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巨头
作者:孤心书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526

“好对!好对!”一代大文豪欧阳修捋须称赞不已,盯着那副门联与横幅,大是点头,“好一个天然居!见之令人心生一睹究竟之感!居然还是回文联,罕见之至!贤,这又是出自你的手笔吧!”

沈欢嘿嘿直笑,当年虽然品不得高档之茶,但是喜爱清茶的他对此不无研究,至少《茶经》看过一些,另外关于茶的诗词对联之类的茶文化也接触不少,如今为了给茶楼做上大宋第一大的广告,也只能拿过来用了。

看着“天然居”三个大字,沈欢满意地点了点头,当日为了给茶楼取名字,也死了不少脑细胞,后想起这个比较有品位的招牌,配合清茶制法,还真符合“天然”两字!

“诸位大人,茶是好东西,不如上去品鉴一番如何?”沈欢当然得让他们进去喝上一杯清茶,这是今次广告的大目的,赶紧上前引领。

一边的苏轼呵呵笑道:“贤主意多,邀得那么多前辈过来,想必应该有好东西的!既然如此,我等也就不客气了!”

同来之人不时点头,算是同意他的意见,随着沈欢的指引,进了这座清茶之楼。一进底楼,迎面而来的又是一副副的对伫立其中,有的在墙上,有的在柱上,怕不是有好几副之多。原来又是沈欢的主意,他把那些千古茶对都鼓捣出来,与自己家的书房的对一般布置,拿出来唬人!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真。”

众人都沉醉在这些有深意又优美的对世界里头,直到沈欢呼唤,跟着上了楼,直奔第三层。。,。当时沈欢坚持把茶楼建成三层。也不无深意。在他的意思里,茶是分层次的东西,因此消费对象也该有着变化。因此。天然居地经营也该与众不同:第一层是大众消费区,茶卖得不贵当然,因为是清茶,炒制不易,卖得比一般地贵些,反正交易这东西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不来随你的意!

这第一层的茶也是平常地茶叶炒制而已。这层楼里桌椅无数,只要客人点上茶。即可牛饮。另外。茶楼还经营一些清淡的茶点,多是米面之类的糕点。非常清淡,雕刻精细,很有意思,也比较有品位。

至于第二层,又比下面层要高档一点点,多是厢房,有屏风木墙隔着,装饰精美,文房四宝齐备,是给文人墨客聚会之所,清茶一杯,袅袅生烟,也许就有创作灵感就来了,因此准备的东西也多是雅好之物,算得上比较人性了。

到了第三层,则是挥霍之地了,只有上房一间,也只有像这次请客的沈欢能动用。楼层宽敞无比,除了走廊环绕,还有屏风画帘无数,一进上房,是雕梁画栋,紫色檀木,古色古香,像进入了奢华之地。房大小能容二三十人之多,临窗设座,靠近东边,入得座位,就能登高望远,外面一大建筑群壮观得很,延绵几里,起伏不定,令人心胸大是开阔起来!

“果然是个好去处!”沈欢的上司韩绛感叹不已,他家族殷实,物质无缺,锦衣玉食,奢华之物倒也是见多识广,一进此间,除了没有那些昂贵的古董之物来衬托外,其他装饰与布置,也别出意,令他惊羡。。bsp; 请来地诸人严格来说,分了三代人,沈欢十几岁,是末地一代,其他欧阳等人又是一代,至于欧阳修虽然大了十岁于司马光等人,也可以说是一代吧。不过诸人同座,具体说来又只是两代人而已,欧阳修、司马光、韩绛资格老,其他年轻一辈又是一个群体了。也许是长辈在场,年轻一辈比较谨慎,进来之后连话也不多说,也只有苏轼这个大嘴巴毫无顾忌地一大通话。

上房里不像第一层那样对多得另人指,只有区区一副而已,还是长联,不过这些流传到后世的千古名对,在这个对还未达地时代,算得上千古罕见了。而“著者”沈欢在他们地眼中,又多了一项常人难以企及地华!

