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刚柔相透
作者:铁山杰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03

李林先问王腾以前学习过的格斗技术。王腾便将从小学过的格斗技术一一讲来。从少年时候学过的各种武术套路,到散打、拳击、空手道、摔跤、太极……,乃至军用格斗技术都说了。

李林等王腾每说一项,便要王腾动手演练。并问王腾自己领悟的要领。这种格斗方式的长处和短处。有没有可用于擂台格斗的地方。他只听王腾说,并不加以指导。

王腾从小学得很杂,基本上逮着什么学什么。只觉得似乎门门功夫都有可取之处,无论那种格斗技术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不管三七二十一学了再说。经常操练的是散打和太极这两种拳术,散打用来格斗,太极用来锻炼前后活动身体。

第一天,李林没有给王腾任何实质性的指导,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了解王腾自己对格斗技术的掌握上。

第二天,上午,李林继续给王腾上格斗技术课。

李林说:“格斗需要用力,力不足不配谈技。两人格斗,若绝对力量相差两成,力量小的一方格斗时必定捉襟见肘,难以发挥技术。绝对力量相差三成,武林高手也没用,力量悬殊,如壮汉搏小儿,小儿就算浑身绝学,也只有挨打的份。”

停顿了一下,李林又说:“力足方可谈技。两人体力相若,格斗肉搏便需要看谁的技术更高。你学的技术五花八门,世间拳技更是种类繁多,各有所长,为何不专心学习最有用的一种?”

王腾说:“我不知道那一种最有用,只觉得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李林笑道:“都有用那没错,格斗技术都有相通之处,你认为在哪里呢?”

王腾想了想说:“我想所有格斗技术都是让自己的攻击力量最大,并将攻击在恰当的时候打在敌人最脆弱的部位,以求造成最大的杀伤。”

李林笑道:“那么你能做到吗?”

王腾苦笑道:“学武的人谁不想达到这个境界呢。只是敌人不是沙袋,怎么可能让你随意打到他的脆弱部位。”

李林哈哈大笑,说:“你说得对,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便要教你随时可打到敌人的脆弱部位,或者说让对手全身都成为脆弱部位。”

王腾大奇,心想:“世上那有这样的事情,对手一个个刚筋铁骨,怎么可能全身都成了脆弱部位。”

李林说:“先说如何让攻击力量最大。人体自有人体的结构,顺应人体结构的发力便可以让攻击力量最大,也就是最高明的技巧。中国武术有很多形意拳种,模仿自然界野兽,虽有‘出奇制胜’的效果,但并非格斗正途。因野兽不是人类,适合野兽的发力并不适合人类。鹰无拳,只能用爪,人有拳,何必弃拳用爪?所有形意拳术,都有一致命缺点,凡摹仿动物的,都不能做到‘势圆’,模仿动物的发力都比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力要小。所以要让攻击力量最大的格斗技术就是适合人体结构的发力,而人体的关节种类有限,能够全力发力的关节动作也并不多,学起来并非难事。”

王腾一听,连连点头,觉得李林说得很有道理。

李林顿了顿,又说:“人的脆弱部位格斗者都知道。中国武术中的‘太极拳’称得上纯粹技术的极限。关键所在就是善于‘以柔化刚’,善用敌人自身身体的局限。格斗是两个人的事,而人身体关节、骨骼、血管、神经都有其局限性,妙用这些局限便是格斗的巧妙所在。”

停了停,李林又说:“但‘太极’的杀伤力不够致命,且强调近身攻防,多用手少用脚,肢体硬度更不足,所以武术练习者可以用来日常训练。擂台格斗的拳手则个个力量惊人,格斗距离多在腿距范围,肢体硬度超过铁石。彼此格档尚且困难,再用手来挡脚,纯粹自找苦吃。擂台格斗一旦近身,就转化为残酷肉搏,挖眼、扼喉无所不用其极,此时即使是‘太极’这样高妙但斯文的技术也无计可施。”

李林脸色变得严峻,沉声说:“所以擂台格斗就是要假设对手没有‘脆弱部位’。而把自身的攻击力提高到让敌人的任何部位都是‘脆弱部位’。即使是最坚硬的头骨,也能一击而碎,如此一来技术也就简单了许多。这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但你要想成为拳王,生存下去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

王腾心中纳闷,问道:“如此威力,谈何容易。普通人的肢体骨骼当然可以一击即碎,象我们这样学格斗的人,抗打击的能力都提高不少,骨骼硬度都非常坚硬,如何能够一击即碎?就算打碎,那不是自己的骨头也要被打碎?”

