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粮油店
作者:一日三醒      更新:2019-07-24 16:30      字数:2859

来到党政办,王立本正一边看报纸,一边和几个同事聊天。

见了赵宏,王秘书扔掉手里的报纸,高兴地拉着赵宏出了办公室。

“李乡长当上乡长了,你知道吗?”王立本像绕口令一样说道。

赵宏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李玉茹升官了。

“原来的乡长呢?”赵宏随口问道。

“调到县里去了,李乡长这次跨了一大步,大家都挺吃惊的。”

“副乡长到乡长,有啥好奇怪的?”

“这你就不懂了,班子里排李乡长前面的有好几位呢,没点背景可跨不过去。”王立本解释道。

赵宏略一寻思,玉茹姐刚说她家在齿轮厂,按说官面上没太大背景。不过也不一定,她一个城里女人,来这穷乡僻壤当乡长,应该有所依仗才是。

心里想是一回事,赵宏嘴上说道:“现在不是要干部年轻化吗,我猜是因为玉茹姐最年轻,是不是?”

王立本哈哈大笑:“没错,估计就是啦。”

赵宏打趣道:“王哥,我看你也快进步了吧。”

“那就靠你在李乡长面前美言几句了。”

“哈哈,哪里需要我多嘴,王哥能力出众,成绩突出,升职就在眼前了。”

“那就借你吉言了。对了,上次你说要在街上租房子,我帮你问到一处,那家人搬到县城去了,房子还挺宽敞的,要不我们现在过去看一看?”

王立本带着赵宏找到一户人家。

房主的哥哥,一个秃顶大叔,拿着钥匙领着两人,来到一处老屋。

房子在老街上,位置偏僻而幽静。

老街上的建筑都有些年头了,自从修了新市场,这边就显得萧条了。

推开厚重的木门,屋内有些幽暗。

一进三间,前厅后屋,主人只搬走了易带走的东西,还留下了些笨重的家具,一套木头沙发、大圆饭桌,卧室里还留下了一架雕花木床。

从卧室的后门出去,不远处是一片稻田,大冬天的,田里只剩下一排排禾茬。

远远的可以看到小河流过。江岸上的柳树,叶子都落光了,只有光秃秃的枝条在风中挥舞。

“怎么样,还满意吧。大家都是熟人,我也不乱喊价,租金一年1200,最少半年一付,你看行不行?”房主的哥哥问道。

“没问题,这地方还不错。我们写个租约,今天就定下来吧。”

三人找来纸笔,由王立本做中间人,立下租约,赵宏付了半年租金,从房东的哥哥手中接过钥匙,接下来打算在镇上扎根了。

从老街出来,王立本犹豫了一下,说道:“哎,老哥最近碰到点事,想请你帮个忙,不知道可以吗?”

“王哥太见外了,有事直说就好,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赵宏大包大揽道。

不说别的,王立本帮了他好几次了,如今别人开口,怎么也得还个人情。

“是这样的,我一个小舅子,和家里闹矛盾,被断绝了经济来源。我媳妇让我帮他找点事做,这找工作哪有那么简单。没办法,只能找到兄弟你了,看你厂里能不能安排得下,先应付一阵再说。”

“这事简单,饼干厂和饲料厂现在都缺人手,你让他明早直接去厂里找我,只要他愿意,做工人、做销售都可以。”

“那真是太谢谢兄弟了。还有,怎么说呢,我那小舅子是个不安分的人,估计他在你那里也做不长,到时候还要请兄弟包涵。”

“哈哈,没问题。那就这么说定了。”

回到乡政府门口,王立本拉着赵宏,定要请他晚上一起喝酒,赵宏推说喝酒开车不安全,等过几天搬到镇上,有的是机会喝酒,王立本只好作罢。

回到村里,看天色还早,赵宏来到爷爷家。

要开粮油店,自己一家可供不齐货源,最好能发动大家的力量。赵宏打算先和爷爷商量一下,看怎么把粮油店开起来。

赵大江正好在家,低着头用竹篾条在织箩筐,聚精会神忙着手里的活,连赵宏到了身前都没发现。

“爷爷,你织箩筐来干啥?”

