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红楼梦》成书之谜 6
作者:红楼说梦      更新:2020-03-07 02:51      字数:2155

既然创作班子由“骨干”和“应邀”两部分组成,那么他们分别有多少人呢?笔者认为,创作骨干有四个,根据有三:

第一,诗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为中坚分子,而李纨、迎春和惜春三人只是办事人员,主要负责出题限韵、誊录监场等工作,并不要求一定要作,但前者是一定要作的。这就说明,诗社有四个骨干力量,在创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脂砚斋的一个批语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表述的十分清楚。这是十八回的回后批语,是因元春省亲的宏大场面有感而发,他说:

此回铺排,非身经历,开巨眼,伸大笔,则必有所滞墨牵强。岂能如此触处成趣,立后文之根,足本文之情者?且借象说法,学我佛阐经,代天女散花,以成此奇文妙趣。惟不得与四才子书之作者,同时讨论藏否,为可恨恨耳。

脂批在对作者精妙笔法和神奇构思由衷赞叹的同时,明白无误的说出了“四才子书之作者”的事实。“四才子”之中大概也包括脂砚斋本人,这与甲戌本楔子中所列举的人数完全一样。楔子中这四人都是拟写书名的人,他们是“吴玉峰”、“东鲁孔梅溪”、“曹雪芹”和“脂砚斋”。虽然这些都不是真名实姓,但起码这个数字是真实的,明确了作者为四人的事实。

第三,后四十回续书对此也有暗示,在一百零八回贾母为宝钗庆生的酒令中涉及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酒令的游戏规则是,用四个骰子掷点数,根据点数先说骰子名儿,再说曲牌名,末了说一句《千家诗》。第一个掷骰子的是薛姨妈,她掷出四个幺来,鸳鸯说:“这是有名儿的,叫做‘商山四皓’”,紧接着薛姨妈又说了一句《千家诗》里的话:“临老入花丛”。贾母又接一句:“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个酒令由薛姨妈和贾母共同完成,说明它与书的创作有关。“商山四皓”是汉朝有名的隐士,他们德高望重,受到社会的广泛尊敬。刘邦曾多次请他们出山,都被他们断然拒绝。续书作者正是以“商山四皓”影射前八十回的作者有四个人,而且这四个人都是皓发白须,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们不畏强权,不贪名利,特立独行,无私奉献。所谓“临老入花丛”,“将谓偷闲学少年”,说的是为了历史的传承,为了真事的披露,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他们不得不学少男少女的卿卿我我,故作无病呻吟之状,把严肃的历史题材用才子佳人故事加以演绎,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除了这四个骨干力量之外,应邀参与进来的究竟有多少人呢?要想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恐怕比较难,我们也只能从诗社活动的规模来窥其大概。诗社最初的参与者有宝玉、探春、黛玉、宝钗、史湘云、李纨、迎春、惜春等八人,后来又加入了宝琴、李纹、李绮、邢岫烟四个,总共凑成了十二个,恰与十二钗相呼应。如果再把阿凤也算进来的话,就是十三个了。对于“十三”这个数字,作者在四十九回中作过特别的强调,他说:

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李纨为首,馀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

脂批在这段文字后面也有批语,他说:

“此时大观园”数行收拾,是大手笔。

笔者认为,“一共十三个”的表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参与人数为十三人的明确暗示。另一种是对参与人数之众的强调。也就是说,不一定是十三个人,或许更多,它只是对人数之众的形容。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至少说明,参与者不是一个两个,最起码也在十个以上。如此众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们是怎样进行合作的呢?芦雪庵的活动,委婉含蓄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芦雪庵,诗社举行了一次建社以来规模最大的吟诗活动,不论是场面,还是参与的人数,都是空前绝后。脂批在这一回的回前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

此回原为起社,而起社却在下回。然起社之地,起社之人,起社之景,起社之题,起社之酒肴,色色皆备,真令人跃然起舞。

很显然,“起社”是重点,但在起社之前,先就起社之地、起社之人、起社之景、起社之题作一番大肆渲染,目的是让读者对诗社的背景、主题、形式、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

起社之地在“芦雪庵”,它“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看得出,芦雪庵是藕香榭的自然延伸,它在芦苇的掩映下,既有藕香榭的神韵,又有稻香村的风貌,将其“隐逸”的风格表露无遗,这就是北静王所说的“寒第”了。

起社之人以宝玉为代表,他“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俨然一位江湖野客。芦雪庵的众丫鬟婆子,一见到他都笑了,说:“我们才说正少一个渔翁,如今都全了”。可见,人和景在这里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营造出了一个野趣横生,且又纯洁美好的世界。从这个世界走出一个渔翁,这个画面不禁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江雪》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怎样的一个意境?在人和鸟踪迹皆无的寒冷江面,只有一位披着蓑衣的老翁,乘着一叶扁舟,独自垂钓。四面白雪皑皑,远处山峦蜿蜒起伏。在空寂苍凉的天空映衬下,渔翁显得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寂寞,又是那样的坚韧,那样的执著。面对这样一幅画卷,谁的内心不为之震撼?谁的情感不为之牵动?谁的思绪不为之起伏?“雪”既是这位老翁垂钓的背景,也是他垂钓的目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