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总有些人
作者:司马迁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29

袁绍苦着脸恭身在父亲和叔父的身后站着,皇帝离去才二个半月,他就差点累断了腰

中兴之臣真***不是人干的。也不知道曹操和贾诩他们之前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不过,袁绍却感觉到了巨大的满足,与现代官场不怕你累就怕你闲的文化不同,古代官场官职越高一般越闲,往往手下累得要死,上官却闲着福。

但是袁绍还是很满足了,他忙归忙,但是他却突然现了掌控别人生死前途能让他内心充满一种巨大的快感。

不过,他今天却怎么也快感不起来了,苦哈着脸,恭恭敬敬的站在二袁后面,像茄子般的耸拉着脑袋。

袁绍身为皇帝钦点的待朗之一,被刘鸿新点却负责官宦选拨这一块去了,原本袁绍和袁家都认为这是皇帝向袁家表达的巨大的善意,这一块无疑是天下官员的最爱。

和坤号中国有史以来最牛的领官,而和大爷能领这么多钱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管理财政的户部主官,而是因为他主着史部官。

和坤住在皇城西刹海那边,那个胡同就是有名的补子胡同,因为来请托的官员都是补官的,穿着的都是补子官服,所以就被老百姓称之为补子胡同。

和坤的府抵又叫“娘家”,因为各省的官员进京第一个就是带着厚礼去和坤府上,就像回娘家一般。

据说,和坤在户部根本就没有拿过一分钱,因为皇帝看得紧,而和坤的钱几乎都是从官员身上搂来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增补官员这一块是多么的权要,就像现在的组织部一样,把着官员升迁的命门,是权要中的权要。

袁绍能任这一块表面上看来,皇帝是基于一来袁家的名声,袁家四世三公,四世都有人任三公的职位,这一代更是有二个国家级部长,门生遍布天下,名声溢满四海,用袁家来当着这个官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来,能打动袁家的东西皇帝手里有不少,但这一块是除了给基地(封外官)和给兵权之外皇帝最能拿得出手的了。

当初,皇帝任命袁绍的官职时,袁家就是这么考虑的来着。

今天,袁家的人算是明白了什么才是帝王心术,国手布子,皇帝这是早就看到了今天的这局面,拿袁家来当枪使呀。

而且这袁家这枪还不得不使下去,袁家要是这时不使下去,那袁家的名声也就不复存在了,别说四世三公了,就是四十世都有人当三公,那名声也没得在了。

“二位叔父,这次官员集体上表请辞,我等该如何应对,还望二位叔父拿个主意呀。”曹操前一段时间因为大汉国力蒸蒸日上刚闲下来而养出来的身段,这几个月又咻的一声瘦了回去了,头又白了不少。

曹操与袁绍两人关系从小就好,所以这回曹操腆着脸叫袁隗袁逢二人叔父也说得过去,但是这一声叔父可是叫得二袁胆颤心惊,曹操把这么烫手的东西丢过来,他们能不怕吗,可是问题他们不接还不行,袁绍管着这一块呢。

“自大汉开国以来,百官请表上辞的事不是没有,本朝就有好几回了。”袁隗见大厅里一片寂静,终还是慢吞吞的开口说下去了。

“我说嘛,这些不是人子的东西,搞这些东西干嘛。”袁隗一开口,袁绍就气愤的接过了话头,只是这一说,本来袁隗和袁逢二人都是脸色通红怒诉一声:“竖子,你胡说些什么了。”

袁绍吓得一跳,他少有看到父亲与疼爱他的叔父同时冲他火的时候,不禁一愣,曹操拼命的给他打眼色,也立马脸色通红,呐呐的向二人道歉,今朝就是当今皇帝时,百官却是经常上奏请辞,可那些都是他父亲与叔父带头的来着。

特别是在以前,十常待没死时,他父亲跟叔父更是请辞的急先锋,就像宋朝理学高压统治下的小姑娘般,随便动一下就是自杀以求名节,可不是嘛,那时,只要二袁动不动就像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小姑娘,动不动就上表请辞来要挟小皇帝。

后来,十常待挂后,皇帝的手碗越来越成熟,一手大棒一手甜枣的绝技更是出神入化,而在布局下又在贾诩这个阴谋家,和曹操这个布局圣下手逐渐完美。

再加上,这个皇帝的自尊心,也就是圣人所说的“妄人之辟”实在太过强烈,后来也就没人敢来这一招了。

一来,士族被皇帝搞得也没有那么齐心了,造不成以前那种一上表就是国家无一人可用的朝面了,二来,皇帝这人越来越不好说话了,以皇帝的自尊心,你要是敢辞,他就真的搞批。

想起这个,不少官员都会怀念十常待末死前的那个皇帝呀,那个皇帝虽然昏庸,虽然好色,但好歹是尊重士族的,少有对士族打骂的时候。

现在可好,这个皇帝是英明了,是厉害了,对士族嘛,要是不合他的意,轻则把你批得见不得祖宗爹娘,重则身死家灭,把以前的那一幅,只要你们不辞官,朕就任打任骂的友好态度都冲着泥脚子贱民去了,对贱民好得不得了。

