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讨伐袁逆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69

公元一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袁术赀传国玉玺,于淮南寿春称帝,封国大成,建号仲氏,成为自东汉建立以来,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独开天地,另辟一家的新姓君主。

此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比之袁绍所立义帝的影响更巨。毕竟,刘和亦属汉室,袁绍虽是假立义帝,有所僭逆,但好歹仍尊刘氏。袁术此举,则是直接将他们袁氏划入到天之骄子列中,同刘氏平起平坐起来。

袁术此举,可谓让他们家祖宗八辈的坟上都冒了青烟的同时,也是打破了天下人的“禁忌”,使更多的人有理由站出来,一边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边拉杆子扯大旗称王称帝!

袁术自立之举,不出半月,已是传得天下人皆知。

于京城得此堪称噩耗的消息后,王允不禁有些心颤;想想王成早几日的来信,竟是先知先觉的提到“袁术行将自立”,于是竟又有些疑惑,未知自己这无所不能的义子,何时又添了“未卜先知”的神通!

当然,王允有此疑惑,只因其未曾想到,“袁术自立”这出闹剧,竟是王成与诸葛亮在背后一起策划和导演的!

不过,得到这则惊天消息的王允,未再于王成怎样知晓这件事上纠结,亲往帝宫,拜谒唐妃,乞求“代执政”当即招呼群臣,升殿议事。

于是,亦知事关重大的唐妃,便即着令百官,往德阳殿集结。

百官集齐之后,王允出班奏言,证实了“袁术自立”的消息。

百官闻之,具皆惊叹,左右互议,唏嘘不已。

王允不顾殿上嘈杂,跪与唐妃告曰:“袁氏一脉于我大汉确有功绩,但历朝先皇皆已加恩,方使其一门有今日四世三公之美誉。然袁绍、袁术二人狼子野心,不思报恩,反行篡逆,先有袁本初假立刘和,今袁公路又变本加厉,自立为帝,如若不伐,则天下人依样学样,天朝将再无宁日矣!”

亦是知礼的唐妃,完全能够明白王允的意思,便道:“京中兵不满十万,粮不过千囤,未知老司徒欲要伐恶,可有什么高见?”

王允自己根本不用想什么“高见”,因为“高见”,王成和诸葛亮已经替他想好了。

于是,王允便依王成前者信中所述之机,道与唐妃和朝上众人到,“现今京城实力虽是不济,但是我们可往兖州刘岱处,请其援军,共伐逆贼!”

唐妃闻言,疑虑道:“岱卿这几年,于兖州休养生息,一副知足自保的模样,未知其肯轻易出兵否!”

王允道:“现下事急,不伐袁术则天无宁日,故当先取刘岱族中子孙往京城,继给尚且无后的陛下为嗣,然后再以九锡相赐,则受此重恩之下,信刘岱必倾兖州之军往淮南剿贼!”

闻言,唐妃犹疑的道:“此封太厚,是否为过?”

王允解道:“过与不过,总是好过再多出来一个皇帝!”

闻言,唐妃无语;百官亦是禁声。

此时,大将军杨奉适时站了出来,跪与唐妃道:“皇后娘娘放心,既是刘岱不肯出军,微臣也必当引京城之兵讨贼,誓死捍卫皇威!”

唐妃看了看杨奉,心道,“话虽说的漂亮,可问现下,我们可是有那个能力?”。

而后,无奈的唐妃便也只能无奈的与王允道:“既是大将军也有伐贼之心,便按老司徒的意思办!”

于是,接下来王允便急教黄门侍郎王凌为钦差,按国礼备了九锡,并拟好的圣旨一起持往濮阳,下与刘岱。

书说简短,王凌知道事急,很快到得濮阳,见到刘岱,将九锡受之。

刘岱受惊非浅,将九件代表“王霸之业”的锡器一一郑重由王凌手里接过,大礼谢恩。

继而,王凌代帝宣旨——取刘岱族内子孙中贤者一人往京城,继与陛下为嗣;并令刘岱即日整军,速往淮南讨伐僭越逆贼袁术。

被带了“高帽”的刘岱,自然是“戴高乐”的不亦乐乎,领旨谢恩,将王凌奉为上宾,安排往“高级会馆”,前去休息;而后,刘岱迫不及待的急召文武于兖州刺史府大堂,商议出兵淮南之事。

文武集齐,刘岱将九锡向群臣一一展示,并亲自将圣旨一字一句的与众臣复读了一遍。

众臣闻言,大部分人纷纷上前,施礼给刘岱贺喜。

此时,司马懿见得刘岱颜状,心下一惊,急急站将出来,正色问刘岱道:“可问主公可是欲要遂旨,往淮南去讨袁术?”