“原先的两只箩筐烂了,趁着过年没事织两个,等收稻谷的时候要用啊。”赵大江头也不抬,一边继续忙活,一边答道。

“爷爷,我们还种什么田啊,干脆包给别人得了。”

“说的什么话,不种田吃什么?”

“米这么便宜,去市场上买呗。”

“那还要给国家交公粮呢,也从市场上买?”

“为啥不行,咱又不缺那几个钱。”

赵大江放下手里的篾条,看了看赵宏,缓缓说道:“你们这辈人啊,都没吃过苦,不知道以前,那是想种田都没得种。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挖点野菜熬粥,你是没尝过饿肚子的滋味。”

赵宏确实不太明白老人们对土地的感情,不过看这样子,也知道是劝不动。

于是转移话题道:“谁说我不知道饿肚子的味道,之前在乡里读初中的时候,天天晚上饿得我睡不着。”

赵大江哈哈笑道:“那哪里算饿,你连着喝几天粥试试,要你见到草都想啃两口。你那是读书没用心,光想着吃了,怪不得读不进去。”

虽然赵宏现在也算干出点名堂了,但对于孙子只念了个初中,没能继续上高中和大学,赵大江心里总是遗憾,所以不时要拿出来说说。

“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力气读书?”

“跟你一起的那么多人,别人怎么就有力气,你看村里的那个谁…”

这个话题根本没个完,赵宏见爷爷唠叨起来,连忙打断道:“好好好,都是我的错。我今天来还有事,等哪天有空再说这些。”

“什么事?”赵大江意犹未尽的止住话头问道。

“是这样的,我打算在桂州开个粮油店,从村里弄些大米、油、腊肉、熏鱼之类的去店里卖,爷爷你觉得怎么样?”

赵大江顿了一下,有些惊喜地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啊,这样一来,村里好多东西都可以换钱了,一定要把这个店开起来。”

“开店倒是容易,可怎么把这些货收起来,一开始估计也卖不掉多少,收哪家的,先给钱还是后给钱,这都是问题啊。”

听完赵宏的话,赵大江也冷静下来,确实,要想村民齐心协力不太现实,单靠自家操办,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得罪人。

想想也对,假如同样是几块腊肉,或者是一篮鸡蛋,你凭啥收别人家的,不收我家的,那不就是得罪人吗。

“你既然想到了这些,估计也有对策了吧,说说看,打算怎么做?”赵大江很快反应过来,这小子是个有主意的,干脆懒得动脑筋,直接问道。

“我是这样想的,这事不能光靠我们自己,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我打算先把开店的成本算一算,让村民入股,然后看一个月能销售多少,大家凑份子提供货源,自己出钱出力,就不存在得罪人的问题了。”

“让大家出钱可不容易,好处还没看到,就要先往外掏钱,恐怕没多少人愿意。”赵大江担心道。

“有那么几户就行了,又不是什么大生意,人太多算账还麻烦呢。”赵宏不甚在意地说道。

“也对,先看看效果吧。你厂里的事忙清了没有,开粮油店能顾得上来不?要不等过一段时间再说。”赵大江知道赵宏最近在忙饲料厂的事。

相比之下,粮油店反而是小事,总不能因小失大,饲料厂做不下去那可是伤筋动骨了。

“饲料厂这段时间都不轻松,主要是销路的问题,还得往外跑一跑才行,我打算过两天就搬到镇上去住了。所以粮油店的事,只能让大家把货准备好,我直接拉到桂州去就行了。”赵宏说道。

让爷爷先在亲朋好友中宣传,算是照顾自己人。

到时候统计一下,总共有多少户愿意参股,推选一户在村里组织货源。这样,赵宏只需要管运输和销售的事,可以省去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