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正确认识萨尔浒之战
作者:山高月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96

关于萨尔浒之战的评价,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对此千古一役,历史爱好者多关注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人们对于杨镐在萨尔浒之战中的战略部署口诛笔伐,对于各将领在战役中的表现也多有微词。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有成王败寇的嫌疑。

杨镐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统帅,绝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庸碌不堪,他的战略部署自有他的道理。几百年来,人们总是在批评他,可是我想就人们抨击他的几个主要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替杨镐等人讲几句话。

关于分进合击的战略问题,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以下四点:

一、分进合击并不等于分散兵力。明军从四个不同的军区出,当然要“分进”,“分进”其实是一个兵力集结的过程。而“合击”则是“分进”的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集中兵力打击敌人,这是战役的关键部分。杨镐并非不注意集中兵力。

二、分进可以使敌人不敢倾巢出动。进攻一方从四面八方过来,防守一方无法判断哪支部队是主力,顾头不顾腚,一旦出击,容易被敌人调虎离山,把老窝给端掉。而努尔哈赤之所以敢不按常理出牌,倾巢出动进行迎击,是因为他掌握了明军的详细的行动计划,这只能归咎于保密工作出了问题,他其实也是冒了一定的风险。

三、四路明军都距离赫图阿拉很近,可以很快开到指定位置,因此“分进”的风险相对较小。

四、如果按照人们所说的那样,集中兵力以一路人马开进。则努尔哈赤可以放弃后方,倾巢而出,对明军进行伏击和迎击,明军在林海雪原中与占据地利的敌人展开野战,取胜没有把握。

关于杨镐出兵前下战书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杨镐出兵之前通知对方是一招臭棋。其实恰恰相反,这是杨镐对对方实施的一种高明的心理战。

杨镐自知部队数量不足,没有绝对优势,因此以四十七万大兵吓唬对方,目的就是为了让努尔哈赤畏惧,不敢出击,而是坚守赫图阿拉。这样就配合了分进合击的战略部署,消除了分进过程中被努尔哈赤迎击的风险,顺利形成合围赫图阿拉的局面。

关于出兵的时间问题。

许多人认为杨镐选择的出兵时间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不利于以南方人为主的明军,不合于天时。其实杨镐出兵时间是在阴历三月初,阳历四月,属于早春。经过一个冬天的坐吃山空,这个季节是游牧民族最衰弱的时节,一旦生战争,后金的后勤很成问题。

也有人认为出兵之前下了一场雪,不适合出兵,杨镐以“师老靡饷”为借口强令将士们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雪可以阻止骑兵前进的度,不利于后金。此外雪天也可以麻痹对方,使敌人疏于防守,正是兵偷袭的好机会。

历史上著名的《李朔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就生在雪天,在这场唐代的经典战例中,李逆正是利用雪天敌人疏于防守,兵长途奔袭蔡州,一举破城,活捉叛将吴元济。这个故事曾经编入中学语文课本,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

杨镐选择在雪天兵,不但没有问题,而且是很英明的。

关于将领的指挥问题。

西路军杜松遇到努尔哈赤倾巢而出的绝对优势兵力突袭,出乎意料,失败再所难免,杜松力战而亡,没有责任。

马林的北路军在得知西路军失利后,没有逃跑,而是挖沟筑壕,排炮列阵,与敌人打起阵地战,非常英明。因为后金倾巢而出,老窝赫图阿拉必定空虚,而我军其他两方面的部队正好可以乘机抄底,因此敌欲战决,而我则尽可能拖延,为友军争取时间。然而马林毕竟力量太小,无法与敌周旋,拖住敌人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其战术安排是正确的。

马林的问题在于缺乏必死的决心,在最后关头没有和敌人决一死战,而是选择了不光彩的“仅以身免”。但是在杜松的主力部队都全军覆灭的情况下,马林不跑也难逃同样的命运,因此,看待马林的问题,应该留有余地。

东路军的刘綎中了敌人的诡计。后金在设好埋伏以后,派投降的汉人装扮成杜松的兵丁,手持从杜松处缴获的令箭,引诱刘綎,刘綎并没有轻信,后金又以刚刚缴获的杜松的大炮进行“传报”。刘綎听到炮声后,必须火前进,这正是刘綎的勇敢之处,也是军法的要求。所谓“轻进”、“急于立功”之说,纯属污蔑。

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当事后诸葛亮,而是要争取全面的了解当时的人。

综观萨尔浒之战,主要问题还是准备不充分,力量不够,原本就是一锅夹生饭。无论是四路进军还是出兵一路,都各有其利弊。若从攻城来讲,以四路合围为宜,这可以使明军的火炮挥优势。若以野战来讲,当然兵一路为宜,但是这并不是明军所擅长的。

战略本身各有长短,成败关键在于执行过程,而明军在执行前就己经泄密,努尔哈赤对于明军情况了如指掌,因此才敢于放弃后方,倾巢而出,在短短的五天内,千里大跃进,来回奔波,战决,使得杨镐的所有打算都落了空。

因为泄密一事,无论四路、一路,围城、野战,都难逃败亡的命运,因此泄密者才是萨尔浒之战真正的罪魁祸,然而是谁泄了密呢?

有一个人疑点重重。

他与努尔哈赤是世交,他的家族扶持了努尔哈赤的崛起。

他的小妾是努尔哈赤的侄女,并生有一子。

他率领的南路军离赫图阿拉最近可是进展最慢。

别的部队都全军覆灭只有他的部队全身而退。

他在战后遭到弹劾畏罪自杀。

他就是——李如柏!

一个人能同时拥有这么多疑点可真不容易,然而李如柏做到了。

虽然我们仍无法指认他(《明史》不可能记载李如柏的污点,因为《明史》是清朝人写的),但是他永远也躲避不了人们怀疑的目光,他将作为嫌疑犯永载史册。

萨尔浒战役中,明军将士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们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宁死不屈,奋勇杀敌,血染彊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了一段气壮山河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