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暖香坞灯谜之谜 6
作者:红楼说梦      更新:2020-03-07 02:50      字数:2183

第七、《怀古绝句》之四《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壮士”指遭到雍正圈禁和迫害的阿哥们,“恶犬”指的是雍正。这首诗把身为诸侯王(猢狲)的阿哥们比作韩信,说他们的命运早在雍正给他们加官进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三齐位定盖棺时”,这句话借刘邦给韩信封齐王的故事,影射雍正对兄弟的加封不怀好意,包藏祸心。雍正生性残忍苛刻、猜忌多疑、喜怒无常,在加上其得位不正,心中有鬼,对知情的兄弟们总是耿耿于怀。刚上台时,为了稳住他们,他隐忍不发,给他们封官进爵,营造出了一片祥和之气。可是,等自己的屁股坐稳之后,凶残的本性便逐渐暴露出来,对手足兄弟毫不留情,大开杀戒,百般侮辱,让他们生不如死。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一饭之恩”说的是韩信在饥饿难耐时,一个漂洗丝棉的老妇可怜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封王后,召见这个妇人,赠千金以报答她的恩情,这便是“一饭之恩”的由来。这个典故说明韩信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那么,这句话用在阿哥们的身上又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死于雍正手里的这些皇子们并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希望世人不要轻信雍正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鄙视他们。与雍正的薄情寡义,残暴乖戾,狭隘自私相比,他们都是有情有义,顾全大局的人,要不然雍正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坐上并不属于他的皇位呢?

第八、《怀古绝句》之五《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因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这首诗表面上看说的是隋炀帝杨广,实际上是在影射雍正。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的baozheng导致隋朝分崩离析,两代而亡。据史书记载,杨广有轼君杀父的嫌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隋文帝杨坚在临死之前萌生了废黜杨广,另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杨勇为太子的想法。不料此事被当时的太子杨广知晓,他便暗中勾结自己的心腹大臣,把生病的隋文帝囚禁起来,让他与外界完全隔绝,最后把他弄死在病床上。收拾了隋文帝后,杨广又假传文帝遗诏,杀害了杨勇,自己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尽管他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帝,但其弑君杀父,夺取皇位的事实天下皆知,所以是“惹得纷纷口舌多”。杨广死后,史学家们把这段历史写进了史书,让他永远的背上了“弑君杀父”的骂名。作者在这里把雍正比作杨广,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在暗示这个用非法手段夺取皇位的人,有囚禁或杀害康熙的重大嫌疑。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隋堤以遍植柳树闻名。柳是春天的象征,可是隋朝的春天在哪里呢?作者用这句话讥讽雍正在自我粉饰,自我标榜的鼓噪声过后,其刻意营造出来的春天就像隋堤风景一样,只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最终还是被萧瑟和衰败所替代。

“只因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尽管雍正“争得初春景”,成为了元春,成为了皇帝,但他带给家族的不是春,而是秋,不是繁华,而是萧瑟,不是兴旺,而是凋敝。这个结果与先皇的遗愿背道而驰,与家族“宁”和“荣”的期待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不遭到质疑,有可能不惹上口舌是非吗?“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灯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九、《怀古绝句》之六《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诗经?周南?桃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这首诗用桃树的盛而美来形容女子婚嫁后,家室兴旺的景象。“夭夭”指美而盛的样子;“灼灼其华”是桃花盛开,“烘楼照壁”的繁华景象。桃花既是元春的象征,也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因为元春代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的那个“一”。

可是,《桃叶渡怀古》展示给我们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桃树已是残枝败叶,上面的花朵全部凋零,看不到丝毫繁茂的样子。元春本是又一个春天的开始,又一个百花盛开季节的到来,又一个丰年的象征。但这副画面却告诉我们,贾府并没有出现“一荣俱荣”繁华景象,反而遭遇了暴风骤雨般的致命打击,导致骨肉分离,家破人亡,落了个“一损俱损”的结局。谁又能想到,六朝时期宫廷内乱的悲剧在贾府再次上演;谁又能料到,先皇生前最担心、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桃枝桃叶总分离”,“总”字说明什么?说明这种悲剧在历史上总是不停的上演,贾府的遭遇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六朝”是南京的代称,因为那里是六朝古都,但南京又被称作金陵,所以它指的是皇宫。“多如许”说明,手足相残在这个地方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已经是一种常态。这就是秦可卿所说的:“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够长保的?”。从古至今,皇家历来是兴衰相伴,荣辱相连,没有一个朝代能长盛不衰。所谓“三春去后诸芳尽”,就是对这一规律的高度概括。有春天就必然有秋天,有秋天就必然有严酷的冬日。每个朝代都要经历这样的轮回,每个皇帝都要面对这样的考验。所以,贾府的遭遇也是历史的必然。

“桃之夭夭”就是“星辉辅弼”的意思,这是先皇最大的心愿,所以把它高高的悬挂在家庙上,希望子孙能“慎终追远”,团结一致,守好这份家业。可是,结果又是怎样呢?“小照空悬壁上题”,残酷现实把先皇“宁”和“荣”的遗愿击得粉碎,让他悬了半世的心依然不能放下。这实际上道出了康熙的悲哀,也道出了皇家的悲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