可是今天不但来了,而且气势汹汹比之以往更是有一往无前的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样势呀。

最重要的是,现在,他可是管着这一块的。

“今是不同往日,以前大家辞官是为了国祚,十常待奸宦蒙蔽圣聪,那时百官一心为国,二位叔父更是身先士卒,号令百官,以国公之身,不畏奸宦与奸臣斗智斗勇。”曹操站起身来,冲着爆怒得冲着袁绍吹胡子瞪眼晴的二袁拱手说道:“如今奸宦得除,大汉蒸蒸日上,有些邪恶之徒却不顾国家安危,鼓动百官请辞,如今国家危难之际,还望二位叔父拿个主意。”

二袁听到曹操**裸的捧奉话,虽然脸皮上不免一红,但总比被袁绍说“不是人子”好多了,这话听得也舒坦,舒心,但是这主意嘛,还真的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拿得出来的。

一时之间,气氛又沉默了下来,这次士族是彻底的要跟皇帝撕破脸了,就算皇帝在这边,也没办法善了,皇帝要不同意他们请辞,那皇帝你就得开出条件来,以前是要么听我们百官的,我们留。要么听宦官的,我们走,你让宦官管理国家去。

现在是听我们士族的,我们留,要么你就自已一个人去管理这个国家吧,我们不奉陪了。利益完全不同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呀。

按理说,这种事情,谁都不好处理,连皇帝都不好处理,这个时候,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做法,可是,有什么事情能大得过百官请辞这件事情了?

没办法呀,没办法呀。

二袁把眉头都锁破了还是没有想到半点办法,心里真的想吼一声,为什么要做点好事就真的难,陛下呐,你说的那句话真是太对了,贪官不好当,清官更不好当,这清官,不但得用心做事,累得要死,还要防着那贪官来咬你一口呀。

这袁府里的气氛一点都不比西北的天气冷呀。

“贾大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袁绍看看二位长辈,二位长辈都是一幅死人了的铁青的脸,再看看同辈曹操,实在有些不忍心看下去,他现在不是曹操的对立面,跟曹操站在同一条战线,自然能设心处地的为人家着想,这个曹孟德,总有一天会活活累死,再看看最后一个人,说长辈那人没资格,说晚辈嘛他袁绍还没这资格,说同辈嘛,人家年纪又比他大,在皇帝身边也比他久,实在不知道是什么辈份。

但是看人家一脸的平静,古井不波,眯着眼,端做着身子,双手平放,要不是看他头上一头的黑丝,定会认为他是一个得道的高僧,而不是一个王朝的情报头子。

袁绍这一问,袁逢袁隗和曹操三人的目光也不禁的转到贾诩身上,看着贾诩的眼神都是目盯盯的,眼露希冀。

碰到这样的事,绕是二袁这个皇帝之下第一大臣都是心慌不已手足无措呀。

贾诩在四人要杀人的眼光之下慢慢的睁开了眼,可是贾诩却什么也不说,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就又闭上眼晴依如之前,打坐去了。

这下末说是三袁了,就是曹操都禁不住的有些爆露,正要重重的把手上的茶杯顿下去,就听到门外慌乱的传报声。

“老爷,二老爷,,,。”

“吵什么。”袁逢本就是心烦意乱,又被贾诩的态度弄得有些肝火上伸,听到家奴违反他一律不转喧哗,天埸下来也不转踏入秘室一步的命令,顿时恨不得立马就杀了这个家奴。

“老爷,二老爷,宗正府来报,宗正大人要见几位大人。”那名家奴显然也是知道二袁的恨不得要剥他的皮抽他的筋的想法,所以一进秘室还没等铁青着脸的二袁说话,就先把话说了出来。

啪。

曹操手里正要下顿的茶杯啪的一声摔到了地下,他终于明白贾诩为什么会这样了。

大汉一代宗正,大汉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历法家,数学家,继千古名臣膺之后真心不图名不图利天下为公,敢为人先,为民请命而数次被贬却忠心不改的一代名臣要去了。

总有些人,赤胆忠心,为国为民,一生劳苦。

总有些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被人理解,不被家人支持,却为国家耗尽他们最后一滴热血。

总有些人,他们重如泰山!

就像李膺胡广一般,纵使江山变幻,他们也依然受人尊重,受百姓爱戴,生祭死祭,生生不息,就如同如今还有李膺文公庙和胡广庙一样。

总有些人,他们重如泰山,魏魏而立,青山白水!

ps: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忙得晕头转向,莫说是一天几更了,就是一天一更也是勉强,所以时常断更,写得也不好。好在现在时间较充欲了些,所以今天二更一下,对不起诸位支持死马的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