能给赵国留出充足的发展时间。公元前265年,秦采纳范雎的建议,开始实施著名的“远交近攻”之策,对韩国大举进攻,相继占领了韩国的少曲、高平、南阳、野王,并阻断了韩上党郡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韩桓惠王知上党必不保,索性献上党与秦以求和自保。然而正如上一节我们提到的,上党人宁死不归秦国,太守冯亭想促成三晋联合抗秦,于是拒绝王命,反将上党献给赵国。

这一下可给赵国君臣出了个难题:不接受上党,上党是军事要地,白送上门的肥肉不要,被秦国占了去可就失去了地利;接受上党,那就是虎口夺食,必定与秦国正面冲突,更有人认为冯亭献上党是嫁祸于人,想挑起秦赵之争。赵国群臣分为两派,相争不下。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强硬派--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派兵接收了上党。至此,战事已不可避免。

当时赵**事人才着实不少,有赵奢、廉颇、赵胜、李牧、乐毅、田单等等。长平战时,赵奢已死,其子赵括年少成名,在军中颇有威信,代替父职。廉颇不必说了。平原君赵胜长处一是后勤,二是外交,指挥作战却并非赵胜所长。李牧倒是能征善战,不在白起之下,但李牧防备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入侵,责任重大,分身乏术。乐毅过去战绩辉煌,但其时已经年老有病,无法出征。田单也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但田单本是齐国人,其时刚到赵国不久,虽然颇受赵王礼遇,被拜为相,但毕竟还是一个客卿的身份,难以服众。

赵括自幼跟随父亲在军中,喜爱兵学,善于思考,颇有独到见解,赵奢也经常向他问计:一次,赵奢率兵攻齐城麦丘,久攻不下。赵王限期一个月破城,赵奢无计可施,十分苦闷。此时赵括献计,先是善待俘虏,通过俘虏了解到麦丘粮草不多的情况,然后给俘虏好吃好喝,把他们放了回去。俘虏回去说赵军的好处,齐军将领认为他们动摇军心,把他们关了起来。赵括又派人把粮食用抛石机抛入城中,结果麦丘军心、民心大乱,全部倒向赵军,不几日齐军将领便为众所杀,麦丘城破。能使出这样的攻心战术,可见赵括绝非泛泛之辈,赵奢旧部对其心服,由来已久。

纵观长平之战,赵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皮牢赵军未能控制沁水十分可惜,赵军自此就失去了获胜的机会,只能转而求自保。而后来赵军的失败,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粮草不济,二是兵力不足。

秦赵两军主力接战,赵括虽未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始终不落下风,是因为粮草不济才被迫撤退。而从兵力上看,秦军除主力白起军外,尚有多支部队,分别用于阻挡赵皮牢、晋阳军,穿插包围赵括军,挖渠引黄河水,阻挡赵长平留守军,威胁邯郸,另外在沁水、丹水之上还都有水面部队。其中尤其穿插包围赵括军的秦援军,更是兵力充足。而赵军除主力之外,其余各部都实力不济,能自保已经不错,难以对主力有真正的帮助。

赵括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已经充分地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秦军获胜也是一场惨胜。赵括这一战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据说白起战后遍寻赵括尸首不得,只找到了赵括的铠甲和佩剑,白起伤心不已,将赵括铠甲厚葬,取赵括剑自用。后来白起还对秦王说,自己率50万大军围赵括20万军,伤亡过半才获胜,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赵军主力断粮多日,人相食而斗志不懈,直到赵括战死军心才乱,赵括用兵实在是有独到之处。秦王则说,长平一战,秦军损惨胜,然而赵括死,白起存,这才是秦国的大胜。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赵王因为国力不济,不能用廉颇的固守之计,只好以赵括代替廉颇。而赵括主动出击,不是没有胜机,可惜赵军粮草、兵力都不足,这才无力回天。即使如此,赵括也大量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没让秦军占到大便宜。因此要赵括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负责,实在是一种苛求。我们应当看到,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光有强大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是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赵括在长平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换了别人,恐怕也无法做得比他更好,让他背上纸上谈兵的笑柄,实在是千古奇冤。

“赵括详细资料: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