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托克维尔理论的引入
作者:人生逆旅不言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48

琴房里,宋氏三姐妹都在,这也是肖志华头一回见到老大宋蔼龄,这个被后世评价为特别爱钱的女子。

“乔森叔叔,你听我弹得好吗?”宋美龄年纪最小,也是最活跃的,倒是符合后世所说的魅力型的外向:机灵、活跃、自傲、支配欲强、好胜心切。

“呵呵,我对钢琴不太在行,不过你弹得很好听。”肖志华随口夸奖了一句,又打了个招呼,便要转身离开。

“乔森叔叔。”宋庆龄突然开口问道:“空降是什么意思?”

“空降啊?”肖志华仔细观察了一下她的眼睛,果然是圆溜溜很可爱的样子,便笑着说道:“就是从空中突然降落,你们知道齐柏林飞艇吗?”

“知道。”令肖志华惊讶的是两个大女孩都点了点头,宋蔼龄笑着回答道:“报纸上曾登载过:1900年,德国的齐柏林伯爵设计并制造的一架飞艇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

“是这样的,飞艇具有优美的线条,巨大的尺寸,大马力航空发动机推动飞艇划破天空的线条。人们第一眼看到齐柏林飞艇的时候,就肯定会象被符咒抓住一样,倾倒于它的雄伟奇妙。”肖志华笑着说道:“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想起来都让人心旷神怡。”

“飞得再高、再远,最终也要落回地面充气、加油。”宋庆龄眨着大眼睛颇有深意地说道。

“嗯,你的话很有哲理。”肖志华意味深长地说道:“飘浮性决定了它的短促和匆忙,象你所说,再高再远也必须要有地面物质人力的不断支撑,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

“但却很少有人真正明白。”宋耀如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宋先生。”肖志华回头笑道:“我四下欣赏了下贵宅的建筑,又被这琴音吸引,见到三位贵千金,请恕我冒昧了。”

“不要说这种见外的话。”宋耀如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注视三个女孩子,感慨道:“能和乔森博士谈话,是你们的荣幸,你们不光要听,还要仔细去想,天才博士,这是实质名归,可不是浪得虚名。”

“宋先生,过誉了。”肖志华摆着手谦虚道:“对于教育小孩子,我可没什么经验,随便聊聊而已,令媛可都十分聪明伶俐。”

“这一点也不过分。”宋耀如突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那本小册子我准备先印三千本,可笑啊,天天喊学习欧美,却只看到欧美的皮毛,对欧美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根本没有深入的了解。对要学习的对象肤皮潦草,对要改造的目标也不甚了了,还高呼革命,革命,真是可笑。”

“革命没有错,只是现在过于理想化、简单化了。”肖志华解释道:“我也只是东抄西凑,希望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救国之路,而不是光凭着一股热血去蛮干。要知道,高尚的目标并不代表就有美好的结果。”

“太对了,跟你谈话总让人有顿悟之感,更是一个增长见识的捷径。”宋耀如略有遗憾地叹了口气,“若不是知道你会是大忙人,我真想让孩子们拜你为师。”

呵呵,肖志华也只好抱歉地笑了笑,被宋耀如拉回小客厅,商量出书事宜。

“志华,要不要把注释删掉,这个托克维尔,太陌生了,我看倒不如你的名字在国人中有影响力。”宋耀如拿着书稿建议道:“而且,我看可以把关于英国光荣革命的篇章去掉,这是否会被某些保守势力所利用。”

托克维尔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前期热心于政治,后来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他的擅长思想,是一种真正的擅长,一方面,他具有社会科学家所应有的冷静、理性、客观;同时,他又葆有着人文学者的那种热情、理想与信念。他将二者很好的融合为了自身的学术气质,这种气质恰恰是中国许多只能执其一端的学人所缺乏的——或沉迷于工具理论而不问出路何在,或为宣扬个人理念而盲目事实。

肖志华认为他的政治理论对中国的政治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于是,精选了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的重要论述,编成了这本介绍美国的民主状况、法国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三大篇章的小册子,言简意赅,深入透彻。他希望由此在国人面前真正展现西方国家的政体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基础和人文历史地理等因素,让国人从肤浅的喊口号学习,发展到对本国强盛道路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宋先生,你没有通读本书,才有这种担心。”肖志华解释道:“本书我大量翻译引用了托克维尔的著作,将列强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法国的政体作了深入的介绍和阐述。说明了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家发展之路是不能照抄照搬的,而且社会如何和政体也并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我要让那些以为中国只要君主立宪了或者民主共和了,或者议会制了,便万事大吉的人知道,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

宋耀如探询道:“那等我通读过后,咱们再作商量如何?明天,明天我就可以给你答复。”

“好的,我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宋先生请细读,希望不要因此给您惹上麻烦。”肖志华点头答应道。

“绝对不会,而且我也不怕这个。”宋耀如笑着挤了挤眼睛,说道:“我印的违禁品可比这厉害多了。”

“这我完全相信。”肖志华笑道:“如果能再办个报纸就好了,舆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那天你对苏报赞誉有加,我就觉得有些怪异。”宋耀如说道:“看来你是早有打算,苏报只不过是适逢其时。”

“也不尽然。”肖志华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我略有些耳闻,苏报还算是个敢秉笔直言的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