李林笑道:“问得好!人体有软有硬,击硬当用刚,击软当用柔,击脏当用透。擂台格斗主要使用刚、透二技。至于柔劲,如太极之柔,主要用于切磋,格斗用柔则太险,柔劲非常高妙,但擂台格斗很少直接使用。”

接着李林便开始训练王腾刚、柔、透三劲的格斗技巧。

康巴训练营的刚劲训练非常简单。也就是踢技、拳技、膝技、肘技几种。每一种和武术散打都差不多,不过是更为凶猛和精练。对速度和角度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求高速、连续,而且强调在任何角度都可以连续重击。

柔劲训练主要是拿碗、锁喉、插眼、反关节、地面纠缠。柔劲主要用于超近距离的攻防和彼此都倒地情况下的扭打。柔劲因为距离太近,肢体运动空间有限,无法发出最大的力量,所以强调的是抗衡和制约。

透劲是训练的重点,也是康巴训练营的技术核心之一。康巴训练营不同于其他几个训练营最重要的地方也在于此,康巴训练营的创始人李氏兄弟来自中国,继承中华武术的传统,对穿透性打击非常有研究。

李林说:“武术中的“透”,是指能够将攻击穿透对手的防御,将力量透过敌人具备抗打击能力的肌肉和骨骼,直接震荡敌人脆弱的内脏,以达到杀敌制胜的效果。这是中国武术的精妙之处,也是其他国家拳术远远没有达到的境界。“

李林见王腾一脸迷惑,笑道:“研究透劲的中国武术很多。武术家李小龙当年便醉心于此,苦练多年“寸劲功”,有一定成就。“寸劲功”也成为李小龙克敌制胜、百战百胜的杀手锏。李小龙当年和各派名家格斗,不管是欧美各国拳王,还是日本的空手道、柔道高手,或者是号称五百年不败的泰拳大师,无不战而胜之。关键所在便是李小龙不但格斗的基本素质过硬,而且更掌握了中国武技的高妙功夫——透劲之一的‘寸劲’。中国武术门派五花八门,少林和武当成为两大代表。这两大武术格斗门派在透劲的研究上都有共通之处,寸劲功和棉掌便是这一高妙技术的具体运用,都属于广义的‘透劲’范畴。”

格斗者要打出透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基本素质的异常扎实,否则即使打出了透劲,杀伤力太小也就没什么价值。有的武术高手掌握了这些高妙的功夫,对付普通人有余。但苦于力量不足,上擂台格斗即使打中对方却不能致命或让对手丧失战斗力,而自身抗打击能力又太弱,待对手反扑攻击,自己不过才挨一下就或昏或死,那也就没什么意思。

基本功扎实以后,就要明白透劲的原理。

透劲实际上出自于对人体结构的精妙研究。所以透劲的威力只限于人体,而无法作用于无生命的物体。作用于人之外的其他生物身上威力也大减。根本原因便在于生理结构的不同,导致这种强调彼此作用的“劲力”无法发挥效果。

透劲的诀窍便是一个“震”字,唯震能透,无震便谈不上透,搔痒而已。透劲的秘诀在于攻击者巧妙发力,发力后引起对手自身身体产生反弹,并由此产生震荡。

悬一个沙袋在空中,用拳猛击会将沙袋打得左右摇晃,而透劲需要将沙袋中的沙不打紧而打松。不但如此,沙袋摇晃的幅度还需要控制得非常小,这和普通打沙袋要求晃动的幅度越大表明劲力越大正好相反。透劲训练要求的是将沙袋打得晃动的频率越高越好,而且晃动幅度不能超过5度,里面的沙要越来越松,而不能越来越紧。

