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茶馆说书人
作者:邹安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31

铁石在春熙茶客栈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成了肖老先生的莫逆之交。每当铁石外出没回茶馆住宿时,肖老先生总得牵挂,话似乎少了,吃饭也无味。傍晚时总得朝沿着江边那路的方向眺望一阵,不见他的身影,回到店里,等到夜深人静,才去关铺面。铁石似乎成了他家中的一员。

这天傍晚,他特别着急。

几天前,他们在后堂临江亭乘凉,谈古道今。铁石说起讲评书一事,他也能应酬,只怕久不动口嘴生,倘若能在春熙茶客栈开展这一活动,则有利于茶馆的生意,更重要的是可以宣传进步思想。肖老先生竭力推崇,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历史上说书先生也有发迹的。崇祯时江南名流柳敬亭,得宠于左良玉,赢得柳将军的美名,可谓风流一时。”铁石道:“民生涂炭,心灵萎靡,雄狮不醒,很需要精神振奋啊!我认为说书能惊醒沉睡的人,有其特别的意义。”肖老先生赞道:“铁先生言之有理,见识高远,不愧为有鲲鹏之志,抱负远大的人。这世态炎凉,要靠政府振奋民众,修筑崩溃的精神堤坝,是靠不住的,然而,民众也不是不可以唤起来的,我相信雄狮必有猛醒之时,沉睡的人们也会苏醒的。精神崩溃也定会得到补救。当年张良吹箫散楚兵,战胜楚霸王,可见过三寸之舌功劳不小,只叹息如今没有张良了。”

铁石听后,心里不禁一震,这老先生倒是学识渊博,引历史典故很能启迪人啊。不过,看来肖老先生对**的形象还很陌生,长此久住茶馆,今后对他应该循序渐进加以诱导。对自己的身份,不可让他知道的太突然。要争取他为革命事业出力,把他的正义感引导到自觉革命的行动上来,使春熙茶客栈成为开展地下斗争的牢固阵地,成为同志们联络的据点。

铁石沉默一会儿,他遥望着夜空中闪烁的北斗星,说道:“天有情,着意发光,使人间昼夜充满光明。如今张良不是没有,恐怕还比他强之百倍,老先生知晓否?”

“这强之百倍的人是谁?”

“**!”铁石开诚布公地说。

“啊!”肖老先生说:“当然,老朽也不是闻所未闻,据说有个周恩来先生在重庆深得民众拥护,延安**使日本人也畏然败之。我也常常思量,只是太遥远了;山河如此破碎,**何时才能把她圆满,恐怕老朽是可望不可及啰。”

“无须这么悲观,我相信有一天莲花镇有**,届时说不定你老也会成为一个好帮手呢!”

“凡有益于进步正义的事,老朽愿尽绵薄之力。”

他们闲聊一阵,把话扯到春熙茶客栈说书上来,并决定两天后进行。

第二天,铁石到乡下去了,肖老先生特意书写了一张大红告示,贴在街上的十字路口,吸引了许多听众不时上门打听。时间消逝得飞快,眼看明天就要敲响金堂木,结果铁石至今没赶回,急得肖老先生时而回看那条大路,时而在茶馆团团转,正当他准备书写改期说书的告示时,铁石突然出现在大门口,喊道:“老先生,我回来了……迟了,真对不起!”

肖老先生抬起头来见是铁石,忙丢下手中的毛笔,迎上来,激动得拉住他的手,说不出话来。

铁石看着眼前这个慈祥而有心计的老人,又说道:“把你老人家等急了,本来今天一早就决定赶回来,病人太多,没有办法,实在对不起。这说书的事你老准备就绪了吧?”

“铁先生”,肖老心痛地说,“就算了吧,看你这么辛苦劳顿,不妨推迟两天,你看?”

铁石十分理解老人的心情,说:“不,不好。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明天的时间风雨不改,内容不变,第一次在莲花镇说书,不能失信,不能给你老丢丑。”

肖老先生被说得动情了,说:“好,好,就依你的。明天,我把你的茶水准备的巴巴实实的,泡好龙井,让你清心,敏智,神采奕奕,光辉照人。”

春熙茶客栈一早热闹开去。

肖老先生平生豁达,爱过喜庆,他特意买了三百响的鞭炮,“噼噼啪啪”燃放开来。听众纷来沓至,有常客,有过路的,有看热闹的,有阔气的绅士地主,有落弟的士人,有风雅之士,也有贫寒之辈,连年老的庸儒也蹒跚而来,把茶堂塞得水泄不通。

一时间,茶堂闹嚷嚷,乱哄哄,杂七杂八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的窃窃私语道:“郎中说书,真是没听说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的怀疑道。

“我在成都听人说过,他说书抑扬顿挫,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说到关键处——。”

“这关键处又怎么样啦?”