刘岱闻言,双手抱拳往天上一举,道:“蒙陛下如此重恩,岂有抗旨不遵之礼?”

司马懿闻言,急道:“主公,可知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可比什么?”

刘岱闻言,疑道:“比之什么?”

司马懿言曰:“鹿耳!”

刘岱及手下群臣闻言,未知司马懿何意,都是有些惊异的看向司马懿。

继之,司马懿又问刘岱道:“那主公可又知徐州的曹操可比什么?”

刘岱闻问,有些懊恼的摇了摇头,道:“我管他比作什么,关我屁事?”

司马懿见刘岱并不开窍,便道:“曹操,虎狼也!前者,其空手入得小沛,只屯兵不到一年,便将陶谦并之。故现下若使其安心盘踞徐州,与我兖州为邻,则早晚必是大患!故此时我们当乘袁氏兄弟和睦,共伐徐州之机,乘隙往徐州得利,此为连鹿拒狼,共除后患之计也!故请主公将朝廷之旨弃之一旁,速发重军往徐州,去取曹操!”

刘岱闻言,终是明白过司马懿的意思来,大惊之下,怒骂司马懿道:“司马懿,你个目光短浅之徒,可问你司马一家世受汉禄,今下怎么却是在此教我为逆?可问现今陛下取我刘岱子孙往京城为嗣,将来但若我之子孙可继帝业,则于我是何等荣耀?刘岱岂不亦要青史留名?你却何故只引我计较于一州之地?尤其曹操之父曹嵩与我同朝为官多年,曹孟德现下又是屡倾正义之师,相抗僭逆之贼袁绍;故我若依你计,同二袁伐曹,岂不是也成不仁不义的僭逆之徒和背信弃义的小人了吗?快快滚将下去!”

司马懿闻言大骇,但却仍不死心,上前跪倒,谏道:“主公切不可为逐鹿健虎之事啊!否则我兖州危矣!”

刘岱闻言,更是义愤填膺,怒与左右道:“于我将这狂言之徒推将出去!”

众小校闻命,上来架着还在跪着的司马懿,便即拖出堂去。

而后,刘岱没好气的与身边的司马望道:“伯达,你当将你二弟好好捐于家中几日,使其闭门思过!”

司马望闻言诺诺。

受了九锡的刘岱,又得选送子嗣进京的殊荣后,实可谓位极人臣,故思报国恩之下,急急调兵遣将。

首先,刘岱发书陈留太守张邈,问询其手下大将典韦,“此时可是安健?”。

三年前,刘岱讨伐汝南之时,典韦因过度饮酒,导致“胃穿孔”,只得在陈留静养;使刘岱的“五虎将”在被吕蒙打成了“五鼠”之后,无人可用;气得刘岱将张邈好顿臭骂后,好悬没取了脑袋的张邈,再也不敢教典韦随意饮酒了,给典韦下了“禁酒令”,又好好的“看顾”起来。

于是,而今接得刘岱书信后,张邈半似炫耀、半似邀功的回书与刘岱,称“典韦安健异常,只待主公调用!”。

刘岱接得张邈的回报,大喜,便令陈留太守张邈起军三万为先锋;教广陵太守张超引军两万在陈留军左,山阳太守袁遗引军两万在陈留军右,先期向汝南发来;而后,刘岱又使东郡太守乔瑁起军两万、济北相鲍信起军一万为后合,押运粮草军械;刘岱自己则是倾濮阳十万兖州军为中军,引着手下文武,浩浩荡荡向汝南发来。

大军发离濮阳之日,司马懿于濮阳南门跪阻于刘岱车前,进言道:“主公,切不可往淮南矣,去则有失!”

刘岱闻言,本是很好的心情,忽然象是菜里吃出个苍蝇一般恶心,与身边骑马相随的司马望训道:“不是教你使其于家中思过吗?怎么今番却又来这里捣乱?”

司马望诺诺,不敢出音。

于是,刘岱教人将司马懿拖到道旁,不理不睬的驾车而去。

刘岱的车架行过,司马懿身边亲随王祥上来,将司马懿由地上扶起,替其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与道:“主子,您的心已是尽了,主公既是听不进去,我们便只回府(司马望的主薄府,司马懿一个小小从事,又不得刘岱待见,是难有府邸的!)!”

司马懿闻言,则是有些倔强的道:“你去回府备马,我们相随主公,往汝南去!”

王祥闻命,实是无语,“……”。

<!--#include file="/ads/we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