两人相斗,若攻击者大力击打对手躯体,对手势必用力抵抗。若攻击力量太大则对手会倒地或退步,攻击的力量自然得以削减,内脏也就不会受伤。要让对手内脏受伤的办法,一是提高肢体硬度和攻击速度,力求突破防御,强攻入内。二是利用透劲让对手机体产生“自杀式”反应。

透劲的发力讲究不让对手倒地或退步,力量控制在让对手平衡感失去但实际又未真正失去平衡之间。

比如一拳打在对手的胸部,发力时间长度和绝对力度不可以让对手需要倒退或摔倒卸。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力量尽可能的大,但是作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小。对手躯干被击得后仰,此时对手的神经和小脑将出于生物本能调动肌肉和关节将上身前倾以控制平衡。对手前倾时,攻击者需要快速收回拳头,不可以让对手接触到,对手上身前倾后平衡又失去,小脑和神经又调动自身肌肉和关节将上身后仰。

如此仰倾往复,时间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用高速摄像机摄影,便可以看到被“透劲”击中的人体在数寸距离内急速地前后震荡。格斗者的小脑反应速度一般更快,肌肉也更结实,又处在格斗状态,全身兴奋度极高,震荡的频率也就比普通人高得多。

这样的震荡对处在悬挂状态的人体内脏损害非常大。内脏不但彼此撞击,而且会碰撞体腔内部骨骼。生物自然进化过程中很少碰到这样的震荡情况,抵御力非常小,人体的内脏根本经受不住自身体腔如此震荡,很容易导致昏迷甚至内出血死亡。透劲的威力也就在于此。而对手肌肉、骨骼的抗打击能力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透劲因为发力特殊,和普通格斗动作差别很大。以拳来说,便更加强调腕部用力,腕部用力便是打出“寸劲”的关键。腕部肌肉强度和反应速度,拳面硬度是寸劲训练的关键。寸劲发力来自于腰部,但是要达到“震”的效果而非击倒需要碗部力量的配合,而且需要收发自如,力道刚猛冷脆,对瞬间爆发力量的要求极高。

李林最后笑道:“我之寸劲,敌之寸震,便是透劲的灵魂所在。”

王腾听了李林的论述演练,心中狂喜:如此中华绝技学到手,还怕不能天下无敌吗。

从此后,王腾每日跟着李林苦练中华武术刚、柔、透绝技。

半年之后,王腾的格斗力量已经达到摧金断利的程度,格斗技术也日趋圆熟。

他拳脚打出快如闪电,角度刁钻难防。刚劲发出已可以将铸铁水管一踢便碎。柔劲发出数十秒内便可将对手上下肢关节全数卸掉。透劲发力还需磨练,但已经可以将沙袋中的沙子打得疏松异常,晃动频率高达每分钟上百次。

他体内的“智慧之剑”已经拔出。这把剑不同于“血肉之剑”,需要智慧的头脑,而不只是筋骨的打磨。这把剑是蓝宝石做成的,剑面发出深不可测的幽幽蓝光,这把剑是学武者的福音,也是诱惑学武者偷懒的借口。

学武的人,要取出“血肉之剑”异常痛苦。而要找到“智慧之剑”虽然艰难,但寻找的过程则要舒服一些。因“智慧之剑”是符合“坤道”的。“坤道”很宽厚,只要你用心思索,他便会给你一点甜头。同时不断诱惑学武的人不要去取符合“乾道”的“血肉之剑”。

武者很多经不住诱惑,专心去取这把“智慧之剑”,苦思技术而忘记了素质。却不知“坤道”如水般柔和,但却浩淼若海,下水容易涉海难。学武者一旦身处“坤道汪洋”,要寻找到真正正确的方向比攀登“乾道之山”更难。许多学武的人一生求索不止,最后获得的却只是大海中的几勺海水,难以拔出插在“坤道汪洋”最深处的“智慧之剑”。

王腾有了“血肉之剑”,又拔出了这把“智慧之剑”。双剑在手,豪情自然而然鼓荡胸际。不过他还需要进行最后一门课程的修炼,在那里,他要将“血肉之剑”和“智慧之剑”融化,重新铸造一把“精神之剑”。有了这把融会乾坤精气的“精神之剑”,他便可以和群雄逐鹿,问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