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友”重逢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352

孙坚大军北上之后,周瑜留于庐江,同吕蒙、吕范布置沿江烽火,以及庐江守卫,谨防柴桑的北伐军“后院失火”。

另一边前出的孙坚,始终对自己能够“合理分配”,将资源“最大化”,而感到满意

孙坚出战庐江的消息很快北传,至达徐州。

曹操接闻之后,不禁叹道:“未想孙文台却是如此着急!”

荀彧摇了摇头,接言道:“既其已出,早先原有会盟之约下,我等亦当往寿春了!”

曹操点了点头,道了声“好!”,说:“我们这便也去,可看孙文台尚与我等留有汤否!”

而后,曹操便召及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齐往淮南界上的青州兵大营而来。

孙坚北进、曹操南来的消息先后传至寿春后,闻信的袁术纵是再为狂妄,面对南北同来的两只猛虎,亦觉头大,只恨恨道:“我与曹操向来有隙,今其伐我不足为奇;而孙文台乃我故旧,却使刀矛向我,实可恨也,我不亲征,难平胸愤!”

而后,袁术便使张勋为都督,乐就、陈纪、梁刚、李丰为辅,引十万人马往徐州界上去迎曹军;自使纪灵、荀正为先锋,欲亲引十万大军南来应战孙坚。

闻得旨命,丞相阎象出班奏曰:“今孙、曹两家共来夹击寿春,实我大成建立以来,最为危急之事。今欲退敌,两面相迎之下,必还得分个主次——先主后次,先后退之,方为上策!”

此时,胸中实是盛怒的袁术与阎象道:“朕如此分兵,正当是分了主次,守住北方,先击孙坚。未知丞相却是何意?莫不是教我先放一家,却引二十万大军先往北、或先往南乎?”

阎象笑了笑,道:“非也,此时寿春之势虽急,但非极危之时,还未须破釜沉舟。只今孙曹结盟共来,我军不当自恃勇猛,亦当用盟也!”

袁术闻言,一挥手,急道:“丞相莫要再卖关子,直说便是!”

于是,阎象便道:“孙坚由庐江北上石亭,倾六万兵而来,今庐江空虚之下,陛下当使黄祖往袭庐江,则庐江一破,孙坚军失根,其不攻自破也!”

长史杨大将闻言,禁不住道:“此正妙计也!”

袁术闻言,眼珠转了转,点了点头,道:“好!”

而后,袁术便先作书与黄祖,请其引兵往寿春;接着,便纪灵、荀正为先,自领杨大将、袁胤、陈兰、雷薄等人引十万大军向南来迎孙坚;张勋、乐就、陈纪、梁刚、李丰等便也引军北上,去迎曹操。

三月北行,十日后,柴桑大军便及寿春界上。

此时,袁术所领十万大军已然接迎而至。

不过,比之袁术大军的来迎,使统领柴桑大军的孙坚更为高兴的是,北方传来消息,说曹操已亲自到了淮南前线。

于是,闻报的孙坚与众笑了笑,曰道:“怎样?吾说曹孟德必不相欺吧?我们今日扎营,明日便即进击寿春匪军,给青徐之军做个样子看看!”

众将士得了此等“利好”,亦是士气大振,许多当日同孙坚共赴国难(李郭之乱)的老兵,便与年轻军士道:“当日曹操为平原太守时,其军便即严肃威猛,今为徐州牧,必不输于当日,与其为盟,则不至麦熟,吾等便可归乡矣!”

众军士闻言,心中皆宽,不觉露出笑意。

于是,孙坚军上下,便是带着这样一种好心情,准备第二天与袁术军的对战的。

翌日,十万淮南军同六万柴桑军于淮南平原上对齐。

虽六万之数邀于十万近一半,但“心里有底,做事不慌”的情况下,柴桑军的士气反倒更胜一些。

两军对阵,少不了各自主将要出来废话一番。

于是,淮南军与柴桑军的头头——袁术与孙坚便即来到阵前。

数年未见,虽是当了皇帝,但袁术与孙坚却还“和蔼”,道:“文台老友今北上探孤,何故举兵?”

孙坚则是横眉道:“自当日洛阳城下伐贼,与你借粮,却是不与之下,你我早已失了情谊。(可看前面“淮南米贵”一节)而今,我的眼中便只有僭越国贼,未有老友!”

闻言,袁术愣了愣,实不想孙坚将这陈年的“糗事”抬了出来,便即辩道:“实是未想竟由此事使你我生隙,则现今只文台撤兵,归回柴桑,至淮南米熟,我自当送万石过去,以示补救!”今淮南两面逢敌,袁术也是说了“割地赔款”的软话!

孙坚闻言,已见袁术心虚,呵呵一声冷笑,霸气的道:“不必了,只待淮南米熟,我便自当取之!”

袁术闻言,实已知孙坚有并吞淮南之意,大怒道:“竖子不肯听孤良言,必不得命还柴桑!”说罢,袁术也不过自己“千金之躯”,竟取肋下宝剑,纵马来劈孙坚。

孙坚在三国兵器谱上乃是排得着的猛将,也是号为“江东猛虎”,见袁术在这里与自己“鲁班门前弄大斧”,也不嗔怒,只取肋下古锭刀,来迎袁术,欲在阵前便把彼此二人多年的“恩怨”了解!

两家主公于沙场当中行“将斗”之事,实古之少见,柴桑军与淮南军皆是看得呆了。

不过,未待两军多呆一会,孙坚便毫不客气将袁术的龙冕砍了下来。

若袁术非为七尺之人,而是身长八尺或者九尺,则其头已被孙坚削下一半!

龙冕落地,头发散乱于面前,袁术实已将三魂七魄惊出九霄云外,大惊失色之下,只将宝剑当了暗器丢向孙坚后,便即拨马向本阵逃来。

孙坚见得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肯使之错失面前,飞马便追。

只袁术马好,兼且个矮,身量轻,始终与孙坚保持有一段距离。

而非为临敌大将的孙坚身上并未背有弓箭,不然以现下袁术与孙坚的距离,既是王成来了,也能把袁术从马上射下来!

且说两军相距不远,孙坚只追一会,便将及淮南军阵前;此时,淮南阵中早已有人反应过来——纪灵、荀正拍马而出,来救袁术。

见敌有二将出来,孙坚不敢再行恃强,便也拨马归还本阵。

此时,见得孙坚贸然出击,柴桑军阵中也出二将——孙策、黄盖,来接应孙坚。

至得沙场中央,放过孙坚,只孙策、黄盖截住了纪灵、荀正。

按理来说,孙策、纪灵皆有勇武,确有一打;黄盖、荀正半斤八两,也能对付;但四将相迎、错进错出之下,分别“配对”没有成功,孙策迎上了荀正,纪灵对着了黄盖!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