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 13、毛主席不满反冒进
作者:碧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00

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就时局问题作报告,详细叙述了代表团与苏共中央关于波兰、匈牙利问题商谈的经过和中央采取的方针,分析了波匈事件生的原因,以及应该汲取的教训。该章节由

波兰事件是这样的:1956年6月,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市的斯大林工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减税,遭拒绝。于是,数千名工人罢工,走上街头。引来了众多同情与围观的群众,在市中心斯大林广场聚集了数十万群众。政府出动保安队、坦克镇压,死53人,伤27日,波兰党举行中央全会,研究事件原因,认为“极大部分责任要归中央和地方领导的官僚主义和愚昧无知。”7月19日,选举了哥穆尔卡出任党的总书记。哥穆尔卡在1943年就已担任总书记,波兰解放后,除担任党的总书记外,还兼任政府第一副总理。他不赞成完全照搬“斯大林模式”,主张波兰应该走自己的道路。由于斯大林的压力,波兰党被迫撤销了他的职务。赫鲁晓夫得知哥穆尔卡复出后,急忙去华沙进行干预,但被波兰党中央顶住,未能如愿。

匈牙利事件是这样的:哥穆尔卡复出的消息传到匈牙利,匈牙利党内外纷纷要求效法波兰,要求纳吉复出。纳吉原来是匈牙利部长会议主席,因为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对匈牙利的政治、经济体制作了一些改革。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撤职、开除党籍。1o月23日,匈牙利都布达佩斯爆了2o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在右翼势力煽动下,提出反对政府、要求纳吉复出的口号,占领了电台和一些军事设施,冲击党和政府机关,杀害政府官员,游行示威演变成暴乱。当晚,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改革中央领导机构,纳吉复出,进入中央政治局,并担任部长会议主席。11日凌晨,匈牙利内阁会议决定退出苏联控制的“华沙条约组织”,宣布中立。苏联出兵干涉,强行改组党和政府领导机构,纳吉被撤职、逮捕,旋被枪毙。在苏联军队镇压下,匈牙利要求改革的群众运动逐渐平息。

报告说:波兰、匈牙利事件的教训之一,是他们照搬“斯大林模式”,勒紧裤带展重工业,忽视了人民生活,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为反动势力所利用。鉴于波匈教训,“我们应该注意把工业建设度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什么叫稳妥可靠?就是群众总不能‘上马路’,还高兴,还能保持群众的那种热情。”

报告结尾时,专门引用了周恩来、陈云关于左倾、右倾的谈话,说:“究竟是左倾一点好,还是右倾一点好?”

主席对此有看法,脱口而出:“看是什么右。”

解释:“是快慢中慢的右。”

主席:“这种右可以。”

接着说:“对阶级敌人,你右了,人家就进来了,你让,人家就进来了,那个就让不得,那个右是不许犯的,快一点慢一点不是失掉立场问题。昨天有一位同志讲,慢一点,右一点,还有回旋余地;过了一点,左了一点,回旋余地就很少了。”

代表们热烈讨论了周、刘的报告,表示欢迎、赞同。

主席在会议最后一天讲话,对反冒进表露出不满。

主席针对周恩来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评估观点,进行了委婉的反驳,他说:“从四年的情况可以看得清楚,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本正确。至于错误,确实有,这也是难免的,因为我们缺少经验。总的说来,现在看不出有什么大错,有什么根本性质的错误。”

主席批评了的预算报告。他说:“1956年国家预算报告中说过‘稳妥可靠’这个话,我建议以后改为‘充分可靠’。为什么呢?稳妥和可靠意思是重复的,用稳妥形容可靠,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限制什么。形容词一面是修饰词,一面是限制词。说充分可靠,这就在程度上限制了它,不是普通可靠,是充分可靠。”主席好像是给小学生修改作文,其实,他是忌讳这个“稳”字。

主席也不同意对匈牙利事件产生原因的分析。他说:“东欧一些国家的基本问题就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那么多反革命没有搞掉,没有在阶级斗争中训练无产阶级,分清敌我,分清是非,分清唯心论和唯物论。现在呢,自食其果,烧到自己头上来了。”

主席强调:“我们的计划经济,又平衡又不平衡,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尽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经济建设有退、有进,主要的还是进。前进不是突然进,而是波浪式的前进。要保护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我们曾经泼过冷水,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泼过冷水,不也是促退吗?那个时候有个促退委员会。后来我们说不应该泼冷水,就来个促进会。一个促进就很快,四十条上写的是1958年完成高级化,现在看样子是今冬明春。毛病也不少,但是比那个促退会好一点,农民高兴,增产。”

在小组长会上,主席又讲了7条意见,意思与上面讲的差不多。

主席的讲话,对代表们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全会接受了周恩来的主张,决定在1957年实行“保证重点、适当收缩”的方针。

全会根据主席的提议,决定全党在明年进行一次整风,清除党内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主席没有料到,八中全会竟开成一个反冒进的会议,心里很懊恼,却又无可奈何。

八届二中全会闭幕后,周恩来出访亚欧11国,由陈云主持国务院工作。11月19日,陈云在商业部部务会议上表了和主席“平衡论”针锋相对的讲话,他说:“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平衡大体上是个比较紧张的平衡。不搞建设不行,搞建设可以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商品供应就会紧张。但是,又不能够紧张到使平衡破裂,而应当是紧张的平衡。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又不一样这个事实。必须要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957年7月15日,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指标。按照这个计划,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实现财政、物资、信贷的三大平衡,市场稳定,使1957年经济建设成为建国以来进行得最好的年份之一。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经济指标大幅度额完成。可以说,这正是由于周恩来、陈云等人坚持反冒进带来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