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孔明
作者:金大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14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建安四年六月,河北袁绍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身在许昌的曹『操』在得知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找来了郭嘉、荀攸、荀彧、曹仁、徐晃、于禁、夏侯兄弟等亲信文武官属密议来一番,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与安排,此时,得知了袁绍即将南下的曹『操』的一众部将文官们都认为袁绍军实力强大不可能敌得过,但是在接下来的“战前动员大会”上,曹『操』却将他对袁绍的认识与了解一一说明,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因此袁绍军表面上是很强大,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于是曹『操』决定以所能集中的全部的七万大军(屯田兵没有算在内,因为六月还是夏种的季节,而且屯田兵守城还可以,但是野外攻坚战则是实在是不起作用,所以此时的屯田兵还是让他们继续耕作的好,至少还能保证粮草的供应!)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

首先,在黄河的下游也就是战线的东面,曹『操』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郡斜『插』进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借助青州多山脉的地形,以少量精兵行臧霸以前山贼之法(后世最著名的游击战的前身原型之一),牵制住袁绍在青州的大军,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进入兖豫二州袭击许昌;

其次,中路由曹『操』亲自率兵进据冀州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他还令于禁率步骑精兵两千人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

同时曹『操』派遣曹仁率领主力人马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并且还马上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西面的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非常恰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昌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昌,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这也为曹『操』在官渡大战的最后阶段火烧乌巢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打下来基础)。

袁曹两军在黎阳开始了对峙,就在这大战即将爆发之际,许昌城中却又发生了一件令天下士人尽皆瞩目的事情,这也将因为战争而笼罩在许昌城头上的乌云散去来不少,这件大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曹彰的师傅,有着六经博士之称的郑玄郑老夫子!

这个郑老夫子也是,或许是由于曹彰而留在了许昌的原因,他并没有按照历史的原来轨迹回到青州,因此躲过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一劫,七老八十的他现在是越活越精神了,整天跟他的孙子“郑小同”混在一起,整的自己也像个小『毛』孩子了,还有好几次当着曹彰的面,给他孙子讲曹彰的那些个童话神话故事,说完了还朝着曹彰笑嘻嘻的,一点都没有什么大家风范,一代儒学大师的样子,曹彰也曾经偷偷的向郑老夫子提醒过,要他注意一下形象,毕竟自从这位老夫子暂时寄居在许昌之后,陆续跟着他一起到许昌来的还有他好几百个学生呢!可是人家郑老夫子一句:“人伦之乐,天道也,圣人亦不外尔!”就把曹彰给打发了!自己继续去跟自己的小孙子玩去了,这老小孩老小孩的说法还真是没错呢!不过,曹彰也通过一起的几个师兄弟们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知道郑玄的独子是死在了袁谭进攻青州的战事之中,就留下了“小同”这么一个“遗腹子”,也难怪老夫子真么宝贝他了。

可是,别看老夫子平时嘻嘻哈哈的,可是到了课堂上,说起那些经典的释义、出处以及含义等等,那可真不是盖的了,后世中一些文人所撰写的那些古文的解释等等,比起这位老夫子的讲解可是差的太远来,也有可能是由于汉朝的时间与春秋战国相近,许多文献资料尚未失传,所以这郑老夫子说得经典课是非常的详细、精辟,对于一直喜爱中国古代文学的曹彰来说是受益匪浅;不过曹彰有时候也会提出一些后世归纳为儒学糟粕的内容向郑老夫子提出异议,当然,曹彰不可能一下子提出一些“爆炸『性』”的问题,而是循序渐进的提出一些小问题,而后再进一步发展下去;不过,对于一些问题,郑老夫子当然会秉持孔子原有的经义跟曹彰争辩起来,因此,这对师徒之间经常会发生“辩论”,但是辩论的结果却并不是曹彰或郑老夫子独赢这样一边倒的局面,而是互有胜负。

郑老夫子是属于现在意义上的“学院派”,强就强在他熟悉各种经籍,常常是在辩论中引经据典,把曹彰批驳的体无完肤;而曹彰是属于现在意义上的“实践派”,精通于现代辩论技巧的他强就强在根据历史的典故,结合现在社会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来说明问题,有的时候也能把郑老夫子说的哑口无言,不过好歹,许多现代对于儒学的认识与见解都是经过来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而积累下来的,郑老夫子当然也是识货的,思虑再三之后,也接受了不少曹彰的想法与论点,每次辩论完毕之后,郑老夫子都是一脸笑呵呵的,他认为曹彰这个学生很好,会思考问题,提出疑问,不管是对是错,在他这个师傅的眼中,都是一种成长;曹彰有时候在辩论中胜过来郑老夫子以后,倒有些惴惴不安了,有一次曹彰在辩论获胜之后,悄悄的问了问老夫子他会不会不开心,没想到郑老夫子哈哈大笑一通之后,对曹彰说道:“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说过了你,是把儒家经义教会了你,你说过了我,是你把儒家的经义教给了我,获得了这些真意,我开心都来不及来,哪里还会有时间去不开心?”,这是何等的心胸!就算是已经垂垂老矣,又是早已名满天下的儒家大师对于求学一道还是如此的纯真与执着,这份坦然让曹彰也更加了解到了儒家“养浩然之气”的真意!听了此话之后,虽然曹彰表面上有时候还是跟老夫子没大没小的开着玩笑,说着故事,但是心底里以及潜意识中都对着这位老夫子增加来一份尊重与敬仰!这一老一少一对师徒二人,都在各自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对方,曹彰就像是一块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收着郑老夫子身上的知识与修养,而郑老夫子也从曹彰身上学到了不少现代化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并且将其中许多内容加上来自己说注释的经典上面去了!