“你会与他同悲同乐,同喜同忧。那惊堂木忽然‘哒哒哒’一敲,嘎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大家未听铁石的说书已有几分快慰了。正在这时,铁石从里屋走出来,无数双眼睛一齐投向他。今天,铁石的装束,与往日有所不同:衣着白色长衫,戴副金丝眼镜,头顶博士帽,手持一把折叠纸扇,那神情更显得潇洒而庄重。他坐在椅子上,神态自若地说:“各位听客,我铁石首次在莲花镇说书,承蒙肖老先生竭力支持,借一席之地,大家光临,诸君捧场,肯在一起聊度时光,闲情逸致,我不胜感激。”说到这里,他抱拳施礼:“今日的说书题目是《风流天子别贵妃》,只因我才疏学浅,很难让各位先生女士满意,若有不是,请诸君海量包涵。”于是,敲响金堂木,书归正题道:“话说唐朝有一名天子,后世人称他为风流天子,各位看客要问,这风流天子是谁呢?他就是唐代的极盛之君,中兴之主——玄宗皇帝李隆基。玄宗皇帝初登庙堂,位居九五之尊,为天之骄子,万民之主的时候,尚有志于重振纲纪,振兴国家,容贤臣,纳良言,法度清明,出现了百业俱兴,繁荣昌盛的盛世局面。他龙颜大展,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居。进而开始疏君子,亲小人;远贤臣,近侫人,谗言盈耳,良言不闻;圣臣退避,奸侫取宠。玄宗皇帝生活日奢,享乐无度,奸相李林甫妒圣嫉能,侫臣高力士谗害忠良,进恶言,献美人。玄宗皇帝自以为天下承平已久,基业稳泰,固若金汤,有子孙成世之业了,如今,乃是享受人世间极乐之时,于是,听信奸侫宠臣,广征天下美女,以充后宫。”

铁石说到这里停下来,喝了一口茶,用金堂木在桌上敲了两下,继续说道:“天下美人充满后宫,但是最讨玄宗皇帝喜欢,最受玄宗皇帝宠幸的,只有一人,她就是杨贵妃。这贵妃娘娘,字玉环,曾因纤弱多病暂住长安的太庵里,赐禅名太真。杨玉环选入后宫以后,三千娇丽,尽在其下。她天生丽质,姿色倾国,媚态压城。轻歌曼舞,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一颦一笑,无不便玄宗皇帝喜欢若狂,神魂颠倒,忘乎所有。唐代白乐天,有《长恨歌》一首,但见其中写道:‘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若短日高起,以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侍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玉环得宠,则封贵妃,杨氏一家也相继得志,享受荣华富贵。杨玉环的姐姐和妹妹都封为诰命夫人。有人道:‘生儿莫生女,生女莫嫌气,一朝得龙恩,富贵莫能比。’杨玉环得宠,全家受封,六亲得志,可谓一人得志,鸡犬升天。”

铁石讲到此处,金堂木一敲,停了下来,又喝了一口茶,用眼睛扫了一眼看官,只见所有听客,聚精会神,目不斜视,整个堂子里鸦雀无声。茶堂里外挤得满满的,都伸着脖子望着铁石,静候下文。茶馆堂倌一边给茶客斟茶水,一边接茶客给的钱,笑容可掬,忙个不停。

铁石说书,听客满意,自己也满意。他用金堂木在桌上敲了两下以后,又继续说道:“听官,你道事情怪不怪,杨玉环受封贵妃后,阿谀奉承,巴结讨好的人日趋增多。单说其中一人,姓杨名国忠,杨玉环入宫以前,从未听说过有堂兄国忠。这个杨国忠突然进得宫里,壮着胆子,厚着脸皮,加盐添醋,道出自己是当今圣上的国舅。这一说,有谁敢提着脑袋阻止他入宫参见贵妃娘娘呢,连让路都还来不及哩,更何况有的还要借机巴结,实现升官发迹的梦呢。杨国忠时来运转,起初提心吊胆,随后放心大胆,大摇大摆地由太监引路找贵妃娘娘认他这兄长,要入内宫时,心里不禁胆怯。事情也真轻,太监禀奏之后,贵妃娘娘宣旨,召见杨国忠。此时此地,他亦喜亦忧,横下一条心,准备好对策,一番叙旧,一番动情,说得贵妃娘娘点首称是,亦喜亦悲;贵妃娘娘认了这一门亲戚,顷刻间杨国忠身价百倍。不久,封为宰相,权倾朝野。尔后,他倚权杖势,扰乱朝纲,横行无忌,无恶不作。盛唐天下,很快出现不安局面。无须多久,忠良被害,奸臣得志。百业兴旺的大唐帝国三掀五腾,基业开始动摇了……

《风流天子别贵妃》刚讲到一半之际,声音嘎然而止。

茶堂里议论纷纷,赞叹声,佩服声盈耳。你道,铁石为何突然停下来了?原来莲花镇显赫人物谢文辉带着五姨太突然站在茶馆大门口。“他为啥来了?”铁石狐疑中有些诧异,所以停了下来。

谢文辉和五姨太平时是不轻易出门看戏听书的,一般都是请戏班子和说书人进他家去,独家欣赏。对于铁石住在春熙茶客栈,他已早闻。碰巧五姨太吃了铁石的药后,病大为好转,有心上街闻点春意;二则也可到春熙茶客栈找铁石复诊。自然参议长出门,前呼后拥,跟着的家丁保镖,不可一世,为尊重起见,进茶馆前,他令家丁离去,只携着五姨太走到门边。

听众被铁石说书带入了情景,如痴如醉,则议论。有的一扭头,便看见谢文辉和五姨太在门外,如见蛇蝎猛兽,有的惊惑地睁大眼睛,有的点头哈腰;有的不卑不亢,视而不见。整个茶馆,由于他的到来,刚才那种自然的和谐,怡人的快慰,活脱脱的空气一下变得冷峻起来。兴致顿消的听客中有的人溜出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