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吐蕃官制
作者:零一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82

在拉本王子的葬礼上,赤松德赞见到了除大相和副相外吐蕃其他主要的大臣。吐蕃人非常注重出生死亡,认为这都是天神的意旨,因而会举办隆重的仪式。

吐蕃实行的是一种赞普集权领导下,众臣分治的一种制度。赞普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一切权力于身的最高统治者。政治权力集中在赞普手中,在赞普之下有大相(主管军事和对外事务)、内大相(主管政务)和准事大相(主管法务)和笨波上师(主管祭祀)。

大相主管对外事务和军权,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是军政双权的官员,拥有着非常大的权力。现任大相是没庐乞力徐,是吐蕃大部族没庐氏部族当代的杰出人物,现时正在西海领军与唐军交战,因而没出现在葬礼上。按王子的葬礼规格,还没到召回战争期间的大将的地步。大相下是副相,主要协助大相处理对外事务和军事事务,很多时候也领兵作战。现任副相是兀论样郭,也正在西海跟随乞力徐领军与唐作战没参加葬礼。副相下是都护,都护主要协助大相和副相的工作,提供参谋。现任都护是尚结息,尚结息是尚氏部族领,尚氏部族人才辈出,在吐蕃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内大相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王朝内部的诸多事务。现任内大相是郎星切,是吐蕃大家族郎氏部族领。内副相主要负责协助内大相处理事务,现任内副相是恩兰·达扎路恭。内副相之下是小相,现任小相是明海。小相以下是纳切巴,纳切巴是管理赞普宫中一切事务的官员,现任纳切巴是那囊拉邦,拉囊拉邦是大妃那囊西顿的兄长,正是在拉囊拉邦的协助下,拉囊西顿得以把持了后宫,甚至在赤松德赞出生时把赤松德赞抢到手。在小相以下和纳切巴同级的还有安本、畜本、农本、差本、大孜巴和骑本等等。安本是掌握国家所有财政和商贸权的官员,畜本和农本是主管畜牧和农业生产的官员,差本是赞普的征税官,大孜巴主要负责统计所有财政经济情况及计算军费收支状况,骑本是赞普仪杖队和侍卫队的武官。现任骑本是尚聂桑,都护尚结息的堂弟。

整事大相是赞普的智囊,主管赞普的圣旨是有执行及旨意与实际是否相符等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如果实际情况不能按赞普的旨意执行,还要举出原因和充分的理由来修改,因而拥有很大的监察权。整事大相还要主持法律事务。现任整事大相是末西汉舍。整事副相主要协且整事大相的工作,现任整事副相是赤桑雅拉。整事副相之下还有整事小相,现任整事小相是巴-孟吉塞朗。整事小相下还有法官,是执法审判官们的主管。下属有审判官。地方上则有旺伦,即地方法官。当时吐蕃的主要法律有“十善”、“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六六大计法”、“度量衡标准法”、“伦常道德法”、“敬强护弱法”、“俱施处罚法”和“内库家法”。

在中央里还有很大影响力的一个职务就是苯波上师。苯波上师主要负责祭祀和苯教的宗教事务,在赤德祖赞时期苯教还是吐蕃的国教,大多数大臣和子民都信奉苯教,因而苯教在吐蕃有巨大的影响力。现任苯波上师是松巴木恰。苯波上师之下还有很多近侍苯。

苯教又称“苯波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它是在佛教传入吐蕃之前,流行于吐蕃的原始宗教。

苯教最初是在今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区展起来的,后沿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地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从内容上看,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说是泛灵信仰在西藏的地方形式。

原始的苯教把世界分为3个部分,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作“赞”,地上的神称为“年”,地下的神称为“鲁”,即常说的龙。

天神在苯教中占重要地位,传说吐蕃王朝的第一位王聂赤赞普就是天神之子,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聂赤赞普和他以后的6位赞普在完**间的事业后,都顺着这人天梯回到天上。第八位止贡赞普在和大臣罗昂比武时被杀,这个天梯就被割断了,从此以后的赞普就再也不能上天了。止贡赞普是第一位把尸体留在人世间的吐蕃王朝的赞普,从此吐蕃王朝的赞普有了陵墓。在苯教的经典和传说中曾提出,地从里到外有九层,而天也有九重。有关九重天的说法以后又展为十三重。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苯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苯教的活动主要通过巫师来进行,巫师作法时离不开的法器是鼓,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的藏传佛教也将鼓列为重要的法器之一。巫师在社会上很有威望和地位,从婚丧娶嫁、农耕放牧都由巫理由来决定。而在国家层面上从交兵会盟、赞普的安葬建陵、新赞普的继位主政,都由苯教巫师的最高代苯波上师举行祭祀后才来决定。

随着苯教巫师权力的膨胀,赞普的权力逐步被削弱。左右国政的巫师照例都是大贵族的子弟世袭担任。而巫师总是在关键问题上,假借神的意志支持贵族势力,打击王室。因此,吐蕃王室与苯教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也导致了历史上的赤松德赞大兴权力欲并不太强的佛教来遏制苯教并取代苯教。

苯教的祖师叫“兴绕”,意思是最高的巫师。苯教经典主要有《朵堆》、《赛朱》及《光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