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气一元论 一
作者:喝水的上衣      更新:2019-07-20 06:17      字数:4384

“那我到底是什么系的道士。”

陶桃马上兴奋了起来,老狗却不耐烦的砸了咂嘴,说道:

“别急,我还没有说完呢——还有一种可以使用术式的方法。”

“方法?”

“嗯,就是你们平日里说的符箓,那东西是将道术记录在某种特殊媒介里,然后在靠简单的灵力激活就能够使用,你应该见过吧。”

陶桃回想了一下,好像隐约有点印象,于是点了点头,老狗见状,说道:

“其实最为精确的是用符箓来测试,但现在手头上没有那种东西,就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测试吧,对了。”想到这里,老狗突然沉默了数秒,说道:

“气一元论你知道吧?”

“……咱俩一块这么多年,我知不知道你心里没数啊?”

“……也是啊,那么我简单说明一下,可能会很长,你好好的听着——”

“气一元论是这个世界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道家体系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总之,道家 道家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道家 唯物主义道家的基本理论。”

“气,是这个世界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道家 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也就是说有气才能有这个完整的世界。”

“道的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道家范畴,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道家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和形态的学说相混淆。道家的物质概念是永恒的,既不会陈旧也不会改变,只会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但是,对具体科学的物质的概念、属性、结构和形态的认识,则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深化着的。”

“气作为道家范畴是人们对世界物质本质及其现象的高度概括,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是生成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它不是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范畴。限于道家的科学发展水平,道家道家对气的认识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直观的特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气体为模型,构想了气的聚散、絪緼、升降、振荡等运动形式,把气又规定为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又成为一种具体的特质形态,从而把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与道家的物质概念并用。因此,气范畴具有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双重意义,此为道家 道家气范畴的重要特点之一。此外,气范畴是一种整体的本原性的概念而不是结构性的物质概念,这又是其另一特点。”

“道家以气一元论为其宇宙观和方法论,因此, 道家理论体系也必然体现出道家 道家气范畴的特点。 道家在阐述生命运动的规律时,往往是抽象的道家概念和具体的科学概念并用,注重整体生理功能的研究而忽视人体内部结构的探讨,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模糊性。”

“道家的气具有抽象的道家范畴和具体的科学概念双重意义。在 道家气一元论中,气作为道家范畴的含义已如上述。作为医学科学中具体的科学的物质概念,在 道家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接着,我聊一聊气一元论的主要内容。’老狗翻了个身,继续说道:

“气一元论作为道家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体系,其蕴含的内容极其丰富——”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寰宇茫茫,生物吐纳,有一种有形无形而存在的东西,道家称之为气。在道家传统道家中,宇宙又称天地、天下、太虚、寰宇、乾坤、宇空等等。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道家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本原。东汉·王充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气是一种肉眼难以相及的至精至微的物质。气和物是统一的,故曰:’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宇宙的元初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摁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日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语)。《内经》称宇宙为太虚,在广阔无垠的宇宙虚空中,充满着无穷无尽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元气(即具有本原意义之气)敷布宇空,统摄大地,天道以资始,地道以资生。一切有形之体皆赖元气生化而生成。元气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和归宿。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始物质,气本为一,分为阴阳,气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是自然界的清阳之气,’地气’是自然界的浊阴之气。阴气浊重,降而凝聚成为有形的物体,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地;阳气清轻,升而化散为无形的太虚,形成了苍莽的天宇。天地阴阳之气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总之,气是物质性的实体,是构成自然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人类是整个世界的特殊组成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道家道家史上,周、秦以前称’天’或’天地’为自然,从《淮南子》始方有宇宙的观念,’往来古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淮南子·齐俗训》)。宇宙便是物质世界,便是自然界,宇宙观即世界观。天人关系问题是道家 道家特别是《内经》时代道家领域激烈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 道家从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统一性出发,用气范畴论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

“ 道家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要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故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类伊始,气化之也。两间(指天地间——作者注)既有人类,先由气化,继而形化,父精母血,子孳孙生’(《景景室医稿杂存》)。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

“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这种’气’相对于天地之气而言,是人体之气,故又称’人气’。人类只要认识人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就能够认识生命的运动规律,故曰:’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素问‘气交变大论》)。血、精、津液等亦为生命的基本物质,但它们皆由气所化生,故称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之有生,一气而已……气以成性,而内焉则为人之心,外焉则为人之体。体者气之充,而心者气之灵’(吴廷翰《古斋漫录》)。人的形体和人的思想精神都是气的产物。 道家在 道家气论的基础上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认为’人之生死由乎气’,’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即人的形体是由气构成的,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是由物质机体产生的一种气的活动,故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位,气纳神存’(《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气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论》)。”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内经》称气的运动为’变’、’化’,’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素问·六微旨大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不论是动植物的生育繁衍,还是无生命物体的生化聚散,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更、凋亡,无不根源于气的运动。’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素问·六微旨大论》)。气有胜复作用,即气本身具有克制与反克制的能力。气这种胜与复、克制与反克制的作用,是气自身运动的根源。气分阴阳,阴阳相错,而变由生。阴阳相错,又称阴阳交错、阴阳交感,即阴阳的相互作用。阴阳相错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换言之,阴阳的对立统一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和宇宙总规律,故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表现为天地上下、升降、出入、动静、聚散、清浊的相互交感,这是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内经》以’升降出入’四字概之,故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