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宋
作者:卿诗青丝      更新:2020-01-21 02:11      字数:2173

商纣王曾修高楼,因其极为高耸,如等天台,故称摘星。宋人全然不避,常以此来名高楼。

摘星楼。

楼口负责把守的侍卫让开了去路,宋文丰走近二人后,才有心思俯瞰京城美景。

正对他的皇城周长五里见方,城门泛着金光,壁垣砖石间镌龙凤飞云装饰。远远望去似建有楼台殿阁,飞檐高架,气势非凡。来不及细看,便被人叫了名字。

“宋兄此来可是有事?”赵贺起身而问。

“呃。也无甚要事,只是……”宋文丰原先是想打他的秋风,现在多了个人,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哦。你看我忘了介绍,这位乃是赵某表兄,赵瑗。”

宋文丰闻言暗道:表兄,表兄。应该是娘那边的兄弟,怎么也姓赵?难不成是赵明诚他们家的?可又不对啊……

不待他细想,得了介绍的男子也站起身来,“宋举人的名声,早已传遍了京城,某恨不得见,万没想到却是今日。”

“兄台之名如雷贯耳,如雷贯耳。”宋文丰实在是没听说过他,便客套了一番。

“哦?宋举人如何知晓?”赵瑗笑道。

“呃。如赵兄这般,宋某可是第二次见了。”宋文丰挠了挠头,想起了室友何允文,当初也是这样,现下索性直说,“实不相瞒,在下未曾听闻足下。足下称宋某已在京留名,某便回之。如此而已。”

“宋举子倒算诚实,只是这虚言客套的话,还是留给旁人吧。”赵瑗淡淡道。

“呵呵。”宋文丰挥之一笑,对其不置可否,叫赵瑗的男子,展露出一番高冷的傲度,着实惹人不悦。奈何其是端王亲戚,宋文丰便没再纠缠。

“你二人……哎,表哥啊,不是我说你,宋兄也是好意,你又何必拒人千里。”赵贺急忙打着圆场。

“呵。某以为宋公子乃奇士,万不会同那些凡夫俗子一般,没想到今日一见,却也是盛名之下……”赵瑗闭着双眼,那模样着实令人生厌。

“好。好。好。宋某是来此讨教端王一事,问后便走,绝不会在此碍眼。”宋文丰不愿再理他,走至赵贺身旁,“赵兄,宋某有一久未拜问的长辈,若是近日前去拜访,所带何物为好?”

“这个……一般来说,是看长辈的喜好,若是两家交情深厚,则……”

不待赵贺说完,赵瑗冷冷地丢出一句,“授人以惠,宋举人可是要去求官?”

宋文丰闻言忿叹:“宋某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少有恶人。今日与你这姓赵的,竟是难有共言。”

“大胆!”侍卫呵道。

“又大胆。你烦不烦呐,我又没说你家端王,大什么大!胆什么胆?我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某虽不是大夫,可还算是个有功名的文人。怎么?在这京城天子脚下,话都不容人说了?”宋文丰看着面前之人,“赵瑗,赵大公子。你可知宋某将礼送去何处?恐怕不知晓吧。”

“尔等先退下。”赵瑗挥退侍卫,“哦?宋公子可是要去哪位府上办事?赵某人或许能帮衬一二。”

“杨府。亡兄丈人家。丈人早已赋闲在家,宋某可是去求官?”宋文丰淡淡道。

“哦——原是如此。我就说嘛。”赵贺恍然,故意拉长了语调。

“宋公子求不求官,某不知道。但某知足下携通判之女私逃,可有此事?”赵瑗岔开了话题。

“有啊。如何?”

“如此,依大宋律……”

“律个屁律!律里说杀牛犯法,你可听说有人因此入狱?律里禁养**,来来来,咱们跟着端王去这内城里走走!去看看!到底有没有!”宋文丰今日还是收敛了许多,没有立刻发作。

“诶——宋兄不必如此。”赵贺连忙道:“宋兄只是爱说实话,没有坏心。”

赵瑗脸色如灰,没有接话。

“律里还说,不可弃马从羊。可全大宋都知道!不对,连辽、金都知道,我宋内养羊废土,为何?吃羊肉嘛,反正大家都爱吃,吃嘛,卖嘛,一起赚钱嘛。马也不用养了,等着辽、金来欺负咱们嘛,反正给钱就是了。我宋啥都缺,就是不缺钱嘛。”宋文丰对最近几年新启的“羊马司”非常不满,都是些什么东西,明面上罚着违律牧户的款,转手又卖给他们羊崽。诸般逆行之事,激起民怨忿忿,不知为何,却是无人过问。

“哦?宋公子以为我大宋缺马?既如此,为何这京城里又随处可见车马店。”赵瑗冷笑道。

“不知赵公子是考我,还是在强词夺理!寻常马匹和战马有何区别,你不知道?难道还要用宋某教你?”宋文丰睨了他一眼。

“狂徒——”赵瑗拍案而起。

“别跟我扯这些,宋某观足下也是有官身的。上个月海陵王完颜亮借着汴京失火为由所上之国书,你可看了?”宋文丰越说越是激动,嘴炮大开。

——“别跟我说没看,我当时在来京路上就听说了。你说说,你是个啥嘛!吃着官家的饭,可抄着哪门子心?如今人人皆可进谏,你可曾上了谏书?”

——“赵贺你也别乐,你好歹是个王爷,天下人皆言你是个闲人,你便当真不管事了?北面的海陵王,呵呵,不出两年其必有大动,到时候有你们好受的。亲爱的宋老爷们!”

——“不信?行,咱们走着瞧!现在武帝余威尚在,别国尚且敢递呈此类国书,待几年岳太师、虞相……”宋文丰没有继续往下说。他的意思很明显了,周边强敌环绕,他们正期望着大宋继续奢靡下去,沉迷在天朝上国的梦里。等再过几年,老一辈能征善战的良将全都没了,大宋就又变成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赵贺玩世不恭的表情渐渐收起,面色凝重地看向身旁的赵瑗。

赵瑗仰身大笑,“先前听陈大夫说起,某本不信。今日一见,宋公子不仅嘴上功夫了得,其忧国忧民之心,天地可鉴,感人肺腑……”

“哦?陈大夫?”宋文丰打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