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10、刘少奇和周恩来简历
作者:碧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11

1o、和周恩来简历简历原名绍选,字谓潢,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少年时期上过私塾,1919年中学毕业。192o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此后在上海、广州、武汉参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1927年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在河北、上海、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o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1年1月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他在长期工作中逐渐认识到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应该实行深入群众、长期隐藏、积蓄力量的方针,并曾对当时党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过某些抵制。1932年冬进入位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职工运动,后任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o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支持主席的正确主张。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定地执行了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对过去党的秘密工作中的错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后,他坚持中央的深入敌后、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原局书记,随后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国民党阴谋制造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蒙受惨重损失。他在这时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至1941年作了《论的修养》等著名演讲,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1943年回到延安,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主席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主席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在此期间,他代理中央主席职务。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任中央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同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主持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方针,进一步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挥了重要作用。195o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9月在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周恩来简历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o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坚定了的信仰。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央改组,他任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为保证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央的主要主持。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o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主席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主席、朱德、、任弼时组成了以主席为的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主席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1956年9月在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