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合同工,又一个栖身地
作者:邹安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58

李家沟水库大坝,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就筑成了。我告别了我们曾经同甘共苦的连队干部和战士,又回到了我的老巢。

马上就要过年了,明年又将漂流到何方?我一遍茫然。正在这时,回家过年的吴凡赤又来到我家,给我苦闷的生活带来了一些生气。他天花乱坠地吹他的打工奇遇,他滔滔不绝地谈他的打算。说得我都有点想和他一起去打工,过一种浪漫的生活了。

我曾经在水库工地碰见过我的初中同学马林,他在当水库测绘员。他说,如果吴凡赤再到我家,就一定要我引见给他,说不定,水库完工后,他会同他一起去漂流。所以,第二天我就和吴凡赤骑着破自行车到了马林家。他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又是杀鸡,又是割肉,又是买酒。吃得酒足饭饱之后,他就带我们观山望水,说大话。末了,吴凡赤就说他想开后门,帮生产队买一架手扶式拖拉机,生产队就可以一年不收他的钱,照记工分,但资金还有点缺口。马林就慷慨地说:“哥们,要好多,一句话的事!我这几年在水库上干,也存了点钱,兄弟借给你。”

吴凡赤说:“12o元就够了。”

马林就从钱包里拿出一叠钱,数了12o元给吴凡赤。吴凡赤拿着钱就要走,说,不及时去买,怕夜长梦多,他都已经送了两斤天麻给省机械厂的销售人员了。

我们也没在意,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可春节刚过,马林就觉得不太对劲,他找到了我说:“他真的是帮生产队买手扶式拖拉机吗?该不是在外面风流,把钱用光了,交不上生产队的钱撒的谎吧?”

我说:“不会吧?我们是多年的老同学,他忍心骗我们吗?如果你不放心,我们就骑车去找他吧?”

于是,我俩就骑车找到了他家。他父母说,他走了。问到他帮生产队买手扶式拖拉机的事,他父母都说不知道。马林说:“我们受骗了!”我气不打一处来。要知道,12o元,当时是一个普通工人四个月的工资,一个全劳动力,一年在生产队的工分钱。

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过几天再来。

在快离开他们生产队时,我们碰到了过去同吴凡赤拉煤来过我家的郭大勇,他证实了马林的猜想。说,吴凡赤到处借钱,用来交生产队,后来不知从那里弄到钱,交给生产队后,他父母才把粮食分回了家,而且,没等到过年就走了。

我俩互相埋怨着回家,一路上的吃喝都由我包干,幸好,水库上还了几十元钱的补贴费给我。我们约定元宵节前再来找他,因为马林认定他没离开家,至少要元宵节后才走。

我们又在农历十二这天,跑到了吴凡赤家。两个老人说他们也没办法找到他,就把他放在屋里的那件驼绒大衣,一件雨衣,一卷导线和两本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给了我们。我们也不忍心为难可怜的两位老人,就气愤地回了家。

后来,我动员中学校长买了雨衣,社办企业买了导线,一共卖了3o元,我自己贴了3o元,一共凑了6o元给马林,算是我们各负一半的责任。

至今,我们都没有再见到过吴凡赤。这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被骗,而且是我的同学加画友。若干年后,我在省城学习时,居然碰到了马林,他正在帮我一个同学贩运蔬菜到新疆去卖,我们再也没谈那钱的事了,但我们的心里都有些不痛快。几年后,听郭大勇说,吴凡赤在边远的一个县城开了一家工艺美术店,还娶了妻,生了子。不知我的同学、画友吴凡赤现在对他当时的行为有何感想,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原谅他,我们都是从那个艰苦无助的年代走过来的人。

再说,正当我很气愤地拿着吴凡赤的父亲给的东西,放在桌上想法怎样处理他们时,我的四姐夫串门来了。我收好这些使人讨厌的东西,走了出去。四姐夫高兴地给我说,你又有好差使了。我接过他手里的纸条看,原来是公社党委通知我到区供销社炸药厂上班的通知书。

虽然看到通知我到工厂上班有些惊喜,但仔细一看是炸药厂,就有些后怕。四姐夫解释说:“你怕什么?水库完工后,炸药厂早就停产了,现在是生产高科技产品54o6有机肥料。区供销社来招合同工时还说要文化高的,好多人都想去呢!”

于是,我才把心放了下来。

我又成了一名合同工,我又用我的破车,驮着我的被盖和那个跟随我多年的宝贝木箱到了炸药厂。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位于两个小山之间,只有几十间小青瓦房的破败工厂。这个厂,曾经在修水库的几年间红火过。据说有的人要买点雷管、炸药之类的回生产队开山,修梯田梯土用,或炸鱼时,要到区上很多个部门盖章,当然也得有一些表示。水库修成后,就停产了。

后来,区上为了推广s大学生物系明的,能使土壤疏松的54o6有机肥料,炸药厂就成有机肥料厂了。

我逐渐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使我耳目一新。原来,一个只有十二个正式工人的小厂,竟有一个厂长,一个书记,两个技术主任,一个会计,一个出纳,还有一个保管员和伙食团长,只剩下四个人当老百姓。后来,为了生产高科技肥料,又到十二个公社招来我们十二个合同工人:五个男的,七个女(都是未婚的下乡、回乡知青)的。现在,我们的龙门区供销社54o6厂共有员工24人。

我很吃惊有这么多干部,一个老工友告诉我,不要小看这些人,他们都有不凡的来历。

长得五大三粗,口直心快的祝直昌,曾经是龙门区的区长后选人,但因没入党,而且为人正直,不会官场交际,最后只当了一个民政干部。成立区革委时,也没为自己谋到一官半职,到推广54o6有机肥时,区革委派他当54o6有机肥料厂厂长。这人没想和书记争什么,只想认真完成党叫给的任务,等待伯乐提拔。

我们厂只负责从县农资公司拿回菌种,用琼脂等做培养基繁殖第一代产品;再用米饭等做第二代培养基,繁殖到第二代;各公社社办(现在叫乡镇)企业再买回去,用油枯、麦夫等做第三代培养基,生产出54o6肥料,再让各生产队买回去使用。因此,各公社社办企业厂就需要技术指导,我们的祝厂长就负责对外宣传和技术指导。他的工作主要是对外,但有时也为产品质量与书记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