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讨匪檄文
作者:清澈渔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90

李香君柔声叹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落叶手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初时香君尚不能理解李总旗诗中的含义,如今听总旗一番金玉良言,才知李总旗悲天悯人之心。”

这首诗已经在县城内传唱,在座几人都知道是李澈所作。李澈抱拳笑道:“香君小姐过奖了,李某不过生在此间,有些小聪明而已。不过如果人人能够将自己的聪明才干奉献给天下苍生,大明何愁不会重塑辉煌?李某一直觉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今后李某也以此为准绳,时时警醒自己。”

这番话说得吕定邦及韩氏兄弟低头不语,杨启智和薛崇礼都只冷冷地看着自己。李澈苦笑一声,叹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朝诗人龚自珍《乙亥杂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李香君听完,双眼发亮,仿佛觉得李澈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般。“啊”的一声,身后的发出一声轻微的赞叹,李澈知道是高蝉忍不住发出的声音。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的宴席,李澈觉得每次自己出席宴会,都会以不欢而散收场。拒绝了田荣丰的一再挽留,李澈起身告辞。

行至街角,高蝉忽然笑道:“喂,这次又让你大出风头了。”

李澈摇头苦笑:“这种风头,还是少出为妙。天色不早,高小姐,哦不,蝉――蝉儿,你尽快回家吧。”

“算你机灵,不过你的诗脱口而出,却是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连那个李香君好像都对你意思了。”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李某有什么说什么而已。”

“我手写我口,你随便脱口而出的诗句,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好了,你送我回家吧。”

李澈无奈,招过秦天晓耳语了几句,秦天晓不住点头,匆匆离去。

两人默默地走过几条大街,来到县衙后院的后门,高蝉一路都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快到门口,高蝉忽然问道:“你刚才对秦队长说什么了?”

李澈挠挠头:“我告诉他回去不要乱讲,否则要被教训的。”

“嘻嘻,如果他乱讲,你打算怎么教训他?”

“这个嘛,就罚他以后专门陪着蝉儿你,男扮女装地去蹭吃蹭喝。”

高蝉嗔道:“我哪有蹭吃蹭喝?今日席上,我什么都没有吃到。”

谢贤达有些醉醺醺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李澈走后,余下众人都没有什么兴致了,薛崇礼和杨启智也随后告辞。倒是韩氏兄弟和吕定邦坐在那里,对李澈的谈话内容和诗句大加赞赏。

谢贤达始终插不上话,又舍不得离开李香君,便在一边喝酒。如今走在街上,被晚风一吹,酒劲上来,走路也打着趔趄。

路上灯光不多,只有几家商铺外挂着一两个灯笼,行至一处僻静的小巷,迎面走过来两个汉子,谢贤达醉眼朦胧,再加上灯光昏暗,根本看不清对方。他有意闪身避让,却见两个汉子忽然从背后拽出个麻袋来,一把扣在自己的头上,随后三下五除二,将自己装进麻袋,然后扛了起来。

谢贤达刚要喊一声,一阵拳打脚踢便招呼过来,他酒醒了一半,知道自己被劫持了,如果发出声响,换来的只是拳头。

只感觉自己被人扛着扔到一个木车之上,车子在街上转来转去,颠簸地厉害。好半天后,才有人将谢贤达从车上搬下来,随后麻袋被解开,一阵强烈的火把光线照得他睁不开眼睛。很快有人用一条黑布将自己的眼睛蒙了起来。

谢贤达求饶道:“各位爷爷饶命,只要不杀小人,让小人干什么都行。”

“呸,真***是个孬种,老子还没说话呢,就求饶了?”听声音是本地话。

谢贤达立刻道:“小人就是怕死之人,没多大能耐,大爷们要什么,小人都会拿出来,千万别杀我。我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刚会走的儿子,一家老小都指望着我呢。”

那大汉道:“别跟我说这些没用的。我问你,你可是百户所行军文书谢贤达?”

“正是小人,这也是混口饭吃。不知道小人哪里得罪了各位大爷?”

