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红楼梦》创作地点和创作时间之谜 1
作者:红楼说梦      更新:2020-03-07 02:51      字数:1991

既然《红楼梦》是在作者的隐居地创作完成的,那么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它是不是在北京的香山一带?是不是那个被称作“黄叶村”的地方?是不是旗下老屋39号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复。因为,对于香山39号院的发现,到目前为止,红学界认可的人并不多,持怀疑态度的倒不少。

《红楼梦》是在北京的西郊创作完成的,对于这一点红学界几乎没有异议,因为熟悉曹雪芹的张宜泉、敦城、敦敏在他们的诗稿中对此都有反映。比如,张宜泉的“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直接点明曹是在西郊隐居并在那里进行创作。敦城的“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也明确指出了曹生活的地方是在那里。

“西郊”和“西山”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张宜泉、敦诚、敦敏经常在这里活动,所以与“曹雪芹”往来频繁,对“他”的生活也十分熟悉,他们提供的线索自然就成了确定这一事实的有力证据。红学家曾经在这一带做过一些调研,还听到了一些关于曹的传说,有些传说甚至在后来的发现中还得到了印证。正因为如此,红学界一致认为,《红楼梦》就诞生在这里。但奇怪的是,自从有关方面把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作为曹雪芹故居对外开放以后,却引来了各方的质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还得从一次震惊红学界的意外发现说起。一九七一年四月四日,39号院老屋的主人舒成勋夫妇在维修房舍时,无意间在西耳房的西面山墙上发现了一批诗文墨迹。这件事惊动了北京文物管理局,他们派人前来调查,并将其中有重要题壁诗文的墙皮剥下来带了回去,将其妥善保存在文物管理处的库房里。题壁诗中有一副对联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它与传说中别人送给曹雪芹的一副对联极为相似。1962年香山有位叫张永海的老人介绍说,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件事,说:有个叫鄂比的人,送给曹雪芹一副对联,内容是“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当时前来进行调研的红学家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并发表在了1963年出版的文章中。没想到,在39号墙壁上发现的这批墨迹中,居然有一幅对联直接印证了这一说法,让所有人大感意外。这副对联是: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真不错!

两副对联除了中间有几个字不同以外,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后者多了“真不错”三个字的横批。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发现,无论对于‘核证’民间传说的真实性,还是对于考定这批墨迹与曹雪芹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83年香山39号院被确定为曹雪芹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反对的声音也接踵而来,红学专家吴世昌就在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老屋墙上的题诗,从其内容与字迹判断,与曹雪芹无关”。俞平伯读了这份报告后,附书道:“壁上的诗肯定与曹雪芹无关。虽是‘旗下’老屋,亦不能证明曹氏曾经住过。”然而,更有意思的是,学者经过对这批墨迹的研究后发现,这些诗文几乎都是前人之作,并非出自书写者之手。这个发现可以说给反对的声音又增加了一条反对的理由。尽管39号院作为曹雪芹纪念馆一直都在向游人开放,但关于它是真是假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息过。

那么,香山39号院是不是《红楼梦》的诞生地呢?或者说,是不是十四阿哥胤祯隐居和结社的地方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仅凭传说中的那副对联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否则不仅反对者难以心悦诚服,就是广大红学爱好者也会心存疑虑。

问题是,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这些证据呢?要知道,反映《红楼梦》创作生活的历史资料十分有限,要想从中找到这方面的线索基本不可能。这样一来,我们只剩下一条路可走,这就是从这批题壁诗文中去寻找线索,寻找答案。既然否定的理由来自这里,那么否定之否定的理由同样也应该来自这里,这样才显得公平合理。

寻找证据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这些题壁诗文的做法、形式、背景、主题、中心思想、署名、时间、方位等八个方面入手。把这些因素与《红楼梦》一一作比较,看一看它们之间有没有相通之处,有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如果有,说明“曹雪芹”故居的说法是成立的;如果没有,说明这里就不是《红楼梦》的诞生地。这个方法可以说既简单又明了,对澄清事实,辨别真伪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在此之前也有人尝试过这样做,但都没有成功,原因是他们对《红楼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用错误的眼光再来看这批题壁诗文,肯定看不出什么名堂来,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应该说,问题不是出在诗文本身,而是出在我们的思维上,出在我们的认知上。如果我们要想从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就必须改变思路,改变看问题的方式方法,用作者的眼光,作者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这样才方有所收获。

下面笔者就从做法、形式、背景、主题、中心思想、署名、时间、方位这八个方面来对照分析一下,看看它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共通性,有没有关联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