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暖香坞灯谜之谜 4
作者:红楼说梦      更新:2020-03-07 02:50      字数:2268

虽说宝琴交代这些诗谜各打一物,但宝钗和黛玉等人的一番议论,却透出了所谓的“一物”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它实际上与“史鉴”有关,与“闺阁”有关,与真事有关。他们议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两首诗的内容是否妥当,有没有必要保留的问题上。此番议论由宝钗引起,她认为:

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林黛玉却不以为然,反驳说:

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探春随即附和道:

这话正是。

李纨更是以赞成的口吻补充道:

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见到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批注,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尽管留着。

李纨的一句“这竟无妨,尽管留着“结束了这番争论。这看似是闺阁的闲情逸致,实际上里面“另有清思”,别有意趣。这是作者惯用的自破自立的手法,通过大家的议论来阐释这样一个道理,即:这些诗名为“怀古”,实为“喻今”。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认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评说,而是在借古说今,借古喻今,用历史事件来影射所要披露的真事。所以,它的谜底不是打物,而是打与“西厢”和“牡丹”有关的“闺阁”内幕。

不仅如此,这番议论还特别突出了薛宝琴最后两首怀古诗的内容,强调它们虽然史鉴上无考,但并不妨碍它作为历史证据的意义和价值。李纨总结性的发言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些诗既有“穿凿”之虚,也有“史鉴”之实;既有“愚人”的一面,也有“有据”可考的另一面。这就要看你如何去判断,如何去取舍,如何去理解了。如果一味“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一门心思在打物上做文章,下功夫,那么很可能你成了被愚弄、被蒙蔽的对象。

脂批在这一回的回后批道:

就灯谜中生一番讥评,另有清思,迥非凡艳。

所谓“讥评”就是对死搬教条,不知变通的人的讥讽;“另有清思,迥非凡艳”就是告诉大家一定要有创新思维,切不可被假象所迷惑。如果你抛开“打一物”的思维,从“史鉴”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灯谜,那么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灯谜的答案,更有历史的真相。下面我们就来破解这些灯谜背后的秘密。

第一、宝钗的诗: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这首诗与宝钗自身的寓意有关。她把皇位比作高高的佛塔,以“镂檀锲梓一层层”加以形容。佛塔本是慈悲的象征,具有大仁大爱的品质,可是现实又是怎样的呢?每一次的风雨过后,谁听了里面传来的梵音佛语?谁又看到了慈悲为怀的大爱景象?

这个灯谜的寓意很明确,说的是皇位貌似威严仁慈,但背后却是刀光剑影,杀机暗伏。每一位皇帝的诞生都伴随着阵痛,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要经历血雨腥风,这一次同样也不例外。

第二、宝玉的诗: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后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苍。

既然“金”处在如此危险的境地,那么“玉”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这个灯谜与宝玉作为嗣子的责任与命运有关。“天上人间两渺茫”,说的是皇嗣与皇位本来只有一步之遥,但对主人公来说,这一步就像天上和人间一样遥远,中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磨难,多少争斗。正因为如此,“琅玕节后谨提防”。“琅玕”指青玉,而青玉就是黛玉。我们知道,黛玉除了有“墨宝”的意思外,还代表龙的眼睛,是真嗣子的标志。宝玉头上戴的“二龙抢珠金抹额”,上面的那颗珠子就是龙的眼睛。

这个寓意从南北朝的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引申而来。有一次,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画了四条龙,非常逼真,但都没有眼睛。人们看了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他回答说:“点之即飞去。”人们不相信,坚持要他画上眼睛。结果,他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只见雷鸣电闪,两条龙破壁而飞,乘云而去,而留在墙壁上的只有那两条还没来得及点睛的龙。可见,真龙和假龙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点睛”。

黛玉就是宝玉的“眼睛”,就是宝玉的灵魂,所谓“木石前盟”指的是二人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是“人”和“位”的结合,宝玉代表嗣位,黛玉代表嗣子,所以他们一个是“月”,一个是“花”。“前盟”这两个字表明,他们的结合已是过去式,已是既成事实。也就是说,宝玉这条龙已是点过睛的龙,是条“活龙”,故而他头上戴着“二龙抢珠金抹额”。那么“琅玕节后谨提防”指的又是什么呢?“琅玕节”指的是嗣子册立的日子,作者把这个日子比作“画龙点晴”。“谨提防”指的是,一旦储君册立,随时要提防“天有不测风云”。

这个灯谜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嗣子册立之后,一定要加倍小心,时刻提防可能发生的突然变故。“鸾音鹤信”指仙人驾鸾鹤飞升而去,这里暗指皇帝驾崩的消息。“好把唏噓答上苍”,“好”是嗣子的代称,“上苍”指“青天”,也就是驾鸾鹤而去的皇帝,“唏嘘”是悲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嗣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当皇帝驾崩时,他要履行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接受成命,并为皇帝送终。这个灯谜说明了什么?说明康熙生前已经立储,雍正所谓的临终授命,遗诏传位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