曹彰深知官渡大战真正开打是在建安(曹彰暗自惊讶了起来,难道是真的诸葛亮?),此人姓胡名昭(曹彰的心算是掉了回来!),颍川人,与锺繇并师于刘德升,学得一手好字(曹彰想:仅仅是个书法家?),此人自幼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各项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此人与为师一样,都是厌倦了仕途,避世于山野,我十数年前曾经与他有过交往,那时他寄居于冀州,才二十多岁风华正茂,但是对于经典之研究已不弱于我,我们讨论经史足有半月之久,其人之才令人叹服,可惜当时我有要事要赶回家中,不然还想继续与他探讨下去,不过随后黄巾之『乱』发生了,我们也就断了联系,听闻,前些年他因为躲避袁绍的征辟而从冀州迁居到兖州的陆浑山中了,你父亲几年前就曾经招揽过他,可惜他还是不肯出仕!”

这下子,曹彰算是明白来过来,这个人也是个名人,名声不弱于师傅郑老夫子,算是老夫子的忘年交了!不过,曹彰现在对于这个胡孔明也是格外的感兴趣了,出于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及“爱屋及乌”的心情,曹彰迫切的想看看这个孔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于是曹彰追问道:“那么,夫子,此次这位孔明先生要来许昌,是什么事情呢?”

郑老夫子回道:“哦!上个月他的一个弟子来许昌办事,正好听了我的一堂经筵,回去将我所说的一些经史的释义转述给了他,他便来信告诉我,有些问题他希望与我面谈一下!嘿嘿……多年不见了,再次相见想不到又是因为经史!哎——老夫也甚是期待啊!好了,不多说了,我们先开始我们今天的课…………”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不知道是郑老夫子数百个弟子中的哪一个不孝子弟透『露』出去的消息(反正不是曹彰),没过几天,整个许昌城都知道了,名士胡昭要来许昌与“六经博士”辩经典了,一时之间整个许昌就热闹开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曹『操』治下的各地士族学子,颍川书院纷纷聚集到了许昌,就连河北、荆州、江南都有人前来观看了(川中太远,赶不及,关中士族基本上已经逃光了!所以这两地没人来!),甚至许昌城内的几家赌坊也已经将此次辩经开盘了。

但是,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郑老夫子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一点都不在意外面的风风雨雨,依旧这么教教学生,陪陪孙子的,似乎外面的风暴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一般,过了些许日子,胡昭还没有来到,令得这场风暴倒是小了不少。连曹彰都急了起来!

又一日,郑老夫子在教授完来曹彰之后,没等曹彰收拾完毕,他就起身向门外走去,平时都是郑老夫子等着曹彰收拾完了送他的,今日里郑老夫子倒是先走了,曹彰马上发觉来有些怪异的现象了,于是他立即收拾好书卷等等,追了上去。

一追上老夫子,曹彰就问了:“夫子!今日为何急急忙忙的出去啊?”然后狡黠的眨了眨眼睛说道:“是不是要去接人啊?”

郑老夫子一看就曹彰一个人追了过来,也没有其他人跟着,就笑着点了点曹彰的脑袋,笑骂道:“就你小子鬼精鬼精的!不要多说话,不许『乱』『插』嘴,我就带你去接人!”

曹彰兴奋的点着脑袋说道:“是!先生!”随后就跟着郑老夫子一起走小路(曹彰带路的),来到了许昌东门外的十里亭处等了起来,等人的时间是很枯燥的,相信所有人都有体会,曹彰耐着『性』子等了半个时辰,终于在人来人往的官道上闪出三辆马车停到了十里亭边,当先的那辆马车里面跳下一个人来,曹彰仔细一看,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长的那是相当的儒雅,风度翩翩,单从气势上看,就跟自己的师傅郑老夫子属于一个档次的,那人上前对着郑老夫子就是一摆,口中称道:“劳烦老师大驾亲自前来迎接,昭孟浪来,实受之有愧!”曹彰一听,果然没错,这个人就是胡孔明了!

郑老夫子马上上前将胡昭扶了起来,说道:“孔明过谦了!你我年岁虽然相差较大,但是我们还是以平辈论朋友嘛!何必在意这些俗礼呢?接个多年不见老朋友而已!实在是我太过欣喜了!”

在二人又相互谦虚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之后,郑老夫子指着曹彰对胡昭说道:“孔明,这是小徒曹彰!”还没等郑老夫子摆谱呢,曹彰已经拱手行了一礼,口中说道:“小子曹彰见过孔明先生!”

胡昭微笑着连连点头说道:“好!好!老先生收的一个好弟子啊!这孩子写的故事我也看过了,不错,实在是不错啊!不愧是老夫子的学生啊!”

郑老夫子也是连连谦虚道:“哪里!哪里!比不上令徒的!看令徒风姿飒爽,想来将来成就必定不小!”

曹彰没注意到后面的两辆车也下来来好几个人,此时听了老夫子的话,曹彰也抬头望去,只见当先一人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长的是眉清目秀,英姿勃勃的,但是看他的眼睛和走路的姿势,曹彰总是觉得有些不自然,而且天生的对这个人有些反感!曹彰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不过他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胡昭对这那名青年说道:“仲达!还不快上前见过郑老先生?”

咋一听到“仲达”这个名字,曹彰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不会是那个人吧??

那个名叫“仲达”的年轻人,快步上前,很是潇洒的一礼对这郑老夫子拜了下去,口中称道:“学生司马懿,见过郑老先生!”

是他!果然是他!居然是他!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