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红楼梦》创作地点和创作时间之谜 7
作者:红楼说梦      更新:2020-03-07 02:51      字数:2057

如果说兰花是对“拙笔”的进一步的阐释或补充的话,那么书写者的真实身份就应该隐藏在这株略显孤单的兰花当中。兰花所包含的信息,显然要比“拙笔”丰富得多,想象的空间也大得多。它可以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也可以是一个人品质的代表,就像《红楼梦》中的女子以花名作为自己的标签的做法一样。她们把自己的象征意义隐含在了这些美丽的植物身上,让这些花变成了“解语花”,变成了正义的化身。

兰花的寓意是什么?不用我说大家都很清楚,是“君子”的象征。但这个“君子”可不是一般的君子,他具有“花袭人”的身份。花袭人的判词是这样写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这句话说明,桂花和兰花是“袭人”的象征,也是皇嗣的代称。为什么要用桂花和兰花隐喻袭人呢?这是因为桂花隐“贵子”,兰花隐君子”,前者代表“木石前盟”,后者代表“金玉良缘”,所以在“袭人”身上,具有金和玉的双种属性。那么这个兰花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从题壁诗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来看,它肯定具有这样的性质。

兰花的象征意义我们再熟悉不过,它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是高洁、典雅、纯情和忠贞不渝的象征。在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具有含蓄内敛、纯正清幽的气质,具有王者的风范。书写者在这里以兰花自比,其言外之意尽在不言之中。

兰花与“菱花镜”上下呼应,形成了“菱花镜”——“以礼相交”——“早立子”——“困龙”——“兰花”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关系链,书写者身份在这个关系链中也不言自明。我们看到,在这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的两端,一个是菱花,一个是兰花,他们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花袭人”,就是《红楼梦》的主人公。应该说,这是书写者经过精心策划后埋下的伏笔,他相信,只要人们看懂了这张内在逻辑很强的画图,自然就能揭开其中的秘密,让“拙笔”的真相浮出水面。

在《红楼梦》中,具有兰花性质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宝玉,一个是李纨。宝玉体现在袭人身上,李纨体现在贾兰身上。虽然他们都是兰花,但两个兰花的性质截然不同。宝玉是真兰,李纨是假兰,二者的区别有以下两点:第一,宝玉有“珠”有“情”,这个“珠”是花珍珠袭人,这个“情”是绛珠黛玉。而李纨的夫君贾珠早已亡故,可以说她是“珠”死“情”亡,她的生活犹如“槁木死灰”一般,唯一的希望就是贾兰(假兰)了。要知道,“珠”和“情”是“君子”的唯一标志,北静王手中的“鹡鸰香念珠”,就是“珠”和“情”的象征。第二,宝玉的年纪在十三岁左右,正是元春的年龄,而李纨已是二十多岁,与元春毫不沾边。正是基于这两点,《晚韶华》的曲子说她是“镜里恩情”,“梦里功名”,一切都是虚的。但不管怎么说,那个象征皇权的“金印”实实在在的挂在了她的脖子上,让她最终成为了一代君王。而真正的“花袭人”却遭遇了被废的厄运,成了一枝枯兰。所谓“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这句话是对真嗣子半途而废的揭露,也是对李纨“花袭人”身分的强烈质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断定,题壁诗文中的主人公和书写者是同一个人,这与《红楼梦》的主人公和作者是同一个人完全一样,体现的是“观音自念观音经,求人不如求己”的智慧和勇气。不仅如此,题壁诗文的书写者与《红楼梦》的作者也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是“早立子”,都是“困龙”。“困龙也有上天时”,直接表达了他与“菱花镜”“破镜重圆”的心愿。因此,这株兰花同时又有了另一种寓意,就是“合”。书写者把它放在扇面诗之后,目的就是想说明,“两合”和“两散”并不是最终得结果,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合”。如果第三个“合”能出现的话,说明主人公“问世传奇”的目的已经得以实现,花袭人“有始有终”的梦想成为了现实,作者“昭雪”的愿望也如愿以偿。对书写者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重要,更值得期待的了。

在《红楼梦》中,作者同样表达了这样的意愿,晴雯撕扇的情节,就是这个愿望的直接反映。晴雯即情文,是这部作品的象征,她在宝玉面前撕掉的正好是两把扇子。作者以此表明,“两散”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这一回的题目叫“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撕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伏白首双星”,而“白首双星”就是“合”的意思。谁跟谁合呢?当然是宝玉和史湘云之合,也就是主人公与历史之合,因为史湘云是“史”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湘云在宝玉心目中,与宝钗和黛玉具有同等地位,同等作用的原因。

“麒麟”代表什么?它既代表主人公,也代表这部还原历史真相的作品,因为主人公本身是一位麟子,他的作品是他的后代,同样是一位麟子。这个麟子被史湘云在草丛中捡到,说明这部作品一“落草”,便与“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便深深的打上了“史”的烙印。所谓“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面隐含“流芳百世”的意思。“史”和“情文”是一回事,都指的是《红楼梦》,所谓“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说的就是只有《红楼梦》才能完成主人公从“散”到“合”的心愿,才能实现其问世传奇,流芳百世的愿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