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四大家族政治背景之谜 2
作者:红楼说梦      更新:2020-03-07 02:50      字数:2087

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古代的宫室建筑,堂即殿,它是宫廷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天子升座议事、举行各种典仪的重要场所,也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用白玉修建的宫殿是什么呢?就是雄伟壮观的“宝殿”。“马”指天子出行的车驾“銮”,而“金马”就是“金銮”的意思。也就是说,“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潜台词是“金銮宝殿”,而“金銮宝殿”是最高权力的中心。

可以说,“白玉为堂金作马”这七个字,把贾府的背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不可能出现模凌两可的解释。“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意思是说,贾府之地并不假,它是实实在在的“金銮宝殿”,是天下人瞩目的最高权力中心。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用秦始皇耗费巨资修建的占地面积三百里,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来比喻老祖宗史家,是不是有点过于夸张,或者言过其实呢?在不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时,恐怕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个形容再合适不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谜语。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这是贾政送给贾母的谜语,笔者在前面已经谈过,它的谜底是“砚台”或“史笔”。这个谜底书中有明确交代,对此不会有人表示怀疑,但让你没有想到的是,它还有另外一个谜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个谜底虽然书中没有直接交代,但作者通过林黛玉质疑宝玉参禅的问话,把这个谜底间接的说了出来。黛玉说:

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对此机锋宝玉无言可对,脂砚斋在这句话后面批道:

拍案叫绝。大和尚来答此机锋,想也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

其实,不是宝玉答不上来,而是作者不愿直说,想把这个谜底留给读者自己去猜,自己去想,因为它过于敏感,大有“干涉时世”之嫌,故而只能就此打住。

那么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把宝钗紧接着所讲的禅宗五祖求法嗣传衣钵的故事联系起来看的话,或许你就可以猜到这个“至贵”、“至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它显然与“庙堂”之上的传位有关,与最高权力的交接有关。这个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象征一个国家至高无上权力的“金印”。也就是说,“金印”是这个谜语的第二个谜底,也是作者赋予贾母的第二种寓意。

从外形上看金印和砚台一样,都具有“身自端方,体自坚硬”的特点,但与砚台不同的是,它具有“至贵”、“至坚”的品质。这一品质是其“一言九鼎”的声势,生杀予夺的威权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所决定的,所以它是“有言必应”。“金印”就是玉玺,是皇权的象征,谁掌握了它,谁就能“有权有势、极富极贵”。书中之所以把它称作“老祖宗”,是因为人人都要对它顶礼膜拜,对它俯首听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皇族之所以为皇族的重要依据。难怪在这个灯谜之后,脂砚斋这样写道:

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

所谓“贾府祖宗”,既指“史”,也指“金印”。

“金印”在书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李纨的《红楼梦曲》的《晚韶华》中:“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很显然,这个象征着最高权力的“金印”,最终挂在了李纨的脖子上。第二次是宝玉丢失金麒麟之后,湘云嘲笑他说:“幸儿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的回答最妙,他说:“到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二人所提到的“印”指的也是这个“金印”。可见,宝玉是宁要“金麒麟”,也不要“金印”的人,与贾雨村的追求恰恰相反。

史湘云的叔父名“史鼎”,而“鼎”同样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与贾母作为“金印”的寓意完全吻合。由此可见,用“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来形容史家,是多么的贴切,多么的自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史家作为最高权力的代表,显然是所有想“问鼎中原”的人垂涎的对象,而宝玉被赋予“至贵”“至坚”的性质,说明他与“金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书中往往以“佛”来形容“金印”的属性,这是因为佛具有深明大义,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是掌握“金印”的人应有的品质。宝玉就是“佛”修成的正果,黛玉所代表的“情”也是“佛”性的象征,因而他们都是“玉”,都是贾母的掌上明珠。这就是为什么脂砚斋说:“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的原因。

第三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其实这句最能表现这个家族的地位和身份,也最能体现宝玉的梦究竟指的是什么。如果把这句话直译过来的话就是:“金陵王”是做龙床的人,就这么简单。但其背后的意思却不简单,因为里面有“龙床”二字。“做龙床”谐音“坐龙床”,作者以此暗示登皇帝宝座的人来自“金陵王”。

在《红楼梦》里来自王家的有两位,一位是王夫人,另一位是王熙凤。除此之外,还有贾府的王字辈,直系的有贾珍、贾琏、贾琮、贾珠、贾宝玉和贾环。从故事的内容看,所谓的“金陵王”指的是王夫人的娘家,那么王夫人所生的后代才能算作“金陵王”,余者只能是鱼目混珠者。王夫人只生了贾珠和贾宝玉二人,不幸的是,贾珠早亡,只留下了宝玉这个独根孤苗,因而他就成了贾府唯一的“金陵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