“贤,早就听说你对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苏轼再一次服气地感慨,指着正中的两根长柱,又是佩服又是惭愧,喃喃念叨,“楼外是数百年锦绣,非道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这副经沈欢改编过地对再一次得到众人的赞叹,就是欧阳修,也再一次倾倒,拍着沈欢的肩膀夸赞几句。听得欧阳修这位老人的称赞,沈欢还没什么,倒是一旁的司马光笑了,既是欣慰,又有得意,本来也想赞那么几句,后来想想,说出口的还是告诫之意,让沈欢不要沉迷诗词对小道,一心放到学问上来。当然,也只能稍微提点一句而已,今日喜庆,不是说教的日。

几番折腾,众人终于入座了。座位安排也分开秩序,一帮长辈聚在一起,欧阳修正中,司马光、韩绛列分左右,接着是一帮年轻人,苏轼侧坐韩绛一边,中间是欧阳等人,沈欢坐在司马光的下。桌方型,因为不是饮宴,桌并不是很大,因此几人围坐,倒也不显得拥挤。

“贤,你朋友这家茶楼开张,使得你邀请我等过来,是不是这里的茶与众不同呢?”一坐定,苏轼就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他这张嘴,除了话多,还有就是爱好吃喝。

“确实不同常茶,等一下上来诸位就知道了!”沈欢笑着说道,“这种吃茶之法,还比较奇,也许大家会不适应,不过区区敢说,今后一定会成为主流喝茶之法!”在后世,清茶多是泡,苦涩中有一丝清香,后还有一丝甘甜,既可口,又解渴,于身体也有益,实在是千年之后的智慧结晶,与如今的煎煮之法大相径庭。

至于苏轼说的“朋友”,当然是指周季,对于他与沈欢的关系,众人不了解,却也能猜得出几分合作者的身份。不过这种合作方式在大宋的官场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朝廷规定官员不许经商,也不给商贾之人做官,不过从来也止不住众人追求利益的**,再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官员不出面,找一个合作者出面经营,只要不贪赃枉法,倒也不是接受不了之事。特别是那些大家族,开销太大,若没有额外经营,只靠朝廷一点薪俸,难以维持下去,像在座的韩绛一家,即是如此,不过他们多是打着经营土地的名义行事罢了。

这也是他们还能心安理得地与沈欢同座谈欢的原因,毕竟一切都是暗中进行,别人说不得什么,若是由沈欢亲自出面行交易之事,估计在座不少人就要拂袖而去了,特别是司马光这个正统文人,到时估计还要给这个学生一个耳光的。在座之中,也只有司马光家族算得上清贫,虽然做着高官,却没有显赫的家族,不用经营一大片地方,因此利益涉及不多。说到这里,沈欢不能不为他叫屈,后世说以他为的反对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因为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也许是一大原因,说的是其中的大多数人,但是用以指责司马光,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貌似司马光妻死的时候,家里连安葬的花费都没有,还是卖了一块老家的地凑够安葬之费的,这种人能用保护私人利益来攻击?

看着眼前诸人,沈欢大是感慨,这些可都是现今或者今后二三十年里大宋朝廷的巨头呀!除了欧阳与司马康这两个对仕途并没有多大兴趣的人除外,欧阳修贵为参知政事,是代表现在的,今后几年也将挥作用;司马光是代表今后二十年的,与王安石是老对头,奋斗了一辈,也争了一辈,后使得这两位老旁边都郁郁而终;还有苏轼兄弟,又是司马光、王安石之后的朝廷大擘,可惜因为党争等问题,使得他不能为朝廷重用,白白浪费了几十年光阴;另外韩绛与司马光同辈,却是王安石的铁杆拥趸,算得上是司马光的对头了。

也就是说,在座诸人,待王安石上台之后,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敌人了。想对来说,司马光前期是寒暑派的改革者,后期确实比较保守了;而韩绛则一直都是王安石一派的得力干将,比较激进;苏轼则比较特殊,前期是激进,后来变身寒暑派,后嘛……则是老死他乡!

“唉!”沈欢暗叹一声,心想这些人以后会不会像今日一般坐着高声谈笑呢?正疑惑的时候,一声“茶来了!”宣告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