大汉哈哈笑道:“谢大人怎么会得罪我们呢?我们还要谢谢你谢大人呢。”

谢贤达脸上肌肉扭曲道:“小人何功之有?”

“你听好了,我们是南杨寨的英雄好汉,平日里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可是如今官府居然派兵要剿灭我们,听说这都是你的主意,是吗?”

谢贤达吓得裤子都差点尿了,连声说道:“各位好汉,这可是天大的冤枉呀。这都是总旗官李澈的主意,小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此事。”

那大汉忽然拽出一把闪亮的匕首,在谢贤达面前比划道:“李澈,我们自然回去对付。真刀真枪的干起来,打不过我等没有话说,可是我们听说在李澈回来后,你跑到吕正风那里,出谋划策,说要敲锣打鼓地迎着李澈,还说是以此震慑其余的土匪,让他们闻风丧胆呢?”

谢贤达眼睛跟着匕首转来转去,口中却叫嚷道:“好汉爷饶命,小人是和吕把总说过要大张旗鼓地迎接李澈,可那是为了讨好李澈,小人从来也没有说过要让好汉爷闻风丧胆地话呀。”

大汉狞笑一声,绕道谢贤达身后,一刀将谢贤达的左手的小指割下,谢贤达怪叫一声,痛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旁边两人立刻按住了他。谢贤达额头上汗珠如雨,带着哭声道:“好汉爷饶命,小人说的都是真话,而且小人也是听了别人的怂恿才让猪油蒙了心眼。”

大汉厉声问道:“谁让你这么做的?”

谢贤达疼得龇牙咧嘴地道:“是小旗官彭冬云,是他告诉小人,如果让吕把总热热闹闹地迎接李澈,李澈自然会另眼看待我的。”

“看来不给你点厉害,你还真不说实话。”说着又要动手。

谢贤达吓得哭着道:“好汉爷,小人你说的都是真的。不信你们去问问彭冬云,小人哪有那么聪明,想到这么多呢。是小人一时糊涂,听信了奸人所言,害了诸位好汉爷。”

“好吧,这次就信你了,不过要是让我们知道你敢耍花招,到时候可就不是小指头这么简单了,听到了吗?还有不许和任何人说起今日之事,否则让你全家人性命不保,听见了吗?”

“听――听到了。”一股热流终于从裤裆中缓缓流出。

“听见了就签字画押。”原来早有人将他的口供写下。

李澈听完秦天晓的回报,拿着谢贤达的口供沉声道:“竟然是彭冬云所为?”不用说,刚才那些绑架谢贤达的人,都是李澈派去的。

秦天晓道:“谢贤达应该不会说谎。”

“谢贤达怎么处理了?”

“捆了装在麻袋里,扔到他们家门口了。”

“秦大哥,你派心腹之人,去暗地打探一下彭冬云的背景,千万不要打草惊声。”

“李总旗放心,兄弟们都是吃这碗饭的,绝不会出错。不过,李总旗,如今剿匪的消息已经散播,各处匪徒应该都收到消息了,我们以后如何应对呢?”

李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既然此事已经挑明,干脆就名正言顺地说出来,省得让这些土匪小看我李澈做事从来不正大光明。此事我来处理,秦大哥早点休息。”

大明崇祯十年五月二十七日。

内邱县城南门小亭中,李澈带着李真来给吕定邦送行,同来的还有韩氏兄弟。吕定邦此行只带着两个仆人和三匹骡马。

吕定邦道:“李大哥,昨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定邦返乡这几日,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李大哥,而且李大哥的每句话,都发人深思,寓意深刻。今后定邦必定以李大哥为楷模。”

李澈已经认了吕正风为叔叔,此事整个县城都已知晓。吕定邦称呼李澈为大哥,也在情理之中。

李澈谦虚几句,吕定邦慨叹道:“其实家父对定邦的期望非常大。家父行伍出身,对于文士出身之人,非常羡慕,因此便将考取功名的期望全都寄托在定邦身上。不过昨晚大哥一席话,让定邦觉得读书之人,百无一用,还不如投身行伍,如大哥般上阵杀敌,何其痛快。”

李澈一惊,说道:“定邦公子,你有此雄心固然是好,不过这样一来,便伤了吕叔对你的期盼之心。更何况不论是文臣武将,只要是做好本职,一样都可以为国效力,何必学古人投笔从戎呢。”

李澈接着说道:“如今韩氏贤昆仲也在,李某正好有一事相求。”

韩迅道:“李总旗尽管说来,只要我兄弟二人能做到的,定当竭尽全力。”

李澈仰天看了会儿,说道:“如今李某剿匪,所用手段过于刚强,不论何处匪徒,一律武力强攻。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如今我想以文武两方面的手段,双管齐下,或许效果更明显些。”

吕定邦道:“何为文武手段?”

“用武,自然是发兵剿灭,用文,我想行文全境,告知所有土匪,限期内可以接受招安,也可以自行解散,只要以后安分守己,以前所犯各种罪行,一概不究。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冥顽不灵者,才施以雷霆之势,发王者之师,尽数剿除。”

韩速叹道:“李总旗考虑可谓周全。如此即快速安定地方,又可减少征讨杀戮,一举两得呀。”

李澈道:“如今李某正在为这檄文发愁。李某平时耍些小聪明还可以,但是这讨匪檄文,却是门外之人。现在三位才子在眼前,见高人不可失之交臂,因此李某想请三位共同拟定一份讨匪檄文。”

吕定邦忙道:“此事定邦万万做不来,就请韩氏昆仲执笔便是。”

韩迅也不推辞道:“正如李总旗昨日所言,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责任,韩某自认有些小才,而且此事为朝廷,为百姓,都有好处,韩某绝不推辞。”

李澈拍手道:“如此最好不过,李某定当送上润笔之资,略表寸心。”

韩迅摇头道:“这钱子腾如何敢收?这是韩某应尽义务,李总旗万不可再提及此事。”

李澈想起一事,笑道:“容李某多说一句,不知子腾这篇檄文想要如何下笔?”

韩迅想了想道:“韩某想学骆宾王《讨武?檄》。”

李澈使劲摇头道:“李某绝不怀疑子腾兄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不过李某觉得,此檄文是为了让那些山贼土匪看得清楚明白,如果我们以‘之乎者也’之句充塞其中,这些山野莽汉如何识得?怕是连字都不认识几个。”

“李总旗说的非常在理,那韩某该如何下笔呢?”

李澈神秘一笑道:“如今陕晋一带,李自成作乱,每到一处,都让人编排几句儿歌,我听到过这样的句子:‘天黄黄,地黄黄,打开城门迎闯王。吃它娘,喝它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众人脸上纷纷变色,吕定邦慌忙道:“大哥,这可是乱匪儿歌,如何说得?要是让官府知道了,定有杀头之罪。”

李澈哈哈一笑:“我就是官府,我就是官军,把乱贼的儿歌详加分析,找出破绽,制定对策,有何不可?况且这些儿歌,唱来通俗易懂,贩夫走卒,草莽村夫,愚夫愚妇,都能听得明白。如果我等也创作些这类儿歌,说不定效果比得上万言之书,长篇大论。”

韩速道:“子飞服了。李总旗才思敏捷,对症下药,总是出人意表,比之我等这些迂腐文人,强过百倍。”

在吕定邦离开的第三天,内邱县城的大街小巷,忽然传唱起几只有趣的歌谣。

“好男儿,不做贼,去从军,杀土匪,轰轰烈烈不后悔。一两银子一个月,父母妻儿笑微微。”

“天煌煌,地晃晃,相公成了山大王。子孙后代都是匪,出门不敢见太阳。”

“内邱城,四四方,四个城门迎四方。从前我是土匪王,如今我也吃皇粮。”

“昨日为匪全家哭,今日从军齐欢呼。可笑那些山野汉,躲在山里吃麦麸。”

“……”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出自李澈之手。韩氏兄弟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文绉绉的,李澈反复修改后,又让李灵拿到市井之间,看看传唱的效果,然后再加以完善。这些童谣,包含了招安、劝降、解散、招兵等一系列的内容,很快就在县城内流